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Vo1.38 第10期 I}.1() 质量检验 U【AI 1 l1、MA、、(: M}N'I^N1)INSI’ECTION 接触网故障抢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俊杰 (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100036) 摘要:接触网抢修是接触网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接触网抢修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应对措 施,为牵引供电设备的抢修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接触网维修;故障;抢修 中图分类号:U22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178(2010)10—0014—04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atenar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o carry out emergency repair.By ana- lyzing the problems of catenary emergency repair,the autho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repair of traction power supply equipment. Keywords:Catenary Maintenance;Fault;Emergency Repair l问题的提出 从铁路设备管理单位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来 讲,设备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检修和抢修, 中心目的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主要手段是监 线、加强线等,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各个组成部 分的功能及作用各不相同。 接触网包括接触导线、承力索、支柱、锚段关 节、线岔、补偿装置、分段绝缘器、中性区绝缘、 货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等,是一个复 测、维护、检修和抢修。维护检修属于预防方面的 ]_作,故障抢修则属于善后方面的工作。 接触网检修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修养并 重。主要目的是通过精检细修避免设备故障的发 生,将故障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然而,故障的类 别和成因是千差万别的,完全避免故障难以做到, 如非责任引发的接触网故障。 由于接触网的特点和工区设点的特殊性,自行 杂的系统。因此,对接触网设备故障的抢修方式、 方法也是不同的。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讲,如果只具 有接触网维修某方面的技能。而不能从整体上掌握 牵引供电系统的知识,当某设备发生故障时,不知 其对牵引供电系统整体的影响程度,只是一味强调 恢复,会延误抢修时间,并将扩大一些故障的影响。 2.1.2应对措施 (1)在加强牵引供电系统整体知识的学习的基 础上,重点搞清楚各部分的具体作用。 (2)用整体的思路来应对故障抢修。 (3)可以采用甩开、停用、功能等方式方 法进行抢修。例如,馈电线、变电所、开闭所、分 区所、吸上线等故障时,可以采用临时甩开、停用 抢修用时较长。配合抢修则是最先开始,最后结 束,用时是最长的。所以,无论自行抢修还是配合 抢修,对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求都较高。 从根本上提高抢修能力、切实缩短故障抢修时 间,是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管理单位的根本目标。 