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MeMapgis(1-4)数字剖面(桌面)图解操作说明书20061109要点

MeMapgis(1-4)数字剖面(桌面)图解操作说明书20061109要点

来源:刀刀网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

数字剖面用户操作指南

(RGSECTIONGIS数字剖面[桌面]系统)

( 本稿最后完成日期:2006年11月10日 )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目 录

1 安装说明 ........................................................................................................................... 1 2 运行程序和环境配置 ......................................................................................................... 1

2.1 启动程序................................................................................................................. 1 2.2 程序运行环境配置 .................................................................................................. 3 3 创建新剖面 ....................................................................................................................... 5 4 打开已有剖面 .................................................................................................................... 9 5 打开上一次工作的剖面 ................................................................................................... 12 6 在图幅内选择另一条剖面 ............................................................................................... 12 7 在桌面录入新的剖面数据 ............................................................................................... 12

7.1 数据录入按钮功能说明 ......................................................................................... 13 7.2 输入导线库 ........................................................................................................... 14 7.3 输入分层数据 ....................................................................................................... 15 7.4 输入分层描述 ....................................................................................................... 17 7.5 产状化石采样数据录入 ......................................................................................... 18 7.6 照片数据录入 ....................................................................................................... 19 7.7 素描数据录入 ....................................................................................................... 20 7.8 地质点数据录入 .................................................................................................... 23 7.9 地质点数据录入 .................................................................................................... 24 8 在桌面录入编辑已有剖面数据 ........................................................................................ 25

8.1 打开已有的剖面数据 ............................................................................................ 25

i

8.2 编辑剖面数据 ....................................................................................................... 27 9 野外实测剖面数据导入桌面系统 .................................................................................... 30

9.1 直接拷贝方法 ....................................................................................................... 30 9.2 程序导入............................................................................................................... 31 10 照片数据导入................................................................................................................ 32 11 素描数据解包................................................................................................................ 34 12 桌面系统剖面数据导入掌上野外实测剖面数据采集系统 .............................................. 34 13 剖面厚度计算................................................................................................................ 35

13.1 真厚度计算 ......................................................................................................... 35 13.2 自选产状剖面厚度计算 ....................................................................................... 36 13.3 按产状分段分层剖面厚度计算 ............................................................................ 37 13.4 按室内分层剖面厚度计算 ................................................................................... 37 13.5 高精度剖面厚度计算 .......................................................................................... 38 13.6 高精度剖面厚度(按室内分层)计算 ................................................................. 38 13.7 柱状图群组段录入 .............................................................................................. 38 14 柱状图花纹录入 ............................................................................................................ 41 15 柱状图和剖面图绘制参数输入说明 ............................................................................... 44 16 剖面图绘制 ................................................................................................................... 44 17 柱状图绘制 ................................................................................................................... 47 18 自然导线法输出 ............................................................................................................ 49 19 剖面总体信息、小结与剖面信息汇入图幅剖面总库 ..................................................... 50 20 剖面总库编辑与游览 ..................................................................................................... 51

ii

21 输出剖面原始记录表 ..................................................................................................... 52 22 打印剖面记录表和剖面计算表 ...................................................................................... 53

22.1剖面记录表输出 .................................................................................................. 53 22.2剖面计算表输出 .................................................................................................. 54 23 地层及沉积岩综合柱状图数据录入与成图 .................................................................... 55 24 侵入岩综合柱状图绘制 ................................................................................................. 60 25 火山岩综合柱状图绘制 ................................................................................................. 26 自定义(产状)剖面图分层线 ...................................................................................... 69 27 钻孔(第四系)柱状图数据输入编辑与制图 ................................................................ 72

27.1 钻孔(第四系)柱状图数据输入总界面 ............................................................. 72 27.2 钻孔信息 ............................................................................................................ 73 27.3 剖面分层基本信息 .............................................................................................. 76 27.4 磁性柱 ................................................................................................................ 77 27.5 介形虫 ................................................................................................................ 78 27.6 软体动物 ............................................................................................................ 79 27.7 稳定同位素 ......................................................................................................... 80 27.8 样品信息 ............................................................................................................ 81 27.9 同位素测年 ......................................................................................................... 82 27.10 有孔虫 .............................................................................................................. 83 27.11 脊椎动物 .......................................................................................................... 84 27.12 磁化率 .............................................................................................................. 85 27.13 岩性柱 .............................................................................................................. 86

iii

27.14 孢粉 .................................................................................................................. 87 27.15 超藻化石 .......................................................................................................... 88 27.16 化学地层 .......................................................................................................... 27.17 年代地层与岩石地层 ........................................................................................ 90 28 钻孔(第四系)柱状图制图 .......................................................................................... 91 29 字典制作 ....................................................................................................................... 92 30.更改剖面每层文字描述字数 .......................................................................................... 96

30.1 在桌面RGSECTIONGIS系统更改 .................................................................... 96

iv

1 安装说明

先将MAPGIS卡或软件狗插好;

