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问:以上三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列出关系式,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1)函数解析式均为整式(这表明这种函数与一次函数有共同的特征)。(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这与一次函数不同)。 (三)讲解新课
以上函数不同于我们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我们就把这种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2
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bx+c (a≠0,a, b, c为常数)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巩固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1、强调“形如”,即由形来定义函数名称。二次函数即y 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关于的x代数式一定要是整式)。
2
2、在 y=ax+bx+c 中自变量是x ,它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值。(如例1中要求r>0) 3、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0 ?
2
(若a=0,ax+bx+c就不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了)
2
4、在例3中,二次函数y=100x+200x+100中, a=100, b=200, c=100. 5、b和c是否可以为零?
由例1可知,b和c均可为零.
2
若b=0,则y=ax+c;
2
若c=0,则y=ax+bx;
2
若b=c=0,则y=ax.
2
注明:以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而y=ax+bx+c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这里强调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征,为接下来的判断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若是二次函数,指出a、b、c. (1)y=3(x-1)²+1 (2)
(3)s=3-2t² (4)y=(x+3)²- x² (5) s=10πr² (6) y=2²+2x
422
(8)y=x+2x+1(可指出y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理论学习完二次函数的概念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什么样的函数是二次函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四)巩固练习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和是10cm。
(1)当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为4.5cm时,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
(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cm,其中一条直角边为xcm,求S关 于x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此题由具体数据逐步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23
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xcm,它的表面积为Scm,体积为Vcm。 (1)分别写出S与x,V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子; (2)这两个函数中,那个是x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列出函数关系式,也很容易分辨出哪个是二次函数。通过简单题目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
3.设圆柱的高为h(cm)是常量,底面半径为rcm,底面周长为Ccm,圆柱的体积为Vcm (1)分别写出C关于r;V关于r的函数关系式; (2)两个函数中,都是二次函数吗?
【设计意图】此题要求学生熟记圆柱体积和底面周长公式,在这儿相当于做了一次复习,并与今天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2
4. 篱笆墙长30m,靠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坛,写出花坛面积y(m)与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此题较前面几题稍微复杂些,旨在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 (五)拓展延伸
2
1. 已知二次函数y=ax+bx+c,当 x=0时,y=0;x=1时,y=2;x= -1时,y=1.求a、b、c,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设计意图】在此稍微渗透简单的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做个铺垫。
2.确定下列函数中k的值
k^2-3k+2
(1)如果函数y= x +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k^2-3k+2
(2)如果函数y=(k-3)x+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设计意图】此题着重复习二次函数的特征: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次,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
(六) 小结思考: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小结的良好习惯,将知识进行整理并系统化。而且由此可了解到学生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
(七) 作业布置: 必做题:
1. 正方形的边长为4,如果边长增加x,则面积增加y,求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
2. 在长20cm,宽15cm的矩形木板的四角上各锯掉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写出余
2
下木板的面积y(cm)与正方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选做题:
1.已知函数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22
2.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二次函数y=x和y=-x图象
【设计意图】作业中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实施分层教学,体现新课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补充第4题,旨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二次函数图象的兴趣。
五、教学设计思考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贯穿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突出一个特色——充分鼓励表扬的特色 渗透一个意识——应用数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