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27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
如图表示叶柄离层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的关系,则叶片脱落时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关系是( ) A.近基端的生长素浓度=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 B.近基端的生长素浓度>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 C.近基端的生长素浓度<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 D.近基端的生长素浓度≥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由图可知当近基端的生长素浓度≥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时,叶片脱落或加速脱落。 答案:D
2.2014·潍坊联考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等量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 C.生长素和乙烯都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都具有两重性 D.据实验结果可推知,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生长素的作用下,根尖产生了乙烯,而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浓度也越高,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因变量是根尖生长状况以及乙烯的浓度。生长素和乙烯都属于植物激素,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但是乙烯没有。 答案:C
3.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侧光是生长素产生的必要条件
B.只有胚芽鞘尖端的细胞才能产生生长素 C.在衰老的组织中生长素的分布较少
D.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产生与是否接受单侧光照射无关;能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很多,如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顶端优势现象体现的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1
答案:C
4.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生长素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解析:B错误:该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并没有确定这种“刺激”是生长素。C错误:对照组的处理应是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再原样放回。D错误:要证明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必须设置形态学上下端对调的对照实验。 答案:A
5.下表是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2,4D溶液浓度(mg/L) 平均结果率(%) 平均单果重(g) ① — 27 186 ② 1 000 100 247 ③ 850 100 277 ④ 720 100 273 ⑤ 630 100 243 A.①组结果率低,是因为植物体内2,4D的合成量较低
B.使茄子产量达到最高的2,4D溶液浓度可能在720~850 mg/L之间 C.2,4D可明显提高单果重,是因为2,4D能促进果实发育 D.此实验说明1 000 mg/L的2,4D溶液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解析:2,4-D为生长素类似物,不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 答案:A
6.2014·青岛检测果树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抑制传粉受精 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和脱落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花、果实的发育,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答案:D
7.下列各组植物激素中,其生理作用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是( ) A.赤霉素和高浓度的生长素 B.细胞素和脱落酸 C.赤霉素和细胞素 D.脱落酸和低浓度的生长素
解析:脱落酸和高浓度的生长素都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而细胞素、赤霉素、低浓度的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答案:C
8.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探究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2
A.在枝条无叶时,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共同存在才会促进根的形成 B.在枝条有叶时,生长调节剂X对生根具有促进作用 C.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 D.叶片可能产生与营养素作用类似的物质
解析:本实验没有用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进行研究,故C项错误。 答案:C
9.2014·大连抽测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点表示茎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约在b~d之间
B.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可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示离顶芽最近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 D.在根的向地性实验中,若测得根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背地一侧的浓度约在e~f之间
解析:由图可知,若a点表示茎的向光侧生长素的浓度,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要高于向光侧,大约在b~d之间;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浓度比较敏感,a点生长素的浓度对根起到抑制作用;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离顶芽最近的侧芽的生长素要高于e点;在根的向地性实验中,若测得根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则背地一侧的浓度要低于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但不是起到抑制作用。 答案:A
10.下列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各阶段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有关组合正确的是( ) ① 科学家 达尔文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向下传递 胚芽鞘弯曲生长 的原因是尖端 产生的刺激在下 3
② 鲍森·詹森 ③ 拜尔
部分布不均匀 证明造成胚芽 鞘弯曲生长的刺 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④ 温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表中鲍森·詹森的实验与拜尔的实验过程颠倒了,鲍森·詹森进行的是单侧光下生长素能够透过琼脂片的实验,而拜尔进行的是在黑暗条件下将尖端切下来,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两侧的实验。因此①④组合正确。 答案:C
11.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 B.激素①②③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C.a浓度的激素②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①②③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由图可知,激素①②均能促进细胞伸长,则二者是生长素和赤霉素,由激素②的浓度不同作用效果相反可知,激素②是生长素,激素①是赤霉素,当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则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细胞的伸长,因此激素③是乙烯;激素①②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激素③抑制细胞伸长与激素①②促进细胞伸长是拮抗作用。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答案:B
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将导致产量降低
D.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乙烯处理可解除休眠促进其萌发 解析:在未接受花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番茄,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赤霉素用量过多,会使水稻植株疯长,从而影响产量;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在种子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赤霉素处理可解除休眠促进其萌发。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3.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顶端优势是否与植物激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假设:顶芽产生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3)实验材料: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琼脂块,生长素(IAA)等 (4)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均分为四组,并编号A、B、C、D。
第二步:A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B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作空白对照。 第三步:四组幼苗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每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无关。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杨树幼苗的顶芽抑制侧芽生长是否与生长素有关。本实验涉及顶芽、生长素两个自变量,所以,联系其他两组的实验处理可知,对B组的处理是杨树幼苗应进行去顶芽并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而对D组杨树幼苗不做任何处理。四组幼苗处理后均应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并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由于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和结论未知,需要进行讨论。实验中已经明确“顶端优势”的存在,即A、B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到抑制,所以只需要讨论C组杨树幼苗侧芽的生长情况即可。
答案:(1)探究杨树幼苗的顶芽抑制侧芽生长是否与生长素有关
(4)第二步: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相同且适宜 侧芽的生长情况(答案合理即可)
(5)①A、B、C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抑制 ②A、B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C、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抑制
14.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
(1)当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经研究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现已测得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请在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特点。 (2)主要由根尖产生并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
(3)干旱会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等明显减少,脱落酸和______________含量大量增加,从而抑制细胞的和生长,促进叶片等器官______________过程。
(4)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
5
解析:(1)由于光照的作用使茎部A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侧,B侧生长较快从而导致茎向光弯曲,说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茎的生长;在根部,光照使D侧生长素浓度小于C侧,D侧生长较快从而导致根背光弯曲,说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根的生长,这也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主要由根尖产生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是细胞素。(3)干旱会使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等含量减少,脱落酸和乙烯的含量增加,从而抑制细胞的和生长,促进叶片等器官的衰老和脱落过程。(4)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在验证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中,对照组M端为根的形态学上端,N端为形态学下端,生长素能从M端运输到N端;实验组则应将M端和N端倒置,若生长素不能从N端运输到M端,即可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答案:(1)如图 两重性
(2)细胞素
(3)乙烯 衰老和脱落 (4)主动运输 见图
15.请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的问题:
(1)植物激素中生长素、________和_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称为植物生长促进剂;________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称为________。
(2)某校课题研究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与IAA浓度相同时,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生长素(IAA)的。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现用玉米的胚芽鞘进行实验。 ①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胚芽鞘的________来记录实验结果。
②进行实验前要对等长的胚芽鞘做去掉尖端的处理,其目的是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对每组分别用IAA和NAA处理的5个胚芽鞘(处理前等长)测得的结果各不相同,你如何处理这些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请分析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较植物激素更持久、更稳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1)生长素、细胞素、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称为植物生长促进剂;脱落酸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称为植物生长抑制剂。(2)在研究NAA和IAA促进生长作用实验中,可将胚芽鞘的生长长度作为检测指标;实验前要对等长的胚芽鞘做去掉尖端的处理,目的是排除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利用5个胚芽鞘进行实验,目的是避免数量过少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但测得结果各不相同,可通过计算平均值来处理实验数据。(3)由于在植物体内不存在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故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较植物激素更持久、更稳定。
答案:(1)细胞素 赤霉素 脱落酸 植物生长抑制剂
(2)①生长长度 ②排除胚芽鞘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取5个胚芽鞘生长长度的平均数
(3)在植物体内不存在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