2影响接触网抢修能力的因素和措施 2.1对牵引供电系统知识的掌握 2.1.1存在的问题 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分区亭、开闭 方式进行抢修;隔离开关、避雷器等故障时,可以 采取临时甩开方式进行抢修;锚段关节等故障时, 可以采取临时功能方式(可以将绝缘关节调整 为非绝缘关节)进行抢修。 2.2对设备技术参数、标准的掌握 2.2.1存在的问题 所、馈电线、供电线、接触网、钢轨吸上线、回流 收稿日期:2010—06—28 牵引供电设备是一种机电合一、动态工作的特 作者简介:张俊杰,工程师 ・殊供电设备,不仅要有良好的供电性能,而且还有 2010‘} 10 J J(总 288期) 14・ 铁道技术监督 严格的几何参数要求。几何参数与日常抢修T作密 切相关。但大部分员工对几何参数的理解不准确、 不科学,一旦抢修时不能恢复到设备标准值时,或 不敢下结论开通,造成故障延时。或盲目开通引发 次生设备故障。 例如,对普通线路、双向区段的接触线最低高 度,接触线拉出值最大值,绝缘距离(含供电线距 回流线距离及其对支柱距离),线岔参数等掌握不 准确,不科学,大大影响了抢修能力。 2.2.2应对措施 (1)加强对接触网各部分参数极限值的学习, 掌握客运专线、普通线路、双箱区段的接触网最低 高度、最大拉出值、绝缘距离等。抢修时,只要能 保证设备基本安全供电和列车的运行,就可以结束 抢修。开通线路。 (2)要科学理解接触网有关参数,对于锚段关 节处两悬挂的间距、线岔的交点拉出值、补偿装置 动定滑轮问距、aPo值等,只要能满足临时送电开 通条件,就可以结束抢修,开通线路。 2.3对供电示意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编制、 掌握和使用 2.3.1存在的问题 供电示意图、接触网平而布置图是接触网抢修 指挥的最基本依据,是故障抢修的“军用地图”。 从运行实际看,还部分存在如下问题。 (1)图纸编制不准确。停电分区、分段绝缘 器、隔离开关、锚段、线岔号与现场实际情况不 符,导致故障抢修时线路封闭、影响范围、检查范 围、停电范围、抢修方案制定等环节出现疏漏,有 时还必须重新申请停电命令和封锁范同,影响抢修 速度。 (2)供电示意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掌握、 使用不到位。 部分员工对图纸不掌握、不会看、不会使用, 一旦发生故障,只是肓目出动。这样不仅不能快速 有效抢修故障、恢复行车,还可能进一步扩大故障 影响范围和时间,甚至引发更大故障。 2.3.2应对措施 (1)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尤其要保证图纸的准 确性,对道岔号、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电联结 器、中心锚结等接触网重要部分要重点核实,确保 准确无误 (2)加强识图知识的学习,能熟练、迅速看懂 图纸。 (3)一旦出现故障,要迅速携带图纸赶往故障 地点,查明故障地点、故障内容后,先查阅图纸, 看能否采用甩开设备(如馈电线、供电线、回流 线、吸上线)、封闭线路、隔离停电分区(打开故 障区段开关)、列车运行方式(降弓、减速) 和列车对数、越区供电等措施进行抢修,优先保证 正线、重要线路和重要列车的运行。 (4)故障抢修时,要根据冈纸内容,对抢修可 能影响到的锚段、中心锚结、线岔、锚段关节、补 偿装置等进行巡视检查,防止引发次生故障或二次 返T。 2.4关于保正线畅通、保运输畅通的大安全意识 2.4.1存在的问题 对于设备管理单位,设备维护是手段,保设备 的安全运行是责任,保铁路行车的安全畅通是目 的。在实际工作中,在这方面的意识还远远不够。 (1)缺少保正线的意识,原本一些侧线出现故 障,却扩大影响了正线。 (2)缺少保运输畅通的意识,只是一味强调要 把自己的设备修好。原本一些可以放入“天窗点” 检修的缺陷,却一定要按照故障来处理,对运输造 成不必要影响 (3)缺少大安全意识。行车安全畅通属于铁路 大安全,牵引供电设备安全属于专业安全。专业安 全服务于行车安伞,是行车安全的基础:行车安全 畅通是专业安全的目的。一切抢修预案的制定都应 围绕行车安全畅通来制定实施。 2.4.2应对措施 (1)切实树立保正线的安全意识,对一些不影 响行车的小故障和侧线故障,要优先采取封闭、隔 离、甩开、停电作业方式(货线、V停等), 可能时单独停电封锁侧线等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到天窗时间再进行彻底处理。 (2)树立行车安全畅通是第一安全的大安全意 识。