若是NT/2000操作系统,需先运行MAPGIS运行驱动程序SetupDrv.exe; 然后运行安装程序:

RGMAPGIS66_SETUP为USB狗的安装程序; RGMAPGIS62_SETUP为并行口狗的安装程序;

系统自动可安装在C:\\Program Files\\RgMapPC66_65目录下。

安装完后,用户需手动在在工作硬盘建立 \\RGMAPPING目录(存放图幅工作文件,见下图)。

2 运行程序和环境配置

2.1 启动程序

安装程序完后,安装程序会在WINDOWS系统的“开始”菜单系下,安装数字填图系统所有程序。

可用鼠标点击“开始””菜单,依此点击“所有程序”、“数字填图桌面系统”、“数字剖面”即可(见下图)。也可把此菜单发送到桌面屏幕上。

1

按下例图示打开“数字剖面”,即可启动该系统。

RGMAPGIS系统启动后的主界面见下图:

2

2.2 程序运行环境配置

2.2.1 配置字库、符号库、线型库目录

第一次启动后,通常系统使用的字库、符号库、线型库目录没有配置,导致数字填图程序无法启动。因而需要先按下图运行修改系统目录程序,配置字库、符号库、线型库目录。

按下图配置配置字库、符号库、线型库目录。应该选择安装数字填图系统下目录下的CLIB(字库)、SLIB(符号库),工作目录用户可自行选择。

2.2.2 配置数字填图程序运行环境

(1)配置工作数据的盘符:指用户创建的RGMAPPING目录.

3

如果放在E盘.按下图选中目录即可。

4

(2)设置系统数据路径:指向C:\\Program Files\\RgMapPC66_65\\data的目录。如果没有指定该项,系统无法调出各种比例尺的接图表。

指向Program Files\\RgMapPC66_65\\data的目录。

3 创建新剖面

以1:50000万图幅为例,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1:50000比例尺图幅图幅接图表

5

(2)选择图幅所在的省份

(3)选择图名

6

(4)用鼠标点击图名,弹出下面对话框

(5)弹出下面对话框,按新建按钮,则创建新剖面,按选择剖面名称按钮则打开已有剖面。

7

如果是新建,在新建剖面名称编辑框输入剖面编号。程序自动会加入PM,所以用户只需输入三位数字即可。

新建网格宽高输入值由用户确定,该值是厘米格的大小,用于做图参照。用户可根据剖面长度和比例尺大小估计宽高值。

(6)按新建按钮后,程序会自动在相应的目录下建立数字剖面所有的文件,创建完后,但最底下一行会显示用户输入的剖面名称,然后按打开按钮。

8

(7)系统进入剖面编辑状态。通常左边是剖面图的图层,右边是绘图区

4 打开已有剖面

(1)选择工作图幅

9

(2)点击图幅名称所在的空间位置

(3)点击”选择剖面名称”按钮

10

(4)在弹出的目录对话框,系统会自动定位在该图幅的数字剖面目录下,用户可以选择剖面目录。

(5)打开此目录后,点击剖面的工程文件名。然后按“打开”按钮。

(6)系统显示当前的剖面图。

11

5 打开上一次工作的剖面

选择最近工作的图幅菜单,系统自动调出最近一次调出的剖面。

6 在图幅内选择另一条剖面

在已有剖面数据打开的情况下,按下图,选择菜单,接着按第4章的第三步操作即可。

7 在桌面录入新的剖面数据

(1)在已有剖面数据打开的情况下,按下图,选择菜单。

12

(2)系统弹出以下数据录入主界面

7.1 数据录入按钮功能说明

无论什么数据录入界面,有关数据录入界面数据录入的界面均按以下表示,具体功能说明如下:

13

ADD:增加一条新记录。 EDIT:编辑已有一条记录。 DEL:删除一条记录。 INSERT:插入一条记录。 CLEAR:清空当前数据库

CANCLE:不保存数据退出录入。

写库:保存当前数据库,但不推出编辑状态。

7.2 输入导线库

(1)在数据录入主界面上,先用鼠标点击导线库的编辑框,然后,按下数据录入主界面上的ADD按钮。弹出下面对话框,在编辑框输入相应的数据,按OK。

14

(2)数据录入主界面上的编辑框会显示相应的数据,如果还要输入导线数据,重复1-2步骤。

7.3 输入分层数据

(1)通常,输入分层数据,应先输入导线数据后,再输入分层数据。为了可以把导线测站数据连带到分层数据编辑框,可以先在导线编辑框上,选中正在使用导线号,注意,应选序号列的字段。在此之后,点击分层厚度计算编辑框,然后按ADD。

