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检查井工程
一、检查井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本工程检查井分为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本工程检查井数量较多,在进行施工时将根据管道施工进度,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机械进行施工,确保其按时完成,下面将简要介绍其施工方法: 一、检查井施工
1.准备工作
(1)清理基础表面,复核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机制普通粘土砖,并将砖湿润,但浇水应适量,否则会使墙面不清洁,灰缝不平整。
(3)准备砂浆,按照设计给定的砂浆配合比上料、拌制,控制好拌制时间,使砂浆拌合均匀,做到随拌随用。 2.检查井砌筑技术要点
(1)在已安装完毕的排水管的检查井位置处,放出检查井中心位置线,按检查井尺寸摆出井壁砖墙位置。
(2)在检查井基础面上,先铺砂浆后再砌砖,一般采用一丁一顺或二丁一顺砌筑。每层砖上下皮竖灰缝应错开。随砌筑随检查尺寸。 (3)井内踏步,应随砌随安随座浆,其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踩踏。混凝土检查井井壁的踏步在预制或现浇时安装。
(4)排水管管口伸入井室30mm,当管径大于300mm时,管顶应砌砖圈加固,以减少管顶压力,当管径大于或等于1000mm时,拱圈高应为250mm;当管径小于1000mm时,拱圈高应为125mm。
(5)排水检查井内的流槽,应在井壁砌到管顶时进行砌筑。污水检查井流槽的高度与管顶齐平;雨水检查井流槽的高度为管径的1/2。当采用砖砌时,表面应用1:2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接顺。
(6)砌筑检查井的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口 宜用低标号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3. 抹面、勾缝技术要求
砌筑检查井、井室和雨水口的内壁应用原浆勾缝,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用砂浆搓缝应严密。其抹面、勾缝、座浆、抹三角灰等均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勾缝用水泥砂浆的砂子应过筛。 抹面要求:
当无地下水时,污水井内壁抹面高度抹至工作顶板底;雨水井抹至底槽顶以上200mm。其余部分用1:2水泥砂浆勾缝。
当有地下水时,井外壁抹面,其高度抹至地下水位以上500mm。 抹面厚度20mm。抹面时用水泥板搓平,待水泥砂浆初凝后及时抹光、养护。
勾缝一般采用平缝,要求勾缝砂浆塞入灰缝中,应压实拉平深浅一致,横竖缝交接处应平整。 4、井盖的安装
检查井、井室及雨水口砌筑安装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
安装时砖墙顶面应用水冲刷干净,并铺砂浆。按设计高程找平,井口安装就位后,井口四周用1:2水泥砂浆嵌牢,井口四周围成45°
三角。安装井口时,核正标高后,井口周围用C20细石混凝土圬牢。 5、检查井及井室允许偏差 检查井及井室允许偏差见下表。
检查井及井室允许偏差 项 目 井身尺寸 井盖与路面高程差 井底高程 注:表中D为管内径(mm) 6. 雨水口砌筑
雨水口一般采用三顺一丁或一顺一丁的砌法砌筑,如下图所示。砌筑时在基础面上放线,摆砖铺灰后砌筑,其中底皮与顶皮砖均应采用丁砖砌筑。
雨水口墙体砌法
(a)三顺一丁;(b)一顺一丁
长、宽 直径 非路面 路面 D<1000 D>1000 允许偏差(mm) ±20 ±20 20 5 ±10 ±15 雨水口砌筑应做到墙面平直,边角整齐,宽度一致。砌筑时应随时用角尺和挂线板
检查四面墙体是否成直角,墙面是否平整垂直,砂浆厚度是否均匀,若不符合要求应随时纠正。
7、检查井、井室及雨水口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1)雨天禁止进行检查井施工。砌筑完成的检查井为防止漂管,必要时可在井室底部预留进水孔,但还土前必须砌堵严实。 (2)冬期砌井应有复盖等防寒措施,并应在两端管头加设风档。 (3)检查井、井室或雨水口的周围回填土前应检查下列各项,并应符合要求:
1)井壁的勾缝抹面和防渗层应符合质量要求。 2)井盖的高程应在±5mm以内。 3)井壁同管道连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 8、检查井土方回填
检查井砌筑完成后,经过隐蔽验收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土方必须分层进行回填,分层厚度一般不宜大于30cm,回填采取分层回填分层夯实的方式进行。夯实采用石夯或打夯机进行夯实,不得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以免损坏检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