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及经验研究——以宁夏农业银行为例

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及经验研究——以宁夏农业银行为例

来源:刀刀网
农村特色资源开发。立足宁夏的资源 优势,择优支持火电、风电、矿产等资源 开发;围绕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马铃 薯、瓜菜五大战略主导产业,盯住粮食、淡 水鱼、葡萄、红枣、制种、牧草六个优势产 业和羊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及其上下 游资金链上的客户,发展优势特色经济,逐 步深入扩大服务“三农”覆盖面;支持园 艺业、民族工艺品制造业、观光农业、农 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 实践及经验研究 以宁夏农业银行为例 家乐休闲旅游业和名胜风景区等特色产业。 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支持农村流通网 络建设,有选择地支持重点产区和集散地 ■ 康凌翔 、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7()2、宁夏大学银J 750()21) ▲ 基金项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 ◆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差异管理原则。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 内容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 经济结构背景下,“三农”和县域信贷市场 要途径,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宁 与城市信贷市场在客户对象、信贷需求、风 夏是我国西部地区中城镇化水平较低 险特点、管理要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的省份。本文通过对宁夏农业银行支 必须制定符合“三农”和县域信贷市场实 持城镇化的原则、领域及实践的分析, 际的信贷、管理制度和信贷产品。同 总结出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 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资源禀 径和成功经验 赋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差异 关键词:金融服务城镇化原则经验 化的安排,细化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具 宁夏农业银行服务城镇化建 体操作办法,实现在商业化经营基础上对 设概述 “三农”和县域的有效服务。 (二)宁夏农业银行服务城镇化建设 (一)宁夏农业银行服务城镇化建设 重点领域 的原则 县域个人生产生活。以从事种养业农户 突出重点原则。开展“三农”和县域信 为基本客户群体,满足农户的生产、生活需 贷业务,必须结合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 要,努力扩大以惠农卡为载体的农户小额贷 系中的定位及其服务能力,在稳妥推进农 款覆盖面。重点支持订单农业和处于农业产 户贷款的同时,重点满足县域市场具备还 业化链条上的农户;支持有能力及信用的种 款能力的、与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特点相适 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社员等规模 应的规模化、商业性信贷需求,通过细分 化经营农户;支持农机大户、农产品运销专 市场找准重点投放领域。 业户、多种经营户、个体工商户等经营大户。 商业经营原则。商业化经营既是国家 大力拓展县域个人住房按揭和其他消费类贷 对农行服务“三农”的基本要求,也是农 款,稳步开展县域中高端个人客户的综合消 行在新时期服务“新三农”的根本特征。要 费和综合授信贷款业务。 通过分行在“三农”和县域市场的商业化 现代农业生产。大力支持有优势、特 经营,引导和促进“三农”和县域各类资 色、基础、前景、农户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 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农行和“三农”的共 化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支持宁夏回族自治 同成长。坚持商业经营,必须要坚持收益 区级及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 有效覆盖风险和成本,坚持资本约束信贷 术研发、基地建设和农副产品收储、加工、 规模扩张,坚持横向平行制衡、纵向权限 销售。加大农副产品加工类、农牧业生产 制约的信贷业务基本流程,坚持评级、授 类、轻工业类、医药工业类农业产业化龙头 信、授权、担保、分类、拨备、核销等信贷 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产业化 基本管理手段。 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 60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1 2年15期 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领域基 础设施建设和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 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做 好“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新农 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 建设的配套信贷服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有关农村公路 建设的框架合作协议,以自治区级交通运输 投资运营平台为借款主体,加大对农村公路 建设、养护和管理的支持力度。积极营销农 村电网改造和建设项目,支持户户通电工 程、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建设。 农村城镇化建设。积极推广“绿色家 园”品牌,开展农村城镇化建设贷款业务, 以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为载体,支 持有产业支撑、具备城市化条件、财政基础 稳固的县城和经济强镇水电路气等城镇基 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城镇功能;发展有市 场需求、自有资金投入比例高的普通住宅 开发项目;适度支持规划合理、入驻率高、 产业集群明显的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建设。 宁夏农业银行服务城镇化建 设的实践历程 (一)大幅提高“三农”领域的货款 2008年以来,分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 170亿元,截至2010年12月末,涉农贷 款余额达89 6亿元。累放县域贷款123 6 亿元,县域贷款余额64 2亿元,较2008年 初增加39 7亿元,年均增幅21 2%。 (二)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升级 支持枸杞产业链升级发展,创新推出 了存货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多款融资产 品,累计发放贷款3 6亿元,重点支持一批 枸杞名牌企业。2010年创新推出“公司担 保+专业合作社+1O%保证金”,累计发放 贷款6300万元,支持了315户枸杞贩运和 种植大户;累计发放近1亿元农户小额贷款 支持7692户枸农稳定和扩大种植面积。 支持羊绒工业园产业集聚。近三年,累 计向21家羊绒企业发放贷款24.2{L元,新 增贷款9 3{Z元,带动了同心地区羊绒集散 地、灵武地区羊绒加工生产基地的进一步 做大做强。2010年,针对羊绒企业“抢购” 资金紧缺的问题,净增羊绒收购贷款4亿多 元。在分行信贷资金的持续注入下,全区羊 绒收购量较2007年前增加3000吨左右。 