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讨 中国市场2015年第20期(总第835期)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王李园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铜川 727031) [摘要】社区护理以促进健康、疾病预防、痰病护理、维护健康为目的,为社区人员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目 前,应社会发展需求,大量的护理专业毕业生投身于社区护理。本文结合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更好的 应对措施。 [关键词]社区护理;现状分析;应对措施 [DOI]10.13939 ̄.cnki.zgse.2015.20.254 1社区护理现状 1.1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上升 1_1.1社区人口老龄化 我国面临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据统计,2030年 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之多,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且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 使老年人们与子女分开来住的现象趋多,传统的年轻人照 顾老人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此时人们更多的 求助于社区护理。 1.1.2医疗费的不断上升 老百姓就医难,已经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就 医难难在哪里?毋庸置疑——高额的医疗费。即使是小 病,一进医院,主治医师都会要求病人做各种化验。否则 不下诊断不给开药。当病人做完一系列检查化验后,费用 便大大提高了。面对高额的医疗费,小病人们更青睐于社 区护理,以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1.1.3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质 量也有了新的认识,其表现之一就是保健意识大大提高, 不再满足于以往的有病看病,没病不做检查的保健水平。 人们对健康护理的需求也不再只是基本需求,而是趋向 于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以及选择的自由性、便利 和经济的程度。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 来越重视健康的问题,自我保护意识大幅度提高,对保 健知识的需求愈来愈强烈。“方便和经济”作为社区卫 生服务的最大特点,使得人们对社区医疗护理有了更深 的了解,大病上医院,小病进社区,使患者有选择地进 行治疗,既做到了合理的分流病人,也使患者减少了医 疗费用的支出。 1.1.4生活节奏加快,社区服务便捷性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加大,他们没有 更多的时间去医院排队挂号,大多就近选择社区护理。社 区护理的便捷性已经得到人们的首肯,人们对社区护理的 需求也随着加大。 2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2.1国家有关部门不够重视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国家领导人更注重完 成各项大业绩,从而获得更多的民众支持和社会。对 于民生建设也是就重避轻,有些基本建设没有做到全面、 周到。社区护理虽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很大的 改观,但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好多方面还 有待进一步完善。 2.2组织管理系统不健全、经费来源受限 在我国,虽然卫生部近几年也提到发展社区护理,但 从机构的管理到经费的预算上却很少向社区护理倾斜。从 上,虽然卫生部颁发了有关发展社区护理的文件,但 尚无具体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计划,卫生部以下的各级卫生 部门更是少有相关措施出台。全国仅上海、北京、天津等 少数几个大城市有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但也很不完善。在 经费上,没有这方面的拨款,前几年由于多数城市居 民享受公费医疗,而公费医疗仅限于医院服务,不包括社 区服务,因此居民不愿意自己支付社区护理费。现在全国 正在逐步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社区护理又 不在保险报销之列,从而阻碍了社区护理的发展。 2.3居民保健意识还不够成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已经有所提 高,然而还不够成熟,尤其是生活条件较差的群体。他们 认为没有感觉不舒服就没必要就医,这种陈旧的保健观 念,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社区护理的开展 发展。 2.4社会对护理学的认识有待改观 在我国,人们一直认为护理是从属于医疗的,这种认 识是错误的,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其实护理是一门 的学科,护理人员不仅仅是医生的协助人员,他们完全可 以操作基本护理工作。人们对护理的这种片面的认识 不仅不利于护理从业人员的快速成长,他们还对护理人员 的进行护理工作持有怀疑态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区 护理工作的开展。 王李园: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2.5社区护理人才的缺乏 研究与探讨 课程摆到一定位置,不能或有或无。在原有教学基础上, 在发达国家,人们高度重视社区护理,国家对社区护 完善社区护理的教材,提高教师素质,将学生的护理技术 士人员有着较好的教育机制,社区护士学历水平基本达到 本硕。而在我国,由于的不重视,对社区护士的培养 训练落实到实践中去,争取培养出走出校园就能及时上岗 的社区护理人员。 教育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人们的观念落后传统,使得学生 毕业后大多选择医院的工作,而非社区护理; 3.3提高社区护士的能力 社区护士不仅要有一般护士所具备的能力,社区护理 各医学院校的高等护理专业对社区护理课程不够重 视,能够开设此专业的没有几个,有的专业虽有社区护理 课程,也没有一套系统的教材,对社区护理课程的开展没 有一定的保障;护理人员自身观念有待转变,他们更倾向 于选择医院的工作岗位,对社区护士工作不太热衷。 以上原因造成社区护理人才的严重缺乏。 工作对其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沟通能力要强,要具备 定的沟通技巧,为面向不同层面的社区人民打下基础; 一②综合护理能力要到达一定水准,满足不同病因造成的不 同护理工作的需求;③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社区 护士不同于医院护士,有医生的指导,往往要完成一 项护理工作,这就要求社区护士要有一定的性。因 3应对措施 3.1提高的支持度,增强国民保健意识 只有加大支持力度,我国的社区护理才能从根本 上得以提高。国家领导人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 此,判断、解决问题或应变能力对于社区护理人员非 常重要;组织协调能力对于社区护士的工作来说也是十分 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伟.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护士进 修杂志,2001(7). 关和制度,相关机构要将彻底吃透,将制度落 实,不要对社区护理的发展浮于表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 下,国民的保健意识才会大大提高,摒弃传统的有病才就 医的观念。 [2]耿婷婷.优质护理培训对于社区优质护理模式的影响 [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3. ……………、___^0‘ 3.2加强院校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医科院校是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基地,要将社区护理 (上接P253)正确处理全科护理人员工作关系,协调与外 部之间的各种关系,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正 确引导科室护理工作的进展。不断增进科室护理工作人员 之间的感情,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在生活中引导大家相 互帮助,相互照顾,在工作上引导大家要相互尊重,相互 学习,促进整个护理团队能够在心理上保持一致。通过采 取上述措施,不仅能够达到激发护理队伍成员的工作积极 [作者简介】王李园(1986一)女,汉族,陕西铜川人,研究 生,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护理学。 的护理工作中,护士长要时刻将强调医风医德理念,让护 理人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其自身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 意义,以此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及光荣感。在护理工 作中要诚心诚意地为患者服务,要建立起怜悯、同情患者 的心理品质,并和患者建立起深厚、诚挚的感情,在有效 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的同时让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进而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性,同时还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使整个护理队伍达 到一种和谐状态。 3 结论 2.3增加同事之间的信任感 有效的交往与沟通的基础就是信任。护士长在护理管 理中要充分的信任护理人员,尤其是一些年资较高的人员。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长应该指导护理人员大胆的开展工作, 对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成绩要给予适当的赞赏,在条件 允许下可适量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对于护理人员在工作出 在护理管理中要从实际出发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 人、发展人,全面培养和提升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 通过采取上述心理护理措施,不仅能够让护理人员能够保 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而且还有效的提升了医 院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55—66. 现错误时,应该给予恰当态度的批评,尽量以激发工作热 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批评目的,必要时要勇 于承担她们工作中的部分责任,这样才能让护理人员在工 作中感受到温暖与欣慰,进而使其在工作中更有激情。 [2]戴晓阳,佟术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2:40—45. 2.4优化德育方式,培养良好职业素质 在心理护理中,通过德育来有效激发护理人员内心深 处的道德信念,进而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在平常 [作者简介]陶美琴(1978一),女,汉族,江砥省南昌市进贤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2015.5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