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4#烧结机环境除尘灰改变配加方式生产实践

4#烧结机环境除尘灰改变配加方式生产实践

来源:刀刀网
4#烧结机环境除尘灰改变配加方式生产实践 赵思强王杰 (炼铁厂) 摘要:炼铁厂4 烧结机105m 环境除尘器除尘灰由直接排放改为间接排放配加方式,除尘灰实现连续 稳定配加,料层透气性得到改善,利于看火操作,提高烧结矿指标,达到提产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除尘灰放灰方式 固体燃料消耗利用系数透气性 1前言 测值,此次研究利用罐车运输检斤,确定每天除尘 灰准确数量,作为计算配比和配加时间的依据。 (3) 根据每天除尘灰排放量初步计算除尘 灰在配料的配比(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配比做小 幅度调整),保证除尘灰稳定连续配加。 炼铁厂4 烧结机环境除尘器为105m2电除尘 器,处理4 机除机头、机尾外的环境扬尘,灰尘量 较大。由于除尘灰具有一定品位,所以经除尘器收 集之后重新参加烧结,如此长期循环。目前,除尘 灰的排放采用由刮板直接排放到返矿皮带的方 式,和4 机自身返矿一起进入一混。因灰尘量较 大,为避免电场接地,每天集中排放两次,分别为 9:O0—12:O0和19:O0—22:O0共6个小时。集中放 (4) 在环境除尘灰稳定配加时确定适宜的 混合料水分以及配碳量,稳定操作。 4实施过程及效果分析 灰导致混合料打水和配碳量波动,同时因其粒度 极细,影响料层透气性,不利于看火操作,对4 机 本次试验从3月7日开始,到3月14日结 束,共进行8天。具体过程如下: 4.1放灰方式 烧矿的产质量影响较大,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也不 太理想。2007年利用系数完成1.242t/h.m ,固体燃 料消耗67.504kg/t,转鼓指数82.051%,品位稳定率 84.8o3%,碱度稳定率83.060%,≤10mm粒度 19% 因灰量较大,3个灰斗同时排放会溢出刮板或 压链子,所以2个灰斗同时排放。为避免向配料6 斗吹送困难(因一电场即1 、2 斗的灰颗粒最大, 三电场即5 、 斗颗粒最小),同时使两条刮板同 时工作,放灰时交错开启灰斗,即1 、6 斗,2 、5 斗,3 、4 斗。 4.2放灰时间及灰量 2问题的提出 因环境除尘灰集中排放使操作产生波动,影 响烧结过程从而影响烧结矿的产质量,所以决定 改变除尘灰的排放方式,消除不利影响。 3研究内容及具体思路 从打开罐车顶盖开始,到吹送结束再回到放 灰地点,一个循环约50分钟。其中往罐车内放灰 约3O分钟,吹送约9分钟,开关顶盖约5分钟,路 程和倒车约5分钟。从8:oo开始,到l4:45左右 能将灰斗放空(先放空的4个灰斗重复放灰一次, 4 机环境除尘灰目前直接排放,将其改为间 接排放配加。即取消直接排放到返矿皮带的方式, 将除尘灰运到配料熔剂仓,参加配料,保证除尘灰 连续稳定配加。 扣除中午休息时问)。小夜班和大夜班不再往皮带 上放灰,到第二天8:00,未出现电场接地。 灰量为5-6车,每车约10吨,共50—60吨,即 (1)根据目前现场条件,在4 机环境除尘刮 板前部箱体下加一卸灰溜嘴,灰尘通过刮板由溜 嘴直接卸到罐车,通过罐车运送并喷吹到配料 熔剂仓。 环境除尘两个班产生灰量约50—60吨。 4.3除尘灰使用情况 灰尘运到4 机配料6 斗,采用手动控制,3月 7日一1 1日控制在l5或2O转,折合配比1.5%- 2.5%,每天连续配加时间约l5小时,即10:30开 (2) 由于除尘灰此前无计量,排放量只有估 .32. 北方钒钛 2009年第3期 启6 斗,第二天2:0o停用,不能实现24小时连续 配加。3月13—14日,共卸灰105吨,配加时手动控 由于2月25、26、27日4 机检修时,漏风得到 治理,漏风率降低,所以选择2月28日一3月6日 制在7转,折合配比1.1%,从13日10:15开始连 作为基准期,3月7日一14 El作为试验期,用基准 期放灰期间的数据与试验期数据进行对比。 (1) 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前后操作参数对 比,见表1。 续配加到16日15:10结束约77小时。根据每天 除尘灰量及上料量,配加时手动控制在8转,折合 配比1.2%,生产满足24小时连续配加。 