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版权
CHuAnBO Yu BAnQuAn
2018年第1期 总第56期
CTeX中文科技书稿的编辑加工、校对问题探究
郭红建 孔庆勇 项赟飚
[摘 要] CTeX是一种中文排版软件,常用于学位论文的写作以及期刊社中。但随着CTeX排版技术的发展及其本身方便快捷的特点,也越来越多地用于科技图书的排版。自然就产生了该类书稿的编辑加工、校对问题。系统总结CTeX中文科技书稿的编辑加工、校对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抛砖引玉,使编辑、校对人员更好地做好出版编辑工作。[关键词] CTeX;方正软件;预处理[作 者] 郭红建,副编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孔庆勇,副编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项赟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编辑。CTeX是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中文LaTeX系统,而LaTeX是一种基于TeX排版系统并由此发展起来的文字排版系统。LaTeX排版质量很高,它能对版面尺寸进行严格的控制,比如对字距、词距、行距和段距等字符间距松紧进行合适的把握;对数学公式进行精确细致的设计,以及对表格和插图进行灵活的处理,等等。现在国内很多杂志接受LaTeX稿件,如《中国物理报》《应用数学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并且一些出版社也接受LaTeX稿件,特别是科技类图书出版社。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作者、读者审美要求的提高,CTeX排版正在成为科技类图书出版社的一个核心竞争力。这里我们首先给出CTeX和方正软件排出的校样效果,如图1所示。理,方正软件默认的非常小,不得不进行适当的放大。实际上,CTeX排版系统还有其他优点。(1)格式自动统一处理,版式文件和文稿内容可以分离,便于版式统一;(2)数学公式精美,特别是角标的处理,可以全书统一修改,而不必像方正排版软件那么麻烦,必须一个一个修改;(3)通用性强,不必像方正排版软件要从Word转换,常常丢失大量的数学符号,或者由于Word版本的不同公式转换不了,CTeX只需修改版式命令,或者添加缺少的宏包;(4)作者写作方便,可以随意添加注释。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科技类出版社接收到越来越多的CTeX稿件。这样,CTeX稿件的编辑加工、校对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拟对这类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一些问题在方正排版中是碰不到的,所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编辑加工工作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一、编辑预处理问题
CTeX稿件不同于Word文件。Word文件是所见即所得的,而CTeX文件必须经过编译转换成其他格式的文件才能看见,否则其源文件除中文和英文外都是一些命令,(a)CTeX排版校样不利于阅读。当然,我们编辑所面对的是纸质书稿。即使这样,CTeX稿件的很多处理还是不同于Word稿件。 首先,编辑要了解作者使用的CTeX软件版本,为排版员改写命令做好准备。CTeX目前最新的版本是v2.9.2.1。虽然CTeX软件兼容性比较好,但出版社要求得相对严格些。比如,常常使用一些CTeX系统中没有的字体,但现在的版本很容易实现方正字体的安装和引用;又如,表格中要求使用双线、墙线等,这些都需要重新定义。然后,要了解一下源文件。和Word稿件不同,编辑处理的是经过编译后的文件。这里主要了解稿件标题、序号等的定义,为具体编辑加工做好准备。这就要求编(b)方正排版校样图1由图1可以看出,在字符、字距等的处理上,CTeX版面效果优于方正排版。特别是对下下标或上上标的处- 24 -
辑掌握一些具体的CTeX基础知识。二、编辑加工问题
做好了预处理准备工作,就可以着手编辑加工了。由图2可以看出,CTeX版面整洁,视觉效果好。但对于出版社来说,这只是表面现象。前文已经说过,CTeX排版很方便,它有很多既定的模板,可以方便作者写作。 图2图2是数学稿件的样张。这种版式是英文图书或杂志常用的。由于CTeX起源于TeX,而TeX最初是针对英文排版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带有这种痕迹。但作者是不在乎采用哪种版式的。很明显,图2中每段都采用了顶格排,这不符合中文图书的出版规范,需要改成前空两格排。在编辑中,这就要求编辑时刻都要注意细节。其实,在作者送交的Word稿件中也偶尔碰到这种情形。对于这种情况,编辑不必一一标注,只需在原稿上标注,然后排版员修改排版命令即可,不需一一查找修改,非常简单、快捷。当然,如果作者不是采用命令定义,而是直接录入,那就需要排版员逐一进行修改。在科技书稿中,常常涉及各种编序问题,例如定义、定理、引理、推论等。用CTeX排版很方便实现自动编序。但是有的作者也有直接录入序号的,这也只能逐一进行修改。我们现在考虑使用CTeX软件的自动排序和引用问题。用CTeX软件极易实现各种类型的编号和引用,这也是作者乐于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科技书稿常常会对公式进行编号和引用,CTeX不必录入每一个编号,而是用公式环境命令自动生成,并且对需要引用的公式事先用字母或数字标记,引用时直接使用标记符号即可,方便快捷,不易出错。但这里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有的CTeX模版可能会把定义、定理、推论等一起编号,即定义1.1、定理1.2、推论1.3这种形式,而不是对每类从一编号,这在中文图书中一般是不允许的。三、校对问题
