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g55 ̄考试周刊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吕广迎 王小焕 (河南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本文从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探究 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出发。提出该如何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提 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的大学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大学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 近年来,社会上逐渐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论调。笔者曾 询问过很多大学毕业生:在美好的大学四年时光里,你学到了 什么?你认为和高中的你相比有什么变化?答案可以想象到, 最多的答案是他们经历了很多考试,拿到了一个毕业证,或者 是收获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有的甚至说,水平比高中倒退了。 这无疑更助长了“读书无用论”的论调。试问,这是为什么?是 我们的大学教育出了问题?是我们的老师没用心教学生?和国 外的大学相比,我们的教学模式确实存在问题。举个例子,回 顾上世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得主,你会发现:有华人获得,但 我国本土的一个没有。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勤奋,是因为我们在 大学时代把创新意识给抹杀了。这就造成了我们各个方面的 落后,比如军事、医学等科技创新方面。下面我们分析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与应用的脱节。大学老师上课大多是照本宣科,没 有太多的实际应用举例,忽略了学生主体。这就造成了学生厌 学,只是为了考试过关,临阵突击一下,考完了什么都忘了。遇 到实际问题时,不能提炼成数学问题。只懂得表面上的意思, 对于建立模型、分析数据则一窍不通。举个例子,在学习概率 的时候。对老师课上讲过的例题,学生能做出来。而对现实中 的经济案例束手无策。 2.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很多学生把数学当英语来学,认 为记住公式,见了类似的题目套用公式就可以了。正是因为这 种理解.学生的创新才被抹杀了。若对事物了解不够,何谈创 新?理解不了最基础的东西,创新便成了幻想。 3.学生在课堂上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比较多。老师在上 面讲,学生在下面刷微博、微信、QQ聊天。看着老师写了一黑 板,要擦掉时,忙用手机拍下来。 探究式教学(Inquiry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 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 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独 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其教 学过程一般分为: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开放课堂,发 掘自主探究潜能;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课堂上合作探 究,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自主学 习。一般教师认为此教学模式只适合于高中生。以笔者在美国 学习一年的经验来看,美国大学教师更喜欢应用这个模式。下 面笔者根据在美国学习的经验和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解. 提出以下建议。 60 1.教与学的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 体。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让学生只是坐在 那里听。美国大学教授上课的时候,经常提问题,临时布置 家庭作业.看谁走神了就让谁下次讲布置的家庭作业。这样 既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又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往往是不 经意间的提问,更能让人产生灵感。学生在准备讲家庭作 业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不仅如 此,这样做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这正是探究式 教学模式所提倡的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2.教学与实际的结合。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讲述和 锻炼必要的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怎么样把这些理论知识 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不但要熟练掌握 基础知识,还要能找到实际的案例。其实实际的例子非常多, 比如在讲概率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入经济学中的案例。在讲高 数的时候,可以引入工业数学中的案例。教师在给出例子后. 让学生亲自解决并给予适当点拨。这体现了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的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3.教学基础知识的提高和学生的提问。教师在讲授基础 知识时,应先说明这类基础知识是为什么产生的,结合数学 史,给出当时提出基础知识的数学家的想法。只有理解了最基 本的东西,才能有所创新。一定要让学生提问,问其所疑问和 不懂之处。只有问了,教师才能清楚自己是不是讲清楚了。而 如今,我们的课堂是两边天,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干学生的。如 此这样,老师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一定要坚持开放课 堂,让学生随时可以提问。这正符合了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开 放课堂,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潜能。 4.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大学教师都非常认真,认认真真备 课、教课、批改作业,但忘记了一点,教学评估。这里的教学评 估,不需要学生打分,不需要其他部门介入,而是教师自己给 自己评估及学生通过作业反馈。美国大学的老师通常不会整 本书的给你讲完,而是跨越性地讲,留下来一部分让学生自己 看,通过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分中,家庭作 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 学有所成。探究式教学不止适合高中生,更适合大学生.但愿 我们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玛丽埃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 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2). [2]李霞,乔海英.大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J].河北广 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 [3]杨青.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移入式教学策略探究[J].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