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
命题特点: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以及细胞的全能性;有丝的过程、特点以及
细胞图识别;减数的过程特点以及细胞图识别;与有丝和减数相关的试验;细胞过程中的各种曲线图识别应用。
变化趋势:基本知识点结合的曲线图和模式图 考察能力:考察理解应用能力
真题再现
1.【2017·北京卷】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 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 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 在有丝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在有丝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答案】B
【解析】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有丝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没有加倍,C错误;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末期出现,D错误。
【名师点睛】对于观察细胞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试剂和观察到的现象要清晰记忆 2.【2017·江苏卷】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染色体,后者是前者的两倍,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后期,A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其上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上有基因A或a,B正确;染色体②和③是同源染色体,但二者形态不同,则②和③为X或Y染色体,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C正确;有丝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相同,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
【名师点睛】根据细胞图判断细胞的时期,进而对细胞的相关特点进行推测。 3.【2017·天津卷】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名师点睛】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前期会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导致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发生变化
4.【2017·全国II卷】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基因分别谓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A、B选项是减数第一次后期两种组合情况产生的四种次级性母细胞,减数中可以出现;
C选项上面两个细胞、下面两个细胞分别是B选项下部的细胞、上部的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后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
D选项,减数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分离,所以减分后的细胞是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所以D选项错误。
【名师点睛】基因结合染色体考察的题目,一定要理解细胞减数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断出子细胞基因和染色体情况
4.【2017·全国III卷】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C
【解析】A选项,激素作为信息分子通常可以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B选项,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
C选项,癌细胞的存活依赖于不断从周围的组织中吸收营养物质(含大量有机物),所以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而非自养,所以该选项错误。
D选项,细胞凋亡是细胞内与凋亡有关基因表达后让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
【名师点睛】对于相关细胞及细胞生命历程的基础理论型试题,重在记忆
针对练习
1.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②ASURA可在有丝间期合成 ③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④ASURA与有丝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由题意知,ASUR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合成时期在间期,①、②正确;该蛋白质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即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与分离有关,③、④正确。 【答案】D
2.(2017·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
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
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解析】用32P标记后染色体的DNA双链都含有32P。由DNA的半保留复制可知,第一次完成后染色体DNA的双链中仅有一条单链有32P标记。第二次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其中仅有一个DNA分子的一条单链有32P标记,即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32P,综上可知,第二次中期有20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有32P标记。后期着丝点,细胞含有40条染色体,其中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标记。 【答案】A
3.(2017·烟台质检)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 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
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
【解析】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可能辅助DNA复制,所以抑制PCNA的合成,PCNA细胞不能;每个细胞都含有PCNA的基因,只有增殖细胞中PCNA基因才进行表达;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PCNA只有在S期含量最高,所以检测PCNA的含量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答案】B 4.(2017·临汾段考)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 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LM段得以体现 C.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D.EF、KL段不存在染色单体
【解析】b、c两段分别表示减数过程中DNA和受精后染色体的数量变化,A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减数第一次后期得以体现,即图中GH段,B错误。a段表示有丝过程中DNA含量变化,CD段包括有丝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GH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OP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C错误;染色单体从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点后消失,EF、KL段着丝点均已经,因此都不存在染色单 【答案】D
5.(2017·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下图是某一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示意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c段和hj段可能对应于同一细胞图 B.乙图可对应于de段和hj段 C.甲、乙两图可同时出现在睾丸中 D.基因重组过程可发生在bc段和jk段
【解析】第一个曲线图是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图,bc段可表示有丝前期和中期,也可表示减Ⅰ全过程及减Ⅱ前期和中期,第二个曲线图表示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曲线,hj段表示有丝后期,故bc段和hj段不可能对应同一细胞图,A错误。乙图为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图,不会对应hj段,B错误。甲图为有丝中期细胞图,乙图为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图;雄性动物睾丸中细胞既可进行有丝,也能进行减数,C正确。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也可能发生在减Ⅰ前期(交叉互换),jk段表示有丝,故基因重组不可能发生在jk段,D错误。【答案】C
6.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衰老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感染 D.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
【解析】衰老的生物体中,只要个体没有死亡,就会有部分细胞、分化、生长,A项错误;衰老细胞内水解酶活性升高,B项错误;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项错误。 【答案】D
7.(2017·唐山一中期中)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已知4种基因分别是①晶状体蛋白基因、②胰岛素基因、③呼吸酶基因、④血红蛋白基因。则基因1和基因4分别最可能的是 ( )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解析】据图可知,基因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故为呼吸酶基因;基因3只在胰岛细胞中表达,其他细胞中不表达,即为胰岛素基因,同理基因2是晶状体蛋白基因,而基因4在这三种细胞中都没有表达,说明三种细胞中都没有相应蛋白质,即基因4为血红蛋白基因,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故B正确。 【答案】B
8.(2017·安庆二模)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P浓度越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物质P处理时间越长,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
【解析】据图可知,基因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故为呼吸酶基因;基因3只在胰岛细胞中表达,其他细胞中不表达,即为胰岛素基因,同理基因2是晶状体蛋白基因,而基因4在这三种细胞中都没有表达,说明三种细胞中都没有相应蛋白质,即基因4为血红蛋白基因,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故B正确。 【答案】B
9.(2017·福州一模)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________。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________条、_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阶段。
(3)在细胞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阶段。(4)基因突变最可能在甲图中的________细胞中发生。
(5)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答案】(1)ABD (2)8 2 ② (3)③⑥ (4)A (5)②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