支持清真牛羊肉产业做大做强。从原 作用,部门应根据“十二五”规划的 要求,支持农行落实组织机构、资金和人 型,加强自助服务区建设,充分挖掘现有网 点服务潜能。做好网点辐射范围内的各项 员,切实把城镇化建设列入信贷和信 贷资金支持的重点。部门要制定符合 经济原则的项目方案,加强项目包装和落 实,可以通过搭桥贷款等多种方式满足融 资需求。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加 大诚信建设,维护农行债权,增强农行的 放贷信心。此外,应该提高管理水平, 防止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保证城 “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县域行营 销服务能力。配套加大县域服务渠道建设 投入。积极开展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三农” 延(eli务工作。总结、完善流动客户经理组 工作机制,推广流动客户经理组服务方式, 加强对经济较发达、居住人口集中、生产季 节性强等农行网点未覆盖的农村地区的金 融服务,有效扩大服务覆盖面。 (五)加强监管,防控“三农”业务 种繁殖、基地育肥、加工销售等环节,支 持重点龙头企业和养殖户扩大规模。累计 镇建设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农 投入贷款6 3亿元,支持吴忠、西夏区、固 原等地的肉牛养殖基地或养殖户,灵武、同 心、盐池等地的滩羊养殖园区或养殖户,涉 及肉牛存栏数43万头,滩羊65万只。 支持生物制药、饲料l r]I企业的快速 发展。充分发挥城乡联动优势,大力支持 以玉米、大豆等为原料的生物制药和饲料 加工等涉农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累计 发放7.5亿元贷款,支持泰瑞制药、启元药 业、伊品生物、大北农饲料等以粮食为原 料的加工企业。 (三)促进农村就业并增加农民收入 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上、下游资金结 算往来密切的种植户、养殖户、贩运大户、 订单农业户金融需求,出台,创新推 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担保方 式,满足不同类型农户生产经营的需求。三 年来累计发放农户贷款近30t5元。在不到 三年时间里,累计发行惠农卡42万张,为 9 6万农户提供20 2亿元的授信额度,农 民通过惠农卡白助可循环实现贷款13 1亿 元,有效解决了生产、生活的资金困难。 (四)有效扩大服务“三农”的覆盖面 累计支持涉农企业、合作社等法人单 位组织270多个,累计发放涉农法人贷款 1 47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 款52.3亿元,余额达到17亿元,对国家级、 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 面分别达到76%和47%。累计发行惠农卡 42 5万张,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54亿 元。与七个县市签订了新农保代理协议,发 放代理新农保惠农卡10 78万张,办理代 付基础养老金4 2万人、金额682万元;代 理养老金保险22万人、金额2419 8万元。 加强宁夏农业银行支持城镇 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一)加强农行与的协作机制,促 进的支持力度 为了加强农行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的 业银行和城镇建设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力度,支持“三农”和县域 金融服务工作 制定“县域”业务发展规划,加强对 县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调查研究,根据县 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资源禀赋、客户分 布、网点布局和同业竞争态势,建立覆盖 1 3家县支行的金融生态图谱,作为服务三 农的“行动路线图”和细分农村金融市场 的“作战地图”;优化业务结构,增加市场 份额,巩固竞争优势,提高“三农”和县 域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实施“1327”县域 支行推进计划,加大对1家总行示范县域 支行、3家分行重点推进县支行、2家西部 百强县支行、7家国定扶贫重点县支行的 扶持和资源倾斜力度,激发县域支行 经营活力和竞争能力;加强考核,资源配 置向县级支行倾斜,鼓励县级支行加快发 展;稳步推进三农事业部的改革。 (三)明确目标,提升农村产业金融的 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 加强县域中高端业务的营销,在农业 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县域工业化和城乡 社会一体化中寻找机会,对当地效益好、风 险低、信用优的客户,量身制定金融服务 方案,创新支持模式,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抢占市场竞争高地。开辟县域对公业务新 市场,抓住国家产业调整、新兴产业 扶持力度加大,县域新兴产业不断发 展壮大的机遇,积极探索对农村专业合作 组织、农村物流产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种 养殖基地、特色园区等新兴业态的服务方 式,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升 “三农”对公业务的综合营销能力,对“三 农”和县域对公客户实施精细化管理。 (四)开拓创新,深化“三农”金融服 务工作 加强对已出台“三农”制度的运 用,逐步规范和完善“三农”制度体系;完 善服务“三农”渠道建设。推进县域网点转 风险 加强“三农”对公客户的风险管理。加 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热点业务的风 险研究。履行信贷资金支付分级审核制 度,加强对信用企业资金流的监管,掌握 企业对外担保情况,认真核查、准确录入 相关信息,监督企业按真实用途使用信贷 资金,确保授信额度理论值真实合理,避 免企业挪用信贷资金,防止客户现金流链 条不畅诱发的到期贷款还款违约风险。追 加风险补偿,降低贷款风险;管控农户贷 款风险。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创新 多种风险补偿和转移机制,有效缓释贷款 风险。加强风险监测工作,落实“三农”贷 款贷后管理工作,做实三农对公客户贷后 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三农”贷款自律监 管工作。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及人员培训,夯 实三农金融部基础工作 抓好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依托系统 支持,加强对县域贷款的精细化管理,提 升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加强对“三农”和县域经营数据监测,调 整规范涉农贷款社会效益统计制度口径, 及时准确反映农行服务“三农”成果。加 强培训,增强业务开拓精神。加大对县域 客户经理的培训力度。加强宣传沟通,提 升社会形象。 1.马青,蒋录升.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 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基于铜仁 地区个案分析 .区域金融研究,2011(1) 2.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 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U1 城市发展研究,2010【4) 3.袁丽君.城镇化与金融支持}『1 经济研究导刊,201 0(36) 4.陈国莉.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问题研究【I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6(5)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