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欧军华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6期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丹红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临床疗效;不稳定型;心绞痛;丹红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出现血栓造成远端血管栓塞,进而导致心肌提供血液不足造成的冠状动脉综合征,因为心肌缺少氧气、血液出现的疼痛症状。这种疾病发病突然、进展较快,如果没有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1]。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笔者抽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50例,对其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治疗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00例,100例患者全部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进入医院的时候都会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相关临床症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当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5~77岁,平均年龄为61.8岁。合并症包括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它们依次为37例、19例、1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46~79岁,平均年龄为62.9岁。合并症包括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它们依次为35例、17例、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其中包括有β受体阻滞剂、酯、阿司匹林等相关治疗。
1.2.2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基础之上加入丹红注射液(产地: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20026866)治疗,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采取静注方式,1次/d,临床治疗过程2w。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1.3.1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标准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甘油消耗量降低大于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甘油消耗量降低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甘油消耗量降低50%以下。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
1.3.2心电图临床治疗效果标准显效:静息性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有效:心电图缺血性降低的ST段回升大于0.05mV,可是没有恢复正常水平,或者关键导联的T波倒置变浅大于50%,T波从平坦转为为直立;无效:没有达到以上临床指标的患者。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
1.4临床观察指标 m 对两组患者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心电图ST-T变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心肌酶学变化给予详细记录。
1.5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心绞痛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96%,对照组心绞痛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74%,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心电图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心电图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92%,对照组心电图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78%,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电图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治疗之前、以后血脂变化对比临床治疗之前,两组患者血脂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急性心梗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状态,其的出现、发展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有关,当冠脉内皮损伤以后,冠脉硬化斑块出现破裂,血小板逐渐依附在血管内皮,进而出现大量的血小板因子,凝血系统被完全激活,进而出现血栓,最后导致血管腔窄小,造成患者出现胸闷以及心前区疼痛等相关临床症状。现如今,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方法各种各样,可是大部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多。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中医辨证理论当中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病机制大部分因为心气虚乏,运血无力,血液流动缓慢,并且造成气血运血不通畅,或者由于外邪、痰浊以及淤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等相关原因,进而导致络脉淤痹,不通就会出现疼痛,其治疗主要在于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益气养阴以及标本兼治。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3],丹红注射液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其药物成分主要包括有红花、丹参等相关成分提取的一种复方制剂,当中的关键成分户主要有丹参酮、红花黄色素以及丹参酚酸等。当以上两种药物共同治疗的时候,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现如今,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已经被众多医院广泛应用。本文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绞痛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96%,对照组心绞痛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74%,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姚军,卢小容.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0,30(1):48.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3]袁长玲,杜寿龙,张雷.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216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5(10):992-993.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