对于出现的设备故障,只要能保证列车的安全 运行,可以采取降弓、限速等方式,也可以采取甩 开部分设备(隔离开关、避雷器、个别区段等), 临时非正常运行。 2.5对管内设备的熟悉程度和故障的判断能力 2.5.1仔在的问题 牵引供电设备故障,尤其是接触网的设备故 障, 不是毫无规律出现的,而是有它出现的必然 ・ 15- 质量检验 性。或是设备的薄弱环节,或是本身带有缺陷的设 备,或是外界运行环境原因引发。这就要求必须熟 悉管内的设备,不仅要建立健全设备台账。更要熟 记。一旦出现故障,就可根据故障现象(跳闸参 数、受电弓损坏状态),对发生故障的原因有个大 致判断。避免只是机械分析跳闸参数,不考虑天 气、设备薄弱环节、运行环境等可能引发故障的可 能性,造成故障判断失误,故障查找时间较长,延 误故障抢修。 2.5.2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管内设备台账,掌握管内薄弱设 备及地点,并要熟记。这样,一旦出现故障,就可 以有个基本判断,便于及时查找和确认故障,缩短 故障延时。例如,承力索断线一般发生在跨线桥、 跨越电力线、承力索非稳定性交叉接触等特殊地 点。 (2)保持工区主要人员(工长、副工长、安技 员、司机)基本稳定,便于及时确认和到达故障点。 (3)轨道车司乘人员不仅要熟悉调车图,还要 熟悉接触网供电示意图、平面布置图和管内设备的 实际布置。必要时可通过参加工区日常巡视工作, 进而熟悉设备。便于及时到达作业地点。 2.6能否效区分抢修与恢复的关系 2.6.1存在的问题 故障抢修是在设备因故障而严重影响行车时 采取的一种极端措施,由于其时间的不可选择 性,所以,一定会影响行车秩序。恢复则是在基 本抢修结束、列车能通过运行后,择时对设备进 行的全面恢复,其时间具有可选择性,对行车的 影响小。现在对这两者关系不能正确区分,主要 表现在2个方面:①一旦出现故障,就急躁冒进, 想1次恢复好设备;②不能向供电调度说明现场隋 况,盲目执行,用较长时问全面恢复设备。这2种 情况都可能将小故障变成大影响。 2.6.2应对措施 加强教育,正确区分抢修与恢复的关系。故障 抢修尽可能分2步走,先抢修通车,再进行恢复, 尽最大可能减少第1次抢修时间,减小故障影响。 2.7工具、材料的配置与携带 2.7.1存在的问题 (1)T具材料的配置不到位,个别T区的工具 材料与现场不符,规格型号不全,缺少备件等。 (2)工具材料的携带不到位,发生故障时由于 ・16・ 客观原因(如正在作业或巡视),不能及时回工区 重新准备。 (3)对故障判断误差较大,人员业务技能不 足,导致出动时携带工具、材料不能满足实际需 要。 2.7.2应对措施 (1)全面检查管内工具材料数量、规格型号, 确保数量充足、规格齐全。 (2)任何形式的外出测量、检修作业车辆应携 带抢修箱,一旦出现故障,能做到车到工具材料 到。 2.8员工的个体技能 2.8.1存在的问题 员工的个体技能较差,具体表现为对故障的判 断不准确,抢修方案制定不科学,抢修时间较长 等。 2.8.2应对措施 (1)加强抢修方案制定的学习。 (2)故障抢修演练要向前后2个方向延伸,将 故障判断、预案启动、抢修指挥、工具材料准备、 抢修处置、后续措施、恢复等抢修整个程序纳入抢 修演练之中,全过程模拟。 (3)继续建立健全练兵场规模和设施,练兵场 的装配形式、线索张力、设备内容要全部模拟现 场。让员工真正在等同于实际的设备上模拟。 2.9抢修方案的制定 2.9.1存在的问题 现场故障实际是千变万化的,抢修预案则是针 对一般问题编制的。遇到实际问题时,则显得应变 能力不足。例如,线索缠绕机车顶部时,不是果断 切断线索,而是着力想将线索原路径放开,耽误抢 修时间;线索损坏长度较大时,不是补加一段线 路,却总是想在其他支柱上下锚,极易引发新的故 障(支柱倾斜、折断等)。 (1)涉及正线的侧线故障抢修,没有充分利用 隔离开关、分段、绝缘、停电分区、隔离、封锁、 降弓、限速、越区等方案进行抢修,抢修方案的制 定缺少灵活性。 (2)对特殊地段的故障抢修,缺乏应对措施。 (3)预案启动、判断、交通方式选择、提前措 施方而做得不到位。 2.9.2应对措施 (1)继续动态完善抢修预案。 (2)核对_[具材料,确保数量充足、规格齐全。 (3)加强对供电系统整体性的学习,树立大安 全意识。 围,抢修结束后要全而检查确认,避免二次停电抢 修。 2.11对故障的重视程度不够,延误故障抢修 2.11.1存在的问题 (4)故障抢修应优先采用封锁、隔离、改变作 业方式等预案.尽量减少故障延时。 (5)遇有恶劣天气,要提前启动抢修预案,组 织人员携带工具材料到重点设备和区段待命,加强 设备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恶劣天气抢 修要优先出动接触网作业车进行抢修。 