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55970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5.25
(21)申请号 201510991258.7(22)申请日 2015.12.19
(71)申请人颜良
地址2400 山东省文登市米山东路西3号
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72)发明人颜良 邢陆英(51)Int.Cl.
A61K 38/18(2006.01)A61K 9/06(2006.01)A61P 25/00(2006.01)A61P 21/00(2006.01)A61K 31/375(2006.01)A61K 31/7068(2006.01)A61K 31/707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及制备(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肌萎缩侧索病的药物及制备,其特征在于药物的重量份如下:阿魏化痞膏50份、抗坏血酸10份、胞二磷胆碱10份、三磷酸腺苷10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份。本发明中药的有益起效果是:化解气滞血凝,症瘕痞块、通络散结、抗氧化、活化筋和脉、营养神经、修复组织,恢复正常功能。疗效快、无毒副作用。
C N 1 0 5 5 9 7 0 8 6 ACN 105597086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治疗肌萎缩侧索病的药物及制备,其特征在于药物的重量份如下:阿魏化痞膏50份、抗坏血酸10份、胞二磷胆碱10份、三磷酸腺苷10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抗坏血酸、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分别加入结晶器进行结晶,合并结晶体,晶体尺寸一般控制在0.11~10Lm之间,再加入阿魏化痞膏混匀,喷洒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加蒸馏水按1∶0.5搅匀,即得乳膏100份。
2
CN 105597086 A
说 明 书
一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及制备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肌萎缩侧索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0002]背景技术众所周知,Charcot-Marie-Tooth病又被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它是一种…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ALS)和SMA一样都是运动神经元疾病(MND)。因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属中医”、“脉痿”、“筋痿。治疗常用激素治疗,其长期副作用大,对患者不利。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中药的有益起效果是:化解气滞血凝,症瘕痞块、通络散结、抗氧化、活化筋和脉、营养神经、修复组织,恢复正常功能。疗效快、无毒副作用。[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缓解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肌萎缩侧索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0005]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肌萎缩侧索病的药物及制备,其特征在于药物的重量份如下:阿魏化痞膏50份、抗坏血酸10份、胞二磷胆碱10份、三磷酸腺苷10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份。[0006]制备方法:以上药品采用国内药准字认证药业产品。先将抗坏血酸、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分别加入结晶器进行结晶,合并结晶体,晶体尺寸一般控制在0.11~10Lm之间,再加入阿魏化痞膏混匀,喷洒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加蒸馏水按1∶0.5搅匀,即得乳膏100份。
本发明允许在规定范围内添加辅料。[0007]本发明药物阿魏化痞膏:功能与主治:化痞消积。用于气滞血凝,症瘕痞块,脘腹疼痛,胸胁胀满。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使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8O6,分子量为176.1。天然存在的抗坏血酸又L型和D型2种,后者无生物活性。维生素C呈无色无臭的片状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脂溶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神经营养药物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20-40m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内具有能促进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的多肽。具有强烈的血管生成作用。在体外,能刺激细胞增殖、迁移,诱导纤溶酶原激活物及胶原酶活性,是与肝素有高亲和力的细胞促原。以上药物配伍、相得益彰。
[0008]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原则,水煎服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总有效率在96.7%,治愈率83.8%,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10]临床疗效总结:[0012]一、一般资料: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62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37例,
3
CN 105597086 A
说 明 书
2/2页
年龄在51~72岁,平均59岁。疗效频佳。[0013]二、诊断标准:根据中年以后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病程,以肌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伴腱反射亢进、病理征等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为主要表现,无感觉障碍,有典型神经源性改变肌电图,通常可临床诊断。[0014]三、服药方法:每次1份,每日2次内服。[0015]四、疗效判断标准[0016]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0017]好转:临床症状减轻。[0018]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0020]五、治疗效果:本发明多年来在临床应用,治疗58例患者,治愈52例83.8%,好转9例,为12.9%;无效1例。总有效率在96.7%,治愈率83.8%。
六、典型病例1、高XX,男,47岁,2012年9月就诊。主诉一周前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吞咽困难。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3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2、于XX,女,51岁,2013年6月就诊,主诉感到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医技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符合该病。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3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3、张X,男,61岁,2014年7月就诊。主诉2天前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渐渐进展腿部肌肉萎缩。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2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