15

(2)在以下对话框输入要输入的数据。,其中,导线号会自动带进。

(3)数据录入主界面上的编辑框会显示相应的数据,如果还要输入分层数据,重复1-2步骤。

16

7.4 输入分层描述

(1)可以在分层编辑框上,选中正在使用分层号,注意,应选序号列的字段。在此之后,在层号编辑框里会显示当前编辑的层号,接着可以输入分层描述。应及时按“保存文本”保存分层文件。如果是早期的剖面,需对分层批注,则可在“剖面分层批注”编辑框中描述,同理,也应及时按“保存批注”保存剖面分层批注文件。

(2)如果还要输入分层数据,重复1-2步骤。

17

7.5 产状化石采样数据录入

(1) 在数据录入主界面上,点”产状化石采样”按钮。

(2) 系统弹出”产状化石采样”编辑框,通常,输入产状化石采样数据,应先确定导线号、分层号。为了可以把导线测站号和分层号数据连带到产状化石采样数据编辑框,可以先在导线和分层编辑框上,选中正在使用导线号和分层号,注意,应选序号列的字段。在此之后,按输入要求,分别点击产状(化石\\采样)编辑框,然后按ADD,即可新录数据。

(3) 在以下对话框输入要输入产状数据。,其中,导线号和分层号会自动带进。

(4) 在以下对话框输入要输入采样数据。,其中,导线号和分层号会自动带进。

18

(5)在以下对话框输入要输入化石数据。,其中,导线号和分层号会自动带进。

7.6 照片数据录入

(1) 在数据录入主界面上,点”照片”按钮。

(2) 系统弹出”照片”编辑框,通常,输入照片数据,应先确定导线号、分层号。为了可以把导线测站号和分层号数据连带到产状化石采样数据编辑框,可以先在导线和分层编辑框上,选中正在使用导线号和分层号(通常只需选一次,系统会一直默任)。注意,应选序号列的字段。在此之后,按输入要求,点击照片编辑框,然后按ADD,即可新录数据。

(3)在以下对话框输入要输入照片数据。其中,导线号和分层号会自动带进。

19

7.7 素描数据录入

(1)在数据录入主界面上,点”素描”按钮。

(2)系统弹出” 素描”编辑框,通常,输入照片数据,应先确定导线号、分层号。为了可以把导线测站号和分层号数据连带到产状化石采样数据编辑框,可以先在导线和分层编辑框上,选中正在使用导线号和分层号(通常只需选一次,系统会一直默任)。注意,应选序号列的字段。在此之后,按输入要求,点击素描编辑框,然后按ADD,即可新录数据。

(3)在以下对话框输入要输入素描数据。其中,导线号和分层号会自动带进。

(4)在素描编辑框上,选中要画素描的序号。在此之后,点击“显示图形按钮”,系统会弹出创建素描工程的对话框(只对新建而言)然后按“Y”。

20

(5)接着系统进入素描编辑框。选择F文件菜单下的编辑工程文件菜单。

(6)根据素描画线和加点的要求,分别选择对应的图层,文件后缀WP为面,WT为点,WL为线。

(7)如果背景没有厘米框,可添加厘米框。可在上一步的界面上,选择添加项目菜单。可到剖面系统程序安装的目录中,在\\Program Files\\RgMapPC66_65\\data\\原型库\\野外剖面库找到GRID.WL图层文件,填加的工程文件即可.

21

(8)画素描。在编辑框中,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队话框中,选择“打开工具箱”

(9)如故画线,选择线图层,注意不要对GRID.WL操作。然后用工具箱的画线工具画线。

22

(10)关闭工具箱。在编辑框中,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队话框中,选择“关闭工具箱”

7.8 地质点数据录入

(1) 在数据录入主界面上,点”地质点”按钮。

(2) 系统弹出” 地质点”编辑框,通常,输入地质点数据,应先确定导线号、分层号。为了可以把导线测站号和分层号数据连带到产状化石采样数据编辑框,可以先在导线和分层编辑框上,选中正在使用导线号和分层号(通常只需选一次,系统会一直默任)。注意,应选序号列的字段。在此之后,按输入要求,点击地质点编辑框,然后按ADD,即可新录数据。

23

(3)在以下对话框输入要输入地质点数据。其中,导线号和分层号会自动带进。

7.9 地质点数据录入

(1)在数据录入主界面上,点”工程素描”按钮。

(2) 系统弹出”工程素描”编辑框,通常,输入工程素描数据,应先确定导线号、分层号。为了可以把导线测站号和分层号数据连带到产状化石采样数据编辑框,可以先在导线和分层编辑框上,选中正在使用导线号和分层号(通常只需选一次,系统会一直默任)。注意,应选序号列的字段。在此之后,按输入要求,点击工程素描编辑框,然后按ADD,即可新录数据。

(3)在以下对话框输入要输入工程素描数据。其中,导线号和分层号会自动带进。该对话框只输入属性。

24

(4)画素描。属性数据录入完后,接着画素描。要打开画素描编辑框,首先应在素描编辑游缆框中,选中要编辑的素描号。注意,应选序号列的字段。其后的操作与7.6中的第四步后的操作相同。

