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2期 (总第63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Xt) Journal of Muda ̄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2,2008 TotalNO 63 《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马志君 ,王明堂 ,张常玲 (1.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2.牡丹江利健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9) 摘要:结合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就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进行了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法"]G8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80(2008)02—0059一O2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和实用性较强 在学生面前,克服了学生由于标本不足而死记硬 的应用科学,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 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 产生的影响,并对运动技术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 指导体育实践.《运动解剖学》隶属于运动人体科 学,是其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也 是体育院校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 1998年以前,《运动解剖学》是按照医学院校的体 系进行教学的,注重对人体结构的识记,而运动解 剖学注重的是把所学的运动解剖学知识应用于体 育运动实践,能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体育实践.所 以,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体育教学实 际,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提高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运 动解剖学知识,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 育测量学及运动技术等学科打下良好基础,在教 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验课教学.学生只有通过实 验课的教学,才能更好地、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人 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体育运动动作间的关 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研究结合牡丹江师范 学院体育系和《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 况,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背书本的弊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使学生生 动详细地观察到人体完成各种运动时全身各关节 的活动情况(这对于完成人体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和调动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2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在理论课的教学中,随时结 合理论讲述进行实验教学.如,在讲述运动系统 时,可在实验室进行教学,结合标本和多媒体进行 讲解,学生不但加强了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便于 学生学习和理解文字叙述的内容,提高记忆效果, 避免了过去在讲理论课时只用挂图教学,然后再 上实验课而造成的重复叙述,既费时又繁琐的现 象,有效地改变了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教学效果不 理想的局面. 1.3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过去的实验项目只是一些验证性和演示性的 实验,采用学生自己观察、教师答疑和辅导的形 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能 1 教学方法的改革 就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 学,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加 了综合性和研究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实行了 实验室开放制度,增加了实验学时的比重,等等. 1.1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克服了实验室设备不 足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标本 的教学模式.如,在运动系统的教学中,多媒体教 学把人体的骨骼、肌肉及其关节形象生动地展现 收稿日期:2007—10—22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工程指导项目(08SY-09334) 把所学的解剖学知识真正应用到体育运动实践当 中去.而开设的综合性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恰恰能 做到这一点,综合性实验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 分析、活体实践的形式,能够把所学的人体知识与 体育动作分析相结合.定向研究性实验项目,采用 由教师提出选题,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 作、实验结果分析的形式.自由研究性实验项目, 采用由教师、学生提出选题,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 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与撰写研究论文的形 式.这样的实验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定向研究与自由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模式, 充分体现与落实了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 ・ 5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2期 (总第63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0.2。2008 TotalN0 63 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求知欲、实际操作能力、创 造性思维素质与创新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拓展学 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学生而 言,制约研究型实验项目开设的前提条件,是学生 们是否具备完成各种研究型实验项目的基本实验 技术与技能.为了确保研究型实验项目的开出,体 育系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大纲与计划的安排,在 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开始有计划地分 期开设实验技术与技能课,使学生有机会获得完 成研究型实验项目的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 1.4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 上述改革的教学方法在2006级运动解剖学 教学中进行了实施.体育教育专业2006级学生 60人作为实验样本(1"1—6O),从未改革前的2005 级随机抽取30人组成对照样本(n一30),使用 spssl0.0软件中丁检验程序进行假设检验: X实验一8.2分,S实验一0.95,S xt.一0.12; X对照一6.8分,S对照一2.3,S 。.一0.42.取a 一0.05进行丁检验,P<0.05形成显著性差异, 证明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说明 ,实验教学 方法的改革,明显地使学生运动解剖学理论联系 体育动作实际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高等学校承担着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 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任务.创新型人才不 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理底,而且需要有较强 的实验操作技能.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以实践为基 础,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 可忽视的部分.长期以来,理论教学重于实验教学 的观念根深蒂固,大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针对这一弊端,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学时比重, 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提 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所学 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体育训练实践. 3 结束语 《运动解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将所 学的运动解剖学知识能够与体育运动实践紧密结 合,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技术水平,预防 了运动性疾病的发生,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体 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奠 定了基础.体育教学只有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才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 运动解剖学的实验教学中,还有很多好的教学方 法有待去挖掘和探索,这正是今后进行教学改革 的努力方向.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1]李世昌.运动解剖学F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胡声字.运动解剖学F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王云祥.人体解剖学F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王明堂.新编体育统计学F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2. 编辑:文心 大学体育教学中“厌学”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马 驰 ,赵怀玉 (1.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2.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厌学”现象一直普遍存在,这种“厌学”情绪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对“厌 学”原因的分析,探讨改善“厌学”情绪的策略,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厌学情绪;兴趣;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法]G8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03—6180{2008}02--0060--03 1 引发学生“厌学”的原因 1.1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太大 体育课在大部分学生的头脑中一直理解为一 收疆日期:2007-12-31 ・种欢乐的玩,而现实的体育课却是一种有规定内 容的教育.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竞技体育 和娱乐体育产生了各种想象,而现实中的体育,教 学内容单一,时间短,技术难度大,使学生感到理 6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