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5-第12讲植物的激素调节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5-第12讲植物的激素调节

来源:刀刀网
限时规范训练 (建议用时:40分钟)

1.如图1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在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选B。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渗透到琼脂块中后,将琼脂块放臵在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顶部的左侧,则左侧的生长素含量大于右侧,左侧生长比右侧快,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右弯曲。随着尖端数量增加,则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弯曲程度逐渐增大;当尖端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弯曲程度降低。

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解析:选D。图a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b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胚芽鞘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左侧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图d中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3.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解析:选D。去顶芽植株和正常植株相比,主根长度小,说明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A项错误;去顶芽植株+外源生长素与正常植株相比,主根长度大致相同,说明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D项正确;去顶芽植株主根能生长,说明去顶芽植株仍能合成少量生长素,B项错误;生长素由顶芽向下运输属于极性运输,C项错误。

4.某兴趣小组研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

A.a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 B.b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 C.c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D.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解析:选A。据图可知,用清水处理的组别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比较,a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A正确;b、c两种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杨树侧芽生长,但无法得出b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细胞,也无法证明c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B和C都错误;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a>b,a>c,但b、c之间的大小无法判断,D错误。

5.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作用效应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左图中的a、b、c、d点所对应的右图中生长状况,正确的是( )

A.a-① C.c-③

B.b-② D.d-④

解析:选C。 图中无生长素处理的作为空白对照,a、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均促进生长,但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作用最强,对应于①;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对应于③;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对应于②。

6.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下图为细胞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解析:选D。A项,分析曲线可知,与清水组相比,蔗糖和细胞素都具有延缓鲜花衰败的作用。B项,蔗糖是能源物质,水解为单糖后可作为花呼吸作用的底物,为花的代谢提供能量。C项,由图可知,蔗糖和细胞素的作用有累加效应,更利于插花的保鲜。D项,脱落酸能促进花的衰败,第5天花中的脱落酸含量应是清水组最高。

7.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其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不考虑加入外源物质后对植物自身激素合成的影响),先加入CaCl2溶液,后在a、b、c某点加入赤霉素,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胚轴细胞壁的伸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B.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最可能是在图中的c点

C.b~c段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赤霉素消除了CaCl2的影响 D.在a点只有CaCl2溶液促进胚轴细胞壁的伸展

解析:选C。从图示可知,加入CaCl2溶液后,生长速率降低,所以CaCl2溶液对胚轴细胞壁的伸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加入CaCl2溶液后至b点生长速率又增加,所以最可能在b点加入了赤霉素溶液。

8.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C.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植物越冬休眠,夏天生长可以推知,秋末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夏季有利于过程①→②,①→③→④;休眠时,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而赤霉素的含量会减少,A错误;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经⑥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B错误;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素含量,促进细胞,C正确;各种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而不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D错误。

9.如图,大麦种子的胚乳外面环绕着一种特殊的细胞,叫糊粉层。种子萌发期间,糊粉层合成和释放水解酶,分解储藏在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而胚在萌发期间会产生赤霉素。科学家将大麦种子的胚除去,发现种子不能萌发,于是推测胚在种子萌发时的作用是产生赤霉素诱导糊粉层合成水解酶。为证实这个观点,需做的实验是( )

A.向结构完整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B.向除去胚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C.向除去糊粉层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D.向同时除去糊粉层和胚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解析:选B。从题干中可知,糊粉层能合成和释放水解酶,胚在萌发期间会产生赤霉素,欲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则需切断糊粉层和赤霉素之间的联系,科学家已将大麦种子的胚除去后发现种子不能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与胚有关,但无法确认是胚中的何种因素引起的,

故只需再增加一组除去胚但加入赤霉素的种子,若种子能萌发,则说明胚通过产生赤霉素诱导糊粉层合成水解酶,否则水解酶的合成与赤霉素无关。

10.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素 脱落酸 乙烯 种子发芽 + + - 顶端优势 + + - 果实生长 + + + - 器官脱落 - - - + + 插条生根 + - 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素 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

解析:选D。由表格信息可知,摘除顶芽或施用细胞素均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同一种激素在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不同的器官起的生理作用不同,如赤霉素可促进种子发芽、引起顶端优势,但能抑制器官脱落和插条的生根;在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11.水杨酸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水杨酸作为水稻细胞的________分子,可改变细胞的生理活动,使相关蛋白质含量增加,提高水稻幼苗的抗病能力。

(2)实验表明,水杨酸对品系YTA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均具有_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mol·L

-1

浓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

变化的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据图分析可知,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________

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

(3)研究表明,水杨酸能使水稻幼苗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和蒸腾速率下降,从而提高了水稻幼苗的________性。水杨酸还能抑制乙烯的生成,延缓果实的________。

(4)研究表明,水杨酸能适度地减小气孔的开放。在外源施用水杨酸时,除了要注意施用的浓度外,还要注意施用的________,以便达到最佳的施用效果。

解析:(1)水杨酸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种激素,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信号)分子。(2)分析图示可知,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A,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均高于水杨酸浓度为0 mol·L

-1

的对照组,由此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A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