4.4效果分析 表1 4 机操作参数对比 由表l数据看出,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后,由 于混合料粒度组成发生变化料层透气性增强,风 (2) 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前后产量指标对 比,见表2。 箱负压有所降低,烟道废气温度升高。 表2 4 机烧矿产量指标对比 由表2数据看出,试验期间虽然上料量降低 (在中合料组成不变的前提下,中合料配比由2月 水分和配煤相对稳定,利于看火操作,所以在料层 厚度不变的前提下,机速和利用系数均有所提高。 (3) 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前后质量指标对 比,见表3。 28日一3月6日的13%降为3月7日一14日的 8.5%。中合料配比降低,导致料层透气性变差,上 料量减小),但因改变了除尘灰配加方式,混合料 一33— 由表3数据看出,由于除尘灰稳定连续配加, 生产稳定,试验期间,烧结矿产量提高,固体燃料 消耗降低2.179kg/t,转鼓指数等强度指标、两率指 标较基准期有所提高。 由上述结论可以看出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混 合料层透气性改善,风箱负压有所降低,烟道废气 温度升高,机速和利用系数均有所提高。 5工艺技术改进要点 针对除尘灰改变配加方式的工艺需要,制定 出相应工艺制度: (1)正常生产时除尘灰量基本稳定,配料岗 位对除尘灰每两小时跑盘一次,并有详细的跑盘 记录,保证除尘灰配加量准确, (2)稳定混料岗位打水操作,每半小时测定 一次二混出口水分,纳入混料工日常考核,保证混 合料水分稳定。 (3)每次变料之后,工段与技术科共同制定 合适的混合料水分中值,满足生产要求。 (4) 看火工对燃料配比的调整频次,要 求每班调整≤3次,并对调整过程及原因有记录, 并存档到工段。 6经济效益计算 效益一: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混合料透气性 改善,烧结机利用系数提高O.O16t/h.m ,烧结矿产 量提高,降低加工费: 公式=产量提高数X吨矿加工费 =0.Ol6×24×l5O×365×81.204/100 ̄107.82 =184.07万元 0.016_一利用系数提高数,t/h.m 24——每天小时数,h 15 4 烧结机有效烧结面积,rn 365——每年天数,天 ..34.. 81.204 机O8年日历作业率,% 107.82——吨矿加工费,元,吨 效益二: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烧结矿产量提 高,消耗降低,固体燃料消耗降低2.179kg/t: 公式=固体燃耗降低数×烧结矿产量×燃料价 格 =2.179/1000 ̄108 ̄656.22 =192.76万元 2.179——固体燃料消耗降低数,kg/t lO8——4 烧结机O8年产量,万吨 656.22 8年煤焦价格,元/吨 合计效益=184.07+192.70=376.77万元 7遗留问题 (1)试验期间通过监测放灰时间,认为刮板 运行速度是导致卸灰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2) 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后,混合料透气性 得到改善,现场操作需要加强对烧结终点的控制, 降低低温还原粉化率。 8结论 (1)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后,混合料透气性 得到改善,烟道负压降低、废气温度升高。其中烧 结段和冷却段负压分别降低0.3kPa和0.1kPa,废 气温度分别升高4℃和12cC。 (2)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后,不仅使工艺状 况得到改善,同时因混合料水分和配煤相对稳定, 对提高4 机产量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利用系数提 高0.O16t/h.m 。 (3) 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后,混合料透气性 改善,烧结矿产量提高,消耗降低。 (4) 改变除尘灰配加方式后,原料条件稳 定,烧结矿两率指标及强度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 度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