2.10抢修过程的信息传递与设备安全监控 个别领导、管理人员在故障发生后,不够重 视,认为故障所属工区能够自行解决 缺少指挥和 抢修资源调配。一旦现场故障影响范围较大,再调 动相邻抢修资源赶赴增援时,为时已晚,延长了故 障抢修时间 2.11.2应对措施 2.10.1存在的问题 (1)提高认识。任何故障都是对运输秩序的严 目前,在抢修环节,部分存在故障信息传递不 准确、设备安全监控不到位情况。 重影响,都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指挥处理。树立故 障就是命令,安全就是责任的抢修意识。 (2)抢修时要做到多向出动、平行出动。多向 出动是指发生故障时不仅要通知所属工区出动,调 动附近工区人员携带工具材料赶赴现场,在附近有 (1)故障信息传递不准确,时间不及时,导致 抢修指挥误判现象时有发生。工区员工对故障描述 能力不足,遇有问题时不能及时汇报清楚,耽误上 级抢修指挥功能的发挥,影响抢修速度。 (2)故障抢修时,忽略对相关设备安全运行状 态的影响.对相关设备安全监控和巡视力度不足.导 致二次停电抢修的情况发生,极大延长了抢修时间。 2.10.2应对措施 施工单位时,还要协调支援,保障抢修力量,尽最 大努力抢通。平行出动是指对于抢修机具,要考虑 作业车、汽车同时出动,互为备用。 { 结话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把对故障的描述作 为故障演练的一项内容,提高员工故障描述能 力。 故障抢修是设备管理单位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 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服务运输的大局出 发,全面、系统地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用 (2)加强故障信息的汇报管理。遇有故障时, 工区、所、车问、段、之间信息沟通要及时准确。 尤其是工区员工,在查找故障过程中。对不明情况 要及时汇报,避免漏掉故障点。 (3)故障抢修要综合考虑可能影响的设备范 系统、全面的观点来处理故障抢修。用准确的基础 资料和技术标准、全面的理论知识、完备的预案和 为运输服务的大安全意识,指导故障抢修工作.全 面提高抢修能力,缩短故障延时,最大限度地保障 铁路线路的安全畅通。 铁道部产品质 监督检验中, 通过实验攀认" 强弱监督评审 2010年9月20—21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 会评审专家组对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 称“质检中心”)进行了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经过评 员、没备、校准/检测方法、环境与没施、质量控制和验证 活动、技术记录、结果报告等要素进行了全面的评审,并 对实验室有变化的授权签字人进行了严格考核。 审,质检中心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检 测能力得到有效保持,运作符合CNAS—CL01:2006《检 测和校验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相关认叮规则文件的 要求。 评审组对于质检中心在检测结果的监控方面的:I_=作给 予肯定.同时,对质检中心提出在计算机文件管理]:作以 及预防措施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建议。 铁道部科技司技术监督处副霍保世出席了末次会 议并对评审组专家的检查指导和客观公正的评审表示感谢 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管理者代表朱少彤对评审组专家辛 苦的评审表示感谢,同时表示质检中心争取在检验资源方 面创造更好的条件。 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闰龙 ・ 现场评审组巾巾目合格评定罾家认可委员会委派评审 组长以及另2位专家组成,同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 委员会项目主管张庆波作为观察员参加。对质检中心的现 场评审,是在对其所属的15个检验站按计划评审完成后进 行的。评审专家组对有关实验室管理体系、lT作程序、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