-1

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用1.5×104 mol·L

-5-1

的水杨酸处理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用3.75×10

mol·L

-1

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水杨酸浓度为0 mol·L

-1

的对照组,用7.5×105 mol·L

和1.5×10

-4

mol·L

-1

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其幼苗叶

片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水杨酸浓度为0 mol·L

-1

的对照组,由此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

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3)水稻幼苗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和蒸腾速率下降,有利于提高其抗旱(抗寒、抗逆)性。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水杨酸能抑制乙烯的生成,说明水杨酸具有延缓果实成熟的作用。(4)水杨酸能适度地减小气孔的开放。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施用效果,在外源施用水杨酸时,除了要注意施用的浓度外,还要注意施用的时间。

答案:(1)信息(信号)

(2)促进 1.5×104 两重性 YTB

(3)抗旱(抗寒、抗逆) 成熟 (4)时间

12.某兴趣小组用离体蚕豆叶的左右小叶和细胞素(CTK)进行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A组左侧有14C分布,B组左侧没有14C分布。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计是否严谨?________。若不严谨,请补充: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A、B组实验可知,该实验通过滴加细胞素的位臵来研究细胞素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2)该实验需要再设计一组对照,以表明物质运输与细胞素有关,即在设计的对照组的左小叶滴加(等量的)清水,右小叶滴一滴含14C的甘氨酸,观察14C的转移情况,以此说明有机物的转移与细胞素有关。(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细胞

素能促进有机物向细胞素浓度较高处运输。

答案:(1)研究细胞素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 (2)不严谨(或否) 再设计一组对照,左小叶滴加(等量的)清水,右小叶滴一滴含14C的甘氨酸 (3)细胞素能促进有机物向细胞素浓度较高处运输

13.赤霉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下面是科学家以赤霉素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实验研究。

研究1: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健康植株高很多,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赤霉素。

研究2:赤霉素与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回答相关问题:

(1)研究1能否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为______ __________。

(2)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_____起作用。

(3)从图中的作用机理可以看出,赤霉素对茎生长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生长素的量得以实现的,由此可推知图中X表示_____作用。两种激素对于茎生长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____。

(4)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可见,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________有关。

(5)赤霉素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探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溶液的最适浓度,首先进行________,大体上确定促进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浓度范围。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研究1中的材料没有体现出赤霉素来自植物体内,因此不能确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2)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起作用。(3)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又可以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和生长素均能促进生长,二者具有协同作用。(4)由题中信息可知,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由此推测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有关。(5)在确定植物激素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常先做预实验,确定植物激素的大致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再设立更加精细的浓度梯度,以便更精确地确定植物激素的最适浓度。分析实验目的可得知自变量是赤

霉素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

答案: (1)不能 没有证明植物体可以合成赤霉素

(2)信息分子 (3)抑制 协同作用 (4)赤霉素的合成(或合成赤霉素的酶) (5)预实验 赤霉素溶液的浓度 种子的萌发率

阅卷案例(三) 调节类

[案例展台]

(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___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___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标准答案]

(1)下丘脑(1分) 垂体(1分)

(2)细胞代谢(2分) 发育和功能(2分)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1分) (3)高效(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可得分答案]

(1)第二空 脑垂体(1分)

(2)第一空 新陈代谢(2分)或有氧呼吸(2分)或细胞呼吸(2分) 第二空 发育和提高兴奋性(2分)或结构与功能(2分) (3)通过体液传送(2分) [不得分答案]

(1)顺序颠倒不得分,写错别字不得分 (2)第三空 专门的靶细胞(0分) (3)微量(0分)

1.必须对准答案的顺序,否则不得分

如本题(1)第一空是下丘脑,第二空是垂体,顺序颠倒不得分。 2.只要答出问题的关键即可得分

如本题(2)的第一空,只要抓住使机体产热增多的关键词即可得分。 [应考体验]

(16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A~C表示器官,a~c表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就会出现“a→b→激素c”的分泌现象,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特点。据图示可知,激素c主要通过影响核内________过程来调节生命活动。

(2)在上述调节过程中,形成寒冷感觉的部位是________,通过图中④过程“激素c”能作用于A、B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3)神经元是一种形状奇特的细胞,细胞体中合成的蛋白质、神经递质、小分子物质等都是通过轴突运输到轴突神经末梢的。科研人员要探究轴突内的物质运输对神经纤维和突触间的信息传递速度有无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人员在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后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神经递质Ach,一段时间后在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结果如下:

①本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其目的是________。 ③上述c、d处测得的数据说明________。

④如果我们要确证突触前膜释放的Ach是来自a处注入的,可采用________方法来获取相应的科学事实。

[标准答案]

(1)分级调节(2分) 转录(2分)

(2)大脑皮层(2分) 膜表面有激素c的受体(2分)

(3)①Ach浓度(2分) ②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原有突触小泡中Ach的干扰(2分) ③Ach

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但会促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2分) ④放射性同位素标记(2分)

[评分细则]

(1)第一空答成“分层调节”得1分 第二空答成“基因的表达”得1分,答成“翻译”不得分

(2)第一空答成“下丘脑”不得分。第二空答成“糖蛋白”不得分,答成“受体”得1分

(3)第三空只答对一方面得1分,第四空答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得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