8 在桌面录入编辑已有剖面数据

8.1 打开已有的剖面数据

(1)选择省份

(2)选择图名

25

(3)选择剖面,选择该剖面目录的工程文件

(4)点击“选择剖面名称”按钮。注意,此时最下一行已有剖面工程文件名填充此行。

(5)系统进入剖面编辑计算状态

26

8.2 编辑剖面数据

8.2.1 打开数据录编辑主界面

编辑剖面数据,按下图打开“剖面编辑与计算菜单”。

8.2.2 导线库、分层厚度库、分层描述的阅读、编辑修改

(1)弹出数据录编辑主界面。在数据录编辑主界面上,可直接对导线库、分层厚度库、分层描述进行阅读、编辑修改。操作步骤与数据录入基本相同。

(2)编辑、查看分层与分层数据库,点击要编辑分层厚度计算编辑框的层号(应选第一列),然后按EDIT,系统会自动弹出分层编辑框。对于分层描述,则是点击那一个层号,

27

在分层文字描述会自动显示该层的文字描述。用户可修改保存。

8.2.3 室内分层号的录入

28

8.2.4 产状化石采样库的阅读、编辑修改

先在数据录编辑主界面上,按产状化石采样按钮,进入产状化石采样编辑界面。查看产状库数据库,点击要编辑产状号(应选第一列),然后按EDIT,系统会自动弹出产状编辑框。用户可修改保存。编辑阅读、编辑修改化石、样品的操作步骤相同。

8.2.5 照片库的阅读、编辑修改

先在数据录编辑主界面上,按照片按钮,进入照片编辑界面。查看照片数据库,点击要编辑照片号(应选第一列),然后按EDIT,系统会自动弹出产状编辑框。用户可修改保存。要查看照片,直接在照片编辑界面上点击显示照片。此时,会出现照片浏缆界面,界面左边分层显示照片目录,要看那一层,直接点击那一层,点击后,界面右边出现该层所有的照片,选中一张,该照片会显示正。

29

8.2.6 素描库的阅读、编辑修改

(1)先在数据录编辑主界面上,按素描按钮,进入素描编辑界面。查看素描数据库,点击要编辑素描号(应选第一列),然后按EDIT,系统会自动弹出素描编辑框。用户可修改保存。

(2)要查看素描,其操作同7.6第四步后的步骤相同,不同之处,程序不会创建素描工程,只是调出素描工程。

9 野外实测剖面数据导入桌面系统

9.1 直接拷贝方法

该方法简单实用,直接把掌上机的剖面数据先考在任一硬盘的目录上。然后,打开此目

30

录,点击“类型”,所有DBF文件后缀都会自动排列在一起,然后,用按下SHIFT ,点击DBF文件首行和末行,按鼠标右键,按复制。复制的位置是桌面该剖面下的位置。把该文件全部复制到桌面该剖面下的位置,覆盖即可。

9.2 程序导入

(1)按下图选择”剖面数据导入”菜单

(2)选择CF上的剖面号目录,也可把他先考在任一硬盘上。然后选择。

31

(3)剖面自动考入后,会显示下列对话框,按OK即可完成任务。

10 照片数据导入

(1)按下图选择菜单

(2)回到室内,先把数码相机的照片考在计算机的硬盘上的一个目录。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上,先用鼠标点击源数据目录的照片数据编辑框,然后,按目录游缆选择按钮,选择照片目录。接着按开始考贝按钮即可开始拷贝。

32

(3)可以按默任参数配置按钮,查看目录设置是否正确。

33

11 素描数据解包

野外数据导入桌面系统后,如果有素描图,必须操作此步。按下图选择菜单,系统会对当前的剖面素描目录的素描自动解压还原。

12 桌面系统剖面数据导入掌上野外实测剖面数据采集系统

通常,在野外掌上剖面数据采集系统中,可以自动创建野外剖面数据库文件。但也可直接把在室内录入的数据导到外掌上剖面数据采集系统中使用。

直接把桌面上的剖面数据先考在掌上机的剖面目录上。操作步骤为:打开剖面目录,点击“类型”,所有DBF文件后缀都会自动排列在一起,然后,用按下SHIFT ,点击DBF文件首行和末行,按鼠标右键,按复制。复制的位置是掌上机的剖面位置。把该文件全部复制到该剖面下的位置,覆盖即可。

34

13 剖面厚度计算

本系统提供了多种计算厚度计算方法。下面分述如下:

13.1 真厚度计算

(1)按下列菜单,,按下图打开“剖面编辑与计算菜单”。

(2)弹出数据录编辑主界面。在数据录编辑主界面上,按真厚度计算按钮 (3)系统自动计算分层厚度。分层厚度的产状选取是按就近原则选取来计算该层的厚度。计算完毕,在厚度计算框中(最下面的编辑框中),自动填入计算结果。

