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主星垦 查 旦箜 鲞箜 塑NingxiaMed J,May2OO7,Vol 29,No.5 文章编号:1001—5949(2007)05—0434—02 ・经验交流・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诊治分析 赵瑞,于涛 对25例昏迷病人进行原因分析,明确 [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致低血糖昏迷的原因、诊断、治疗。方法临床诊断。结果25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给予50%葡萄糖静推及相关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清醒。结论者应进行合理的用药指导,对发生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 对糖尿病患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我院急救中心内科2003—2005年间以昏迷原因 就诊,现对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25例患者 临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 龄45—78岁,平均56岁。糖尿病史9个月一30年, 平均12年。发病前11例确诊为1型糖尿病,长期皮 下注射胰岛素;14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均口服磺脲 类降糖药物,其中5例合并注射胰岛素,3例并用双 胍类降糖剂,1例并用阿卡波糖,1例自服降糖保健 品。以上患者中11例合并有陈旧脑梗塞,8例高血 压病,5例冠心病,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时都 表现为昏迷状态。就诊时,昏迷时间最长为16小时, 最短为3小时,平均为8.95小时。昏迷前所有患者 均有头晕、心悸、出汗,19人有不同程度的饥饿感;有 14人在查体时发现有一侧或两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入院后25例患者全部做头颅CI’检查,其所见除既 往已经诊断的病变外,未有新的CT所见。入院后急 查血糖值为0.45—2.5mmol/L。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50%葡萄糖 60一lOOml,2—4小时复查1次血糖。 2结果 18例患者5—30分钟后意识清醒,血糖值升至 4.6—8.9mmol/L,平均7.58mmol/L。有1例患者清醒 后又陷入昏迷,静脉持续滴注10%葡萄糖液神志恢 复。5例患者静推高糖后静脉持续滴注5%一10%葡 萄糖液均意识清醒。有1例患者血糖恢复正常,但 神志经半小时仍不恢复,考虑存在脑水肿,给予20% 甘露醇125ml及氢化可的松lOOmg静滴后患者清醒。 3讨论 低血糖昏迷是指血糖过低产生的神经精神表 现。最常见的病因是胰岛素瘤,药源性低血糖症。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01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反应性低血糖症及伴瘤的 低血糖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1)自主(交感)神 经过度兴奋症状,如出汗、颤抖、心悸、心率加快、紧 张、焦虑、软弱无力、面色苍白、饥饿、流涎、肢凉震 颤、收缩压轻度升高等。(2)神经缺糖症状,如精神 不振、头晕、思维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幻觉、躁 动、行为怪癖、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增高性痉挛、昏 迷。患者症状表现与血糖下降的程度密切相关,当 血糖降至0.56mmol/L左右时,瞳孔散大,呼吸变浅、 血压下降、脉搏减慢,可出现昏迷。通常症状的严重 程度与血糖下降的程度,低血糖持续的时间,机体对 低血糖的反应等有关。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药物治疗人数增多,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低血糖昏迷的 人数亦增多。观察我院急救中心就诊病人,其中最 常见的为使用胰岛素及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病 人。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通过促进糖 原合成,加速糖氧化及抑制糖原异生作用而降低血 糖。当胰岛素用量过大,进食减少或运动量过大时, 糖的来源减少和消耗过多,易出现低血糖或低糖昏 迷。本文11例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均为 自行监测尿糖注射胰岛素。1例因清晨尿糖升高,自 行加大胰岛素的剂量;4例晚餐减量;2例运动量过 大,未相应减少胰岛素用量,夜间出现心慌、出汗等 低血糖反应,随后发生昏迷。本文中另外14例口服 降糖药发生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老年 人。有5例因生气,情绪不佳而未进食,但未减口服 药剂量;有1例同时加服某降糖保健品。对于老年 糖尿病病人,生理机能减退,肾功能低下,磺脲类降 糖剂极易体内蓄积,低血糖反应持久又难以纠正。 低血糖昏迷有时可出现偏瘫,甚至双侧上下肢瘫,巴 彬斯基征阳性_3]。因低血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易被 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因此,就诊时常误诊误治,盲 目行CT检查,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5月第29卷第5魍— i 』! 型 ! ! : 还延误时间。低血糖昏迷只要及时发现,给予50%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15—820. 葡萄糖静注均能改善症状,对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改 善不理想者,可给予氢化可的松,以刺激糖原异生, 促进糖原分解和对抗胰岛素的作用。治疗中随时观 [2]陈敏章.中华内科学[M].jE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232— 3239. 察血糖,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呼吸道感染 的病人,除治疗低糖昏迷外,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如降压、扩血管、抗感染,同时重新调整胰岛素的应 用。 [3]孙雨时,佟韬如,崔勇,等.低血糖偏瘫l1例报告[J].中风与神 经疾病杂志,1996,13(2):103. [收稿日期]2006—12—24 [责任编辑]李洁 文章编号:1001—5949(2007)05—0435—02 ・经验交流・ C一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 于萍,王丽芳,王风霞 检测2型糖尿病及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一反应蛋白、空服血糖(FI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 c)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水平。结果c一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水平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结论[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C一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2型DM)及糖尿病肾病 风湿等炎症性疾病,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病及恶性肿 性别、年龄与试验组 (DN)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并与 瘤。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来探讨C一反应蛋白(CfuP)与2型DM 相匹配。 及DN的关系。 1资料和方法 1.2检测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前1天晚餐后禁食,12 小时后于次日早晨静息状态抽取肘静脉血检测空腹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4年2月一2005年12 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 C)、CRP;血糖采用氧化酶法,CRP采用酶联免 月住院的2型PM患者8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mA1(UAER)水平分为两组,糖尿病组[UAER<20 疫法(ELISA)。留取过夜12小时尿送放免室测定尿 (g/arin)]41例,男22例,女l9例,年龄45—75岁,平 白蛋白排泄率(U舡R)。 均年龄(56.80±8.74)岁,糖尿病病程(4—9)年,平均 1.3统计学处理:数据用 ±s表示,3组间比较用£ 病程(4.68±3.52)年;糖尿病肾病组[UAER>20 检验。 (9/min)]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46—78)岁, 2结果 平均年龄(55.63±7.86)岁,糖尿病病程(4—11)年, 2.1 3组间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3组间FPG、 平均病程(z4.0±1.57)年。正常对照组40例,男22 2hPG、HbA C、CRP测定见表2。2型DM患者血清 例,女18例,年龄(39—52)岁,平均年龄(53.51± 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DN组CRP 7.33)岁。3组观察对象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 明显高于DM正常白蛋白尿组(P<0.001),也高于 没有显著性差异。受试者均除外急性损伤、感染及 对照组(P<O.001)。 表1 3组问一般情况比较(牙±s) 注:与正常组比较,△P(O.Ol [作者单位]宁夏煤炭职工总医院,宁夏大武口7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