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初探
作者:杨锦逾 卢 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03期
[摘要]教育社会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一个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教育过程也已经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围,随着教育媒体的多样化,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教育对象的影响越来越大,使教育过程带有明显的社会化特征。 [关键词]社区 未成年人 教育功能
社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以往人们大都把社区环境看作提供吃、住、行、购、玩的相应地域,不太关心附着于它的对人们、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政治观念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因此,作为一名社会教育工作者更应注重对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环境,发挥其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寻找可行性途径与社会各方面达成共识,达成协调统一。
一、社区及其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正在探寻的新的教育形式,其功能性的探讨对于我们给予其适当的定位,理顺其在教育系统的地位和作用,以至寻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社区教育承担着以下四个功能。
1.政治功能。社区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宣传党和国家的、法令、培育社区未成年人的闲暇时间,满足未成年人的成长需求,从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法律法规等教育,维护社会的稳定健康的发展。
2.文化功能。无论是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还是居民之间的积极互动的人际环境,都是社区教育中用隐性课程的实施和加强来实现的。社区教育利用这些场所,对社区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教育等方面的辅导和讲座,极大地传播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社区文化,从而发挥应有的文化功能。
3.教育功能。社区未成年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育人,社区教育对于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文化水平和公德意识来实现的。社区教育通过对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区未成年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等,培养社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识。
4.服务功能。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主要是通过服务社区未成年人,落实社区未成年人的现实需要及将来需要,发挥辖区单位及青教组织的作用,切实为未成年人做实事,做好事,做成事,将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从而促进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来实现的。
二、当前,社区对未成年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综合素质不高。社区综合素质是社区居住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包括社区日常生活条件、日常生活管理、治安状况、流动人口情况、居民素质、社区氛围等,社区综合素质不高会影响未成年人正常的生活,对他们的个性产生消极影响,或者会进一步发展他们在家庭环境中已经形成的不良个性品质,甚至促使他们逐渐产生违法犯罪心理。
2.社区文化市场环境不良。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社区文化环境中,如果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经常充斥着暴力和色情内容,甚至经常通宵达旦营业,致使一些未成年人有家不归,终日痴迷于游戏中的惊险刺激和录像中的男欢女爱,久而久之,未成年人在不良文化的熏染下,沾染不良习性,降低学习兴趣,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乃至走入歧途。
3.社区中的人际交往不良。社区中的不良人际交往,特别是未成年人群体内的不良交往,不仅使错误的社会意识、不良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等得到强化,而且还可能形成地域性的不良群体或犯罪团伙。
4.社区教育工作不到位。社区不仅给人们提供一个居住、休闲和娱乐的环境,而且还承担着对社区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指导的重要任务。社区教育工作做得全面、细致,能够提高社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文明健康的环境。相反,则反之。
三、发挥社区教育功能的有效举措
1.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整合社区内的职能部门资源,建立一支能够长期开展工作的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队伍,配备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研究的专门人员,为未成年人做好智力支持和实际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加强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建立未成年人档案数据库,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动态,对出现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及时帮教,并提供矫治不良心理的机会,构建家庭、学校及社区相结合的教育体系,通过家长引导、学校教育和社区帮助,促使未成年人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深入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积极做好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3.利用阵地加强主题教育。一是注重发挥各类教育基地的作用。在两假、节假日和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社区未成年人到文化、教育等部门提供的就近活动场所,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党史和长征历史教育;二是充分发挥辖区内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接受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有效发挥社区内的宣传栏、黑板报等作用,在社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4.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未成年人社区活动。一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青少年学生文化品位:通过开展拥军优属、扶弱助残等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引导他们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通过义务劳动、志愿服务、道德评议等实践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通过素质拓展、生存自救等综合素质拓展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团队精神,磨练青少年意志,强化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二是通过专家授课、青春期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未成年人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引导未成年人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不迷恋网上游戏,不沉迷于网吧,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上网意识和网络文明行为。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不管社区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环境论为指导,在看到社区对未成年人教育作用强化的同时,也要看到社区未成年人能动地改造环境的作用也在强化;在承认社区环境对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影响和冲击加强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影响和改造社区环境的作用,使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发挥“生命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正良.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德育效应.宁波大学学报.
[2]邵连展.关于加强社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王富贵.正确认识德育教育中的“大气候”与“小环境”.济南大学学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叶金生.社区经济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5]黄利君.社区教育概论.沈阳出版社,1992.
[6]厉以宁.21世纪我国社区教育的路子如何走.社区教育.
[7]胡秀锦.论社区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成人教育,2002,(12).
[8]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2-26.
(作者单位:共青团武汉市汉阳区委员会;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