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摘要】 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基础。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谈了几点粗浅看法。
【Abstract】 Independence study is the student acquire life long study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of foundation.In the study development they be active study, active investigate, active usage of ability, make student real to become the corpus of classroom.This text according to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writer how promot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student the independence study talked what time superficial viewpoint.
【Key words】 Student;Independence study;Ability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看法。
1. 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其次,精心设计好导语。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我在上《太阳》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最最喜欢的太阳。由学生想怎么画都行,让学生在画太阳中经历一番独特的体验。通过绘画导入新课,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开启了想象,学生学习课文自主性更强了。
2. 引探导学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学习中往往存在“你一说我就明白,可一做题就糊涂”的状况,问题在于教师没让学生
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工夫,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
2.1 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以《太阳》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有步骤、分环节引导学习:(1)让学生自由的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的说出来(2)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3)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后,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中去。
2.2 启思——激发积极的思维。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如在教《将相和》一课时,启发学生:(1)课文主要写“将”还是写“相”?(2)将和相为什么不和?(3)将和相又是怎样和好的?学生带着问题很快理解了文中三个小故事,了解了故事中“不和”到“和”的内在联系,还懂得了做人的一些深层次道理。
2.3 质疑——点燃创造的火花。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3. 开展活动是自主学习的动力“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若只是盲目地提倡多读多写,那很可能事倍功半,而在读写过程中加进了说和演,开辟领悟和运用语言的天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可以说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了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活动方式。
3.1 辩一辩。“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采用了这一方法,很有效果。先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把全班分成“桂林山队”和“桂林水队”两大阵营。然后告诉学生:两个队就是两支导游队伍,哪个队能把自己的景点介绍得绘声绘色、吸引人,那么,游客们就跟着他们去旅游。这样一来,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自己的景点的特色。学生有的说,有的读,有的介绍图片,有的展示录像材料……课堂氛 围十分热烈,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
3.2 访一访。让学生当一回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这种形式的活动放在课文教玩后进行有助于巩固学习所得,学生也喜欢。比如《草船借箭》学习完后,选一位同学扮演记者角色,向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的同学问几个问题。当记者的同学只有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所提的问题才深刻;被问的同学也只有熟悉课文中的人物,说话才机灵、流畅,颇具哲理性。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我们一定要在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下大的功夫,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