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围绕“作业焦虑”的讨论专家解读

围绕“作业焦虑”的讨论专家解读

来源:刀刀网
主任新三十六计BANZHURENXINSANSHILIUJI想,布置作业就要讲究“统筹合理,通盘考虑”,即要根据每天的学习量,从科目、主副科、口头、手写等各个方面全面衡量。这就体现了班主任的重要作用,各科目、各项作业所用时间、各项类别的合理分配,让学生感受到既丰富又轻松,而不是厌烦乏味。

2.高效。各位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起到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作用,而不是布置一些做重复练习的无意义作业。这就要体现在作业布置的“精、巧、易”上。我特别反对布置那些写十遍或二十遍的作业,因为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写第一遍的时候很认真,一遍写不好,就想着第二遍写好,超过三遍就觉得无所谓了。因此,我们应该精心筛选具有代表性、概括性、典型性的作业。如数学可以布置做典型题,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语文以小练笔、阅读和日记为主,能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不建议以一张卷的形式作为作业,想一想学生每天都要做各种测试卷,每张卷上的知识点重复不说,而且综合性极强,认真答很累,不认真又没效果。再有我也不建议布置那种学生自己做不了的、必须有家长帮助才能做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3.规范与变化。布置作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特点,现在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一二年级不准布置书面作业,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学生8周岁以前视力还没有完全长成,这个时候如果长时间握笔写字就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视力。为此,我们应该布置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作业,如读、讲、说等口头作业,或者是拼、摆、画比较适合身心成长规律的习惯养成作业;而高年级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多布置一些调研预习、准备材料等实践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面对学生的

“作业焦虑”,20黑龙江教育

·小学2019.5教师一定要改变自我,注意科学有效地引导,让学生由被动作业逐渐转化成为主动作业,达到自动作业的效果。

王艳丽(哈尔滨市前进小学):

有读书学习,就必然有作业练

习。本着为学生减负的目的,

学校规定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是应该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关键时期。

如何科学地布置作业,做到“少而精”,结合担任低年级班主任的经验,

我认为应该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来入手。

比如给学生布置“说”的作业,向父母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一背教师要求背诵的内容,这种作业形式可以培养小学生文明准确地进行人际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给学生布置“读”的作业,帮助低年级学生选择一些童话、寓言、儿歌或浅显的古诗进行阅读,能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思维力、创造力;给学生设置交流类的作业,

学生会想办法查阅资料,翻阅课外书、上网或者是请教家长。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找到了学习知识的途径,在课上交流时,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总之,作业形式不呆板,内容多样化,重在“设计”不在“布置”才能达到布置作业的预期目的。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家长在辅导、参与孩子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去了解孩子。

只要父母辅导得当,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有益的。教师可以帮助家长找到正确的参与方式。比如阅读作业,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而不是把兴趣集中在上网、

玩手机上。比如可以亲子共读,读完之后,针对内容相互讨论。慢慢地,

孩子会愿意阅读,并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大,阅读的速度也会提高,

产生成就感。编辑∕徐蕊

专家解读

郭德凤(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在今年“”上,有代表提出“作业焦虑”这个问题,一时间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为什么今天的家庭作业成为很多家长的梦魇?是学校在推卸责任,还是家长过度焦虑?

显然都不是。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就教师而言,涉及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对家庭作业的认识与理解,即教师的“作业观”。就家长而言,造成“作业焦虑”也是源于家长的“作业观”。

我们知道观念决定行为,行为是观念的体现。一个人怎么看待事物,就会怎么对待事物。《辞海》中对观念的解释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通常指思想,

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的概括的形象。所以“,

作业观”影响着对待作业的态度和行为。国内学者张继洲认为:“作业观反映对作业性质和活动方式的认识。”因此,若要消除“作业焦虑”,就需要教师和家长要正确看待家庭作业的价

主任新三十六计BANZHURENXINSANSHILIUJI值与意义。

如何指导家长辅导如何科学设计和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基本功。怎样看待家庭作达成一致意见,各方都是在自己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结论。

从我国教育教学实践看,家庭作业的功效体现在:业及如何科学设计和布置家庭作业,

我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了个人理解,供班主任参考。

现代家庭作业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此界定“: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后的练习、

作业或实习是上课的延续,通过各种类型的课外作业,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更加巩固与完善。”

从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教育类工具书中对家庭作业的定义来看,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实践影响深远的是凯洛夫的家庭作业观,即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具有以作业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完善化的使命”。在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十几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已经实施了近十年的今天,人们的家庭作业观还依然如故,可见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实践影响巨大。

