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案设计
——“自主学习”模式构建(教案)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班级 三一班 教师 蒋德坤 时间 4月24日 (不进位) 学习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算法。 目标 2、能正确笔算。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算理算法。 笔算方法 教后反思 一、导入新课。 老师想买1套《科幻故事》有12本,每本24元,大家能帮老师算算买 一 一套需要多少钱吗? 二、自主学习情况反馈。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还1、学生汇报:(1)通过理解或掌握了那些知识? 不具备较强(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那些问题? 的自学能力,但多数(3)自学效果如何?自学后我的新问题是什么? 学生通过自 2、教师将汇报情况进行整理、有序板书。 学能解答,喜欢尝三、课中质疑、解疑。 试,探究。 预见性问题及措施、策略设计: (一)问题一:怎样计算?转化成所学知识解答。 对于列竖式1、 可以先算买2本要多少钱?再算买10本要多少钱?最后把两次的结果和 计算,学生 自学后是照起来就是买12本的总价钱。(也为笔算打下基础) 葫芦画瓢,(二)问题二:列竖式计算,说不清算理。 对于十位上1、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算法,怎么计算? 的1,根本不理解是一个2、指名汇报。 十,乘24得教师引导:(1)先用( )去乘24,得( ),乘得的数与( )位对齐。 240,是因为(2)再用( )去乘24,得( ),乘得的数与( )位对齐,个位上的0不写。 个位的0不写。 (3)再把( )次乘得的结果合起来。 (三)问题三:十位上的1乘24得240,误解成1乘24得24 . 强调十位上是1个十是10,10乘24得240,列竖式时240的0在个位不写, 只把数字与十位对齐就行。
(四)问题四:少数学生会把两次乘得的积相乘起来,针对这一问题,加强 算理算法很复杂,文字训练,及时引导,不会再错。 叙述太多,四、展示归纳,阶段小结。 学生难以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 述清楚,但只要知道怎每一位,乘得的积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 样去计算,一位,乘得的数与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合起 在教学中没有过多要求来。 学生述说,主要是让其五、过关检测: 知其然知其1、口算 所以然。 26×6= 10×23= ×100= 67×29≈ 18×29≈ 90×10= 50×2= 50×200= 50×400= 52×78≈ 2、笔算。 过关检测力求人人过11×25= 34×21= 22×23= 关、前后知23×13= 33×31= 43×12= 识照应、学以致用。 2、一筒羽毛球有12个,买14筒,一共有多少个? 六、总结评价、评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学习了那些知识?在哪些方面还需努力? 七、知识链接。 甲数是32.乙数是甲数的2倍,甲、乙两数的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