35

13.2 自选产状剖面厚度计算

所谓自选产状剖面厚度计算,就是允许用户根据层的情况选取产状, 因为程序按就近原则选取产状来计算该层的厚度不一定合理。用户可以在分层厚度计算编辑框中,查看产状值是否合理,也可通过图上来检查。用户可通过EDIT来修改任一一层的计算用的产状。

36

修改完毕,用户按“真厚度计算”按钮即可按用户选择后的产状重新计算。 13.3 按产状分段分层剖面厚度计算

根据野外剖面数据采集的规则,解决向背斜厚度计算的方法。数据采集的规则见野外数据采集操作说明。 13.4 按室内分层剖面厚度计算

(1)内分层号的数据录入编辑。可以把分层厚度计算编辑框的字段说明条,用鼠标拉开新分层号(变宽),要输入那一层,双击新分层号,在该位置会变成编辑框,用户可直接输入。要输入其他新分层号,重复此步骤即可。

(2)按“室内分层剖面厚度计算”按钮计算,计算完毕,在厚度计算框中(最下面的编辑框中),自动填入计算结果。

37

13.5 高精度剖面厚度计算

高精度剖面厚度计算,真厚度就是导线(斜距)的长度。计算完毕,在厚度计算框中(最下面的编辑框中),自动填入计算结果。

13.6 高精度剖面厚度(按室内分层)计算

(1)室内分层号的数据录入编辑。可以把分层厚度计算编辑框的字段说明条,用鼠标拉开新分层号(变宽),要输入那一层,双击新分层号,在该位置会变成编辑框,用户可直接输入。要输入其他新分层号,重复此步骤即可。

(2)按“高精度剖面厚度(按室内分层)计算”按钮计算,计算完毕,在厚度计算框中(最下面的编辑框中),自动填入计算结果。

13.7 柱状图群组段录入

该数据用于剖面柱状图绘图。 (1)按下图选择菜单

38

(2)系统自动弹出剖面数据主界面,按”群组段”按钮,系统弹出”群组段”录入界面。

(3)本系统只输入“群组段”,“界系统”由用户直接在图上编辑输入即可。

“群”的输入:选点击“地层单位名称”的编辑框,在字典中,查找“群”的名称,当然,也可直接输入。在GRAD编辑框中,从字典编辑框中,选“4-群”。然后,在始层号和终层号中,填入群的层范围,如本例中从1至30层均为武夷层。这些参数输入完毕,按“发送至列表框。在列表框中,显示1-30-4武夷层,其意义分别为,1-30表示层的范围,4表示为群的等级,最后为群的名称。

39

(4)“组” 的输入:选点击“地层单位名称”的编辑框,在字典中,查找“组”的名称,当然,也可直接输入。在GRAD编辑框中,从字典编辑框中,选“5-组”。然后,在始层号和终层号中,填入“组“的层范围,如本例中从1至10层均为天井坪组。这些参数输入完毕,按“发送至列表框。在列表框中,显示1-10-5天井坪组,其意义分别为,1-10表示层的范围,5表示为组的等级,最后为组的名称。

(5)“段” 的输入:选点击“地层单位名称”的编辑框,在字典中,查找“段”的名称,当然,也可直接输入。在GRAD编辑框中,从字典编辑框中,选“6-段”。然后,在始层号和终层号中,填入“段“的层范围,如本例中从11至13层均为长汀浅变质岩系。这些参数输入完毕,按“发送至列表框。在列表框中,显示11-13-6长汀浅变质岩系,其意义分别为,11-13表示层的范围,6表示为段的等级,最后为长汀浅变质岩系的名称。

40

14 柱状图花纹录入

该数据用于剖面柱状图绘图。 (1)按下图选择菜单

(2)以下是花纹库录入主界面。在绘制剖面柱状图时,每一层的岩石花纹需要按此步输入。剖面柱状图才能画出岩石花纹。选选层号,如1层。对话框左边会出现第一层的文字描述。

41

(3)根据文字描述,选择岩类字典,如沉积岩。

(4)在岩石名称字典中,选要绘制的岩石花纹。如炭质页岩。

42

(5)点击岩石名称的A的编辑框,然后点击字典边的红锤子。岩石花纹名称会自动填入编辑框。

(6)如果在一层中,有多个岩性(最多可3个),可按(4)方法在B编辑框中输入另一岩性,这时候,要注意本层的%之合要案100%才行。

(7)接触关系输入,先用鼠标点击”与上层接触关系”,字典框(岩石名称)会出现接触关系的字典内容,用户可以选择, 然后点击字典边的红锤子。接触关系名称会自动填入编辑框。

43

15 柱状图和剖面图绘制参数输入说明

比例尺:全图的比例尺

纵向比例尺:用户希望对纵向方向进行放大,可输入该比例尺,通常与比例尺相同。 其他参数说明:

