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分层办法:
1)由班主任对全班学生按照综合能力排名,选出10名组长(1至10名); 2)由每组组长从11至30名中选出2名副组长; 3)由每组2名副组长共同从31至40名中选出成员1; 4)由每组成员1从41名至50名中选出成员2;
5)班级剩余学生自己选择组别,不记入所选组的考核中。 职 责:
1)组长负责监督副组长的学习、纪律、活动,指导副组长学习; 2)副组长负责监督2名成员的学习、纪律、活动,指导2名成员学习; 3)2名成员必须听从组长、副组长的指导。 座位安排:
1)每组的组长、副组长3人坐一起,教室一排摆9张桌子(一排3组);
2)每组的成员1、2两人坐一起。 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提问、练习可以以小组合作讨论、竞争回答形式进行,实行分组竞答、分层练习。
2、课外作业以小组形式进行批改、点评,组长负责副组长、副组长负责成员;课外作业以分层形式进行练习,特别每日一练,按照组长、副组长、成员顺序布置拔高题、基础题、容易题。 四、课外活动中的应用
课外活动可以以小组形式组织。 五、对教师的要求
1、备课要求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要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在进行分层备课时尽可能处理好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
2、练习要求
分层练习是“分组教学、分层练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和布置作业时要有一定的梯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传授要求
按照分层备课的教案进行实施,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辅导要求
学生训练时,教师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C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讲座等,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C层次的同学,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5、评价要求
评价分层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C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A、B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