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夸美纽斯阐述家庭作业最早的设计目标有三个:帮助孩子记忆,将学习能力迁移到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

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作业是从根本上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的使命。”这也是我们当前家庭作业的传统目的。

家庭作业的作用有哪些

以哈里斯·库帕为代表的美国学者认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懂得学习是没有地点的。此外,能培养性和责任心,具有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

而艾尔菲·科恩在《家庭作业的迷失》中对家庭作业的负面作用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家庭作业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加重父母的负担;造成学生的压力;增加家庭冲突;使学生有较少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对学习兴趣降低。艾尔菲·科恩先生用大量的调查研究来支撑他的论题: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显示家庭作业和思考之间有一丁点儿的关系。对于家庭作业的作用,各国专家并未

一是对教学内容的延续巩固提高性;

二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性。就是说,它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使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能够较系统地理解、掌握、运用知识体系而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的练习,

是教师用来检查、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在作业的针对性方面,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只面对全体学生,

考虑的是要练习、巩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现状,往往与因材施教相背离。

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

国内学者宋秋前在《有效作业实施策略》一调了教师“作业观”的重要意义。这对教师设计和布置作业具有特别的指导意义,正确作业观的确立,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一般包括:作业的目标与功能观

改变以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单维作业目标和功能观,清楚学生的作业过程即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努力实现从以知识为本位的单维作业目标功能观向以发展为本位的目标功能的转移。

差异作业观

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精心设计具有差异性和选择性的作业,

在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和难度上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实施难易适度的个性化差异作业,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作业中取得成功。

创新学习作业观

在作业设计和布置时注重作业内容、

过程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生成性、过程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生主体观

学生是作业的主体,明确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应体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作业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从而实现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只有确立正确的作业观,掌握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才能科学设计和布置家庭作业。

国内学者乔虹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家庭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值得大家借签:

黑龙江教育

·小学2019.521“主任新三十六计BANZHURENXINSANSHILIUJI生活化的作业内容

基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教师应当将课程的触角延伸至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生活为载体,在生活中渗透课程学习的各个方面,

这样才更有利于课程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小学“生态课程作业”设计,也就是说,作业设计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将作业、课程和环境三者融为一体。生态课程作业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想象、自信心、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兴趣、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层次化作业主题

新课程标准自实施以来,

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必须从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出发,设计具有一定针对性、层次性的家庭作业,在主题内容方面设置台阶、放缓坡度、由易到难、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实施过程中遵循学生自主选择的原则,杜绝等级在无形中越拉越大,造成群体歧视和学生自尊心伤害的现象发生。

多样化作业形式

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在文本型作业的基础上,加入实践型作业,在“减量不减质”的前提下,使学生“事半功倍”地完成作业,并能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实践型作业或行为类作业就是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作业形式。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要求反映到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来,

就是要赋予作业以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作业体现出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合理化作业总量

各学校校长是控制作业量的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是控制作业量的直接责任人,班主任、科任教师是作业量的具体责任人。学校要组织年级组、学科组,积极探索和创新有效方式,

统筹管理,22黑龙江教育

·小学2019.5做好各学科每日作业量的平衡工作。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要按学科确定作业时长,避免出现作业量超标现象。要积极探索多学科合作编制作业,并建立相应的管理责任体系,明确作业研发、审核、总量控制等环节的责任人。九年级学生作业量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适度开放,但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长不允许超过2小时。

家庭作业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连接了学生课上和课后的学习,对学生的各方面成长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到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及智力发展程度,从而改善自身的教学。从家长方面来看,有效的家庭作业可以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同时也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交流,

促进亲子关系。从学生方面来看,通过完成家庭作业,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与成长。因此,

要帮助家长和学生提高对作业价值的理解,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业目标,使学生的作业态度由被动的

“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要教给学生合适的、完成作业所需要的自我调节策略和学习方法,加强对作业的反馈,促进学生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监控、反思和自我矫正,形成自我监控的学习习惯,

从而加强作业时间的计划和管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为学生提供有关作业的各种帮助和辅助性资料,搞好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作业环境。

最后,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科学设计和有效布置好家庭作业。同时,

还要清晰地向家长说明作业的价值是巩固知识、

发现问题、强化实践、增长能力、开发智力、促进成长。引导家长调整认知,改变家长的“作业观”,将完成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当成孩子成长的一次机会,明确对作业过程的关注就是对孩子成长的关注。这样做才有可能消除家长的“作业焦虑”。

本刊将于近期探讨以下问题:1.课间安全问题。

2.新班任情绪焦虑如何缓解。栏目投稿邮箱:BZR_36@163.com

编辑∕徐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