顶底绘制选择:由底到顶:画柱子时,最上层号是剖面数据采集的最后一个层号;然后倒序由上往下绘制;由顶到底:画柱子时,最上层号是剖面数据采集的第一个层号;然后按序由上往下绘制;

柱状图文字描述选择:

原始描述:柱状图文字描述用文字描述内容; 批注描述:柱状图文字描述用批注文字描述内容; 剖面分层线绘制选择:

自定义分层线:直接读取自定义分层库绘制剖面的分层线。 默认:直接读取分层库绘制剖面的分层线。

产状位置画分层线: 可以在产状的位置上按产状要素绘制分层线,但分层线的长度比正常的分层线短一些。该功能便于用户画岩层花纹。

16 剖面图绘制

44

(1)系统弹出绘制剖面图的参数,参见15章说明。

(2)程序自动绘制剖面图。

(3)生成剖面图后,以后调出图时,就不在需要计算成图了,直接按下图菜单选择即可,系统会自动调出剖面图。

45

(4)人工交互绘制剖面花纹

在剖面图上,程序自动根据剖面数据绘制剖面的框架与分层线,但需要人工交互绘制剖面花纹,在画剖面分层的岩石花纹,为了不反复切换屏幕,以便获得每一层的岩石花纹信息,可以先打开非模式对话框:,即选择剖面花纹绘图参照菜单,如下图:

选择剖面花纹绘图参照菜单后,会弹出如下图,用户可以同时操作对话框和绘图区域的操作,而不需要来回切换屏幕。

46

17 柱状图绘制

(1)按下图选择菜单

(2)系统弹出绘制柱状图的参数,参见15章说明。

(3)程序自动绘制柱状图。

47

(4)生成柱状图后,以后调出图时,就不在需要计算成图了,直接按下图菜单选择即可,系统会自动调出柱状图。

(5)人工交互绘制剖面花纹

在剖面图上,程序自动根据剖面数据绘制剖面的框架与分层线,也可自动填充花纹,如果不满意自动绘制的花纹,可以采用工交互绘制剖面花纹,在画岩石花纹,为了不反复切换屏幕,以便获得每一层的岩石花纹信息,可以先打开非模式对话框:,即选择剖面花纹绘图参照菜单,如下图:

选择柱状图花纹绘图参照菜单后,会弹出如下图,用户可以同时操作对话框和绘图区域的操作,而不需要来回切换屏幕。

48

18 自然导线法输出

(1)按下图选择菜单

(2)系统弹出绘制剖面图的参数,参见15章说明。

49

(3)系统自动绘制剖面图(导线法成图)

19 剖面总体信息、小结与剖面信息汇入图幅剖面总库

(1)按下图选择菜单

50

(2)系统弹出数据编辑主界面,然后按“剖面信息与小结”按钮,以下界面出现在屏幕上。用户可以直接在本剖面小结编辑框中输入剖面小结,注意,不要忘记“保存小结按钮”,以保证保存数据。在此对号框中,为了能够投影到PRB图幅库中,用户应输入剖面的起点和终点,特别是方里网坐标值。然后,按“导入图幅剖面库按钮”,该条剖面的信息会自动导入图幅剖面总库中。其他内容,用户按技术要求输入即可。

20 剖面总库编辑与游览

(1)按下图选择菜单

(2)从下图中,可以从剖面名称的组合框列出本图幅所有的剖面,当然,必须有19章的操作才能在组合框中列出。如果剖面信息在剖面操作中作过修改,用户必须在总库删除

51

本记录操作(应选中要删除的剖面),然后按19章在重新操作一便,即可把更新后的剖面信息导入图幅剖面总库。

21 输出剖面原始记录表

(1)按下图选择菜单

(2)系统会自动按传统剖面记录格式输出剖面原始记录表

52

22 打印剖面记录表和剖面计算表

22.1剖面记录表输出

应选择要输出的剖面,然后按照下图选择菜单“打印剖面记录计算表”,即出现以下打印预览窗口:

53

22.2剖面计算表输出

(1) 按下图选择菜单

(2)剖面会自动打印用于剖面计算表,可用于检查。

54

23 地层及沉积岩综合柱状图数据录入与成图

(1)按下图选择菜单

(2)在弹出的界面上,按”地层及沉积岩柱状图”按钮,先输入地层及沉积岩综合柱状图数据的图名,可按”剖面信息”按钮。

55

(3)在弹出的界面上,按”新增(综合)剖面”按钮,输入地层及沉积岩综合柱状图的图名及比例尺等其他信息, 并按保存新增(综合)剖面,然后按OK按钮。

按“ADD”按钮,开始输入用于绘制综合柱状图的数据。系统弹出下列对话框,其输入方法与14章(6)的操作相同。一层的数据操作完毕后,按OK。

56

(4)第三步操作完毕,按OK后,数据自动导入编辑框,要输入另一层的数据,重复第三步即可。

(5)绘制地层及沉积岩柱状图,按下列菜单选择。

57

(6)系统弹出以下界面,让用户选择剖面的名称和其他参数,如比例尺等。

(7)如果已经有剖面数据生成,则会重新计算并覆盖已有的文件,按Y。

58

(8)系统弹出绘制综合剖面图的参数,参见15章说明。

(9)系统自动绘制地层及沉积岩综合柱状图

59

24 侵入岩综合柱状图绘制

(1)按下图选择菜单

(2)在弹出的界面上,按” 侵入岩综合柱状图”按钮,先输入侵入岩综合柱状图综合柱状图数据的图名,可按”剖面信息”按钮。

(3)在弹出的界面上,按”新增(综合)剖面”按钮,输入侵入岩综合柱状的图名及比例尺等其他信息,并按保存新增(综合)剖面,然后按OK按钮。

60

(4)按“ADD”按钮,开始输入用于绘制综合柱状图的数据。系统弹出下列对话框,其输入方法与14章(6)的操作相同。一层的数据操作完毕后,按OK。

(5)第四步操作完毕,按OK后,数据自动导入编辑框,要输入另一层的数据,重复第四步即可。

61

(6)绘制地层及沉积岩柱状图,按下列菜单选择。

(7)系统弹出以下界面,让用户选择剖面的名称和其他参数,如比例尺等

62

(8)如果已经有剖面数据生成,则会重新计算并覆盖已有的文件,按Y。

(9)系统弹出绘制综合剖面图的参数,参见15章说明。

63

(10)系统自动绘制侵入岩综合柱状图。

25 火山岩综合柱状图绘制

(1)按下图选择菜单

(2)在弹出的界面上,按” 火山岩综合柱状图”按钮,先输入火山岩综合柱状图的图名,可按”剖面信息”按钮。

(3)在弹出的界面上,按”新增(综合)剖面”按钮,输入火山岩综合柱状的图名及比例尺等其他信息,并按保存新增(综合)剖面,然后按OK按钮。

(4)按“ADD”按钮,开始输入用于绘制综合柱状图的数据。系统弹出下列对话框,其输入方法与14章(6)的操作相同。一层的数据操作完毕后,按OK。

65

(5)第四步操作完毕,按OK后,数据自动导入编辑框,要输入另一层的数据,重复第四步即可。

(6)绘制火山岩柱状图,按下列菜单选择。

66

(7)系统弹出以下界面,让用户选择剖面的名称和其他参数,如比例尺等

(8)如果已经有剖面数据生成,则会重新计算并覆盖已有的文件,按Y。

67

(9)系统弹出绘制综合剖面图的参数,参见15章说明。

(10)系统自动绘制火山岩综合柱状图。

68

26 自定义(产状)剖面图分层线

通常,产状的数据是用来计算剖面厚度的。有时,用于剖面图上的分层线可能不采用计算厚度的数据,因此,需要给分层线另一个产状,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数据录编辑主界面

编辑剖面数据,按下图打开“剖面编辑与计算菜单”。

(2)弹出数据录编辑主界面。在数据录编辑主界面上,按“分层线”按钮。

(3)系统弹出下列对话框

69

(4)第一次操作,可先按“按厚度计算库更新”按钮,先把分层库的数据全部复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个别进行修改。以便减少工作量。

(5)点击要编辑分层线的层号(应选第一列),然后按EDIT,系统会自动弹出分层编辑框。用户只要修改厚度与分层产状修改中内容即可,即主要是产状参数。然后,按OK

70

(6)产状修改后,应按“分层线视倾角计算”按钮。程序按新的产状重新计算视倾角等参数。

(7)然后按16章的操作步骤操作。

71

27 钻孔(第四系)柱状图数据输入编辑与制图

本模块是专门为第四系钻孔柱状图而编制的,涉及的栏目内容丰富,其他柱状图也可参照绘制。

27.1 钻孔(第四系)柱状图数据输入总界面

1.先打开钻孔剖面菜单,按下图选择钻孔数据编辑。

2.选择钻孔编辑菜单后,系统弹出下列对话框 3.总界面划分与功能说明

该对话框分由下至上四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要输入的数据内容以及数据库的操作。

涉及的数据输入内容有:钻孔信息、剖面分层基本信息、磁性柱、介形虫、软体动物、稳定同位素、样品信息、同位素测年、有孔虫、脊椎动物、磁化率、岩性柱、孢粉、超藻化

72

石、化学地层、年代地层与岩石地层。其操作见后面的章节说明。

涉及的数据库操作有:

添加:在选中的数据库中,新增一个记录。

更新:在选中的数据库中,编辑一个已有的记录。 删除:在选中的数据库中,删除一条记录。

插入:在选中的数据库中,插入一条记录。选中要插入的记录,系统自动在选中的记录前插入一条记录。

第二部分:显示和列表选中的数据库内容,系统会自动切换数据库表头。 第三部分:根据第一部分的分层记录,显示每一层的岩性描述。

第四部分:固定显示剖面分层的信息,其他数据库的操作都需要分层的信息。

27.2 钻孔信息

钻孔信息是描述本钻孔的基本信息,含有制图的重要信息,因此,必须填写。操作步骤如下: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输入新的钻孔信息,则按添加按钮。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要输入钻孔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

73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辅助快速输入相关的信息。当选中与一级字典有关的编辑框,在字典的左边组合框会自动显示相关的条目。如果是二级字典,用户可直接选择字典对话框的内容,字典的条目选回自动跳到字典右边的组合框,然后,选择字典的条目,有关该条目的字典的内容回自动显示到字典左边的组合编辑框中。

(4)如果要编辑已有的记录,要先选中编辑框中的要编辑的记录,按如下图1、2、3步骤操作。然后输入数据。

(5)如果要插入一条记录,要先选中编辑框中要插入该记录前的记录,按如下图1、2、3步骤操作。然后输入数据。

74

(6)如果要删除一条记录,要先选中编辑框中要插入该记录前的记录,按如下图1、2、3步骤操作。系统会自动弹出确认删除此记录吗?,按Y即可删除此记录。

75

27.3 剖面分层基本信息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剖面分层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76

27.4 磁性柱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磁性柱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

77

(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5 介形虫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介形虫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78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6 软体动物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软体动物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

79

(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7 稳定同位素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稳定同位素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80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8 样品信息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样品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81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9 同位素测年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同位素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

82

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10 有孔虫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有孔虫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83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11 脊椎动物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有脊椎动物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84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12 磁化率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有磁化率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85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13 岩性柱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有岩性柱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4、5、6步骤是输入岩性柱代码的操作步骤。第四步选择大的岩类,第五步选择具体的岩性,第六部把岩性柱代码填到对应的编辑框中,因此,操作第四步之前,应先在岩性柱代码编辑框中用鼠标先点击一下。

86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14 孢粉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有孢粉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87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15 超藻化石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有超微化石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88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16 化学地层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有化学地层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7.17 年代地层与岩石地层

(1)按下图点击按钮。

(2)系统会自动弹出有关有年代地层与岩石地层信息的对话框。逐个输入每个编辑框的信息。钻孔编号和图幅编号系统回自动连带输入,不需用户输入。因此,要求用户一定要把钻孔基本信息输入完整。顺序按以下1、2、3步骤操作。

90

(3)使用该对话框的字典功能、编辑、插入、删除一条记录的具体操作与27.2节(3)-(7)中内容相同。

(4)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一般情况相同,即是说明该样品在第几层采样。如果,该样品是跨层的样品,则分别输入起始层号与终止层号。

28 钻孔(第四系)柱状图制图

(1)选择菜单

(2)系统弹出下列对话框,按Y系统自动重新生产图件。

(3)输入比例尺信息,该对话框内容和具体操作可参见15章说明。

(4)系统绘制的钻孔柱状图图式

91

(5)直接显示钻孔柱状图,系统直接调出原有的图形文件。

29 字典制作

PRB字典涉及的内容多,采用手工制作极为不便。系统提供了字典制做的工具,具体操作如下:

1.选择字典制作与编辑菜单

2.系统弹出字典编辑对话框

92

3.一级字典编辑。

(1)在一级字典编辑对话框中,双击要编辑的条目,系统自动弹出该字典中所有的详细条目,用户可增加新的条目,也可修改已有的条目。

(2)修改完毕一定要按保存退出。

93

4.二级字典编辑

(1)先选择二级字典中的第一级,该级的名称也是该字典的文件名。选中后,在二级字典中第二级编辑框中,会自动调入相应的内容,

(2)如果要增加二级字典中第一级的所包含的第二级的内容,可按下图添加第二级字典,并在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内容。

94

(3)按添加第二级字典后,会自动加到相应的条目中。

(4)增加二级字典中的具体内容,如果是第一次创建,系统弹出下列对话框,否则,直接弹出要编辑的对话框。

(5)输入对该条目要说明的内容,可以输入多条解释的信息。如,下列的内容就是对沉凝灰岩的说明,可以多条说明。

95

(6)删除二级字典第一级的条目,如要删除火山岩中的1122(假设)条目,按1、2、3步骤操作即可。该操作连同相应的文本一同删除。

30.更改剖面每层文字描述字数

通常,剖面文字描述在建立新剖面需要给定。如果由于字数不够,会影响每一层文字描述。这时候,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菜单,修改剖面每层文字描述的个数。

30.1 在桌面RGSECTIONGIS系统更改

(1)选择菜单

96

(2) 输入新更改的分层文字描述长度,按OK程序自动把原来定义的长度更改,同时,把原来的顺序文件按新的长度进行修改。

30.2 在掌上机PCRGSECTION更改

在主界面按《重新定义分层描述长度》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更改的分层文字描述长度,按OK程序自动把原来定义的长度更改,同时,把原来的顺序文件按新的长度进行修改。

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