虽然CTeX在排版上很方便、实用,但在校对过程中也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校对人员如果不熟悉一些常见问题就很容易出错,以致酿成出版事故。科技书稿,特别是数学、物理类书稿常有很长的公式,如图3。在图中,公式编号已经顶格至版心右边了,显然公式超出了版心。如果版面比较满,很容易发现这种情况。但问题是,科技书稿常常有大量的公式,版面右侧很空,没有参照物,因而也不容易发现。特别是串文公式(图3),由于CTeX对公式特殊的定义,排版员要常常用截断命令,强制断开公式。编辑出版
BiAnji CHuBAn
(a) (b)图3标题格式也是常出错的类型,如图4所示。二级标题定义为上空3行,下空2行,但图中的上空显然被书眉“吃掉”了。这时需要排版员添加上空命令。 图4以上两个问题涉及了CTeX排版中的一些禁则,需要校对人员按照既定的版式和出版规范标注,然后由排版员强制更改。这里再说一个禁则问题。在CTeX排版中,居中公式不出现在版面的开头,并且有一些命令使公式不能自动拆开到两面排版,所以我们常常会碰到由于语句随着公式下移或公式不能拆开而出现版面行距增大的现象。这时排版员可以使用另面的命令使之断开。最后看一下书眉。书眉或许在方正排版中不是一个问题,但由于CTeX排版的灵活性,稍不注意,书眉也是事故多发区。如图5所示,显然单双面的页码字体不一致(原因有时会找不到)。然而,还有一种情况更容易忽略:CTeX对页码的位置没有特殊的规定,即可以把它放到订口,也可以放到切口,这样排版员在定义书眉的时候极有可能弄错页码的位置。因而校对人员也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图5此外,不同软件版本转换时,可能会出现乱码(图6)。 图6- 25 -
传播与版权
CHuAnBO Yu BAnQuAn
2018年第1期 总第56期
四、结语
编辑工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我们编辑、校对人员开动脑筋,认真审阅书稿以发现并更正错误。同时,编辑工作只有靠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好,编辑能力也才能提高,因而不断发现问题、归纳整理问题就成为了编辑人员一种必需的内省。本文系统讲述了CTeX科技书稿编辑、校对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虽然错误的地方都是一样的,比如书眉、标题、编号等,但CTeX科技书稿中问题出现的角度、方式等还是与方正排版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书稿,编辑、校对人员只有对各种类型的错误了如(上接第19页)范围,可以增加学术传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但是必须坚持学术信息的准确性,把握好趣味性与可读性的度,避免误导读者,更不能将严肃的学术信息和学术成果解构成供人消遣取乐的段子。再次,在扩张学术传播范围的同时,必须牢记学术传播的社会责任。吸引受众的目的是掌握的方向,因此,学术传播要保持主动性,顺应、引导、提升受众的需求,而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实习教材建设项目(SXJC2017B05)]【参考文献】
[1]**.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ifeng.com/a/20160531/48886124_0.shtm.[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EB/OL].http://china.caixin.com/2015-03-13/100790840.html.[3]教育部:中国教育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EB/OL].http://news.qq.com/a/20151016/042194.htm.[4]新闻办公室网站.《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全文[EB/OL].http://www.scio.gov.cn/- 26 -
指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才能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参考文献】
[1]胡伟.LaTeX2e完全学习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刘海洋.LaTeX入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纪宏伟.简谈科技论文编排中有关LATEX的基本应用[J].出版与印刷,2013(4):24-27.[4]王春燕.用LaTeX系统排版自然科学类期刊的优势分析[J].出版科学,2007,15(3):77-79.zhzc/8/5/Document/1397284/1397284.htm.[5]桑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在线学术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之未来构想[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5(3):55-.[6]徐来.如何把“引力波”文章做成“百万+”[EB/OL].https://www.huxiu.com/article/139147/1.html.[7]新华社.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21/c_1118398308.htm.[8]沈丹,张福颖.试论期刊评价中读者的缺位[J].出版科学,2014(2):66-69.[9]郑美莺,梁飞豹,梁嘉熹.单篇论文评价方法——PaperRank算法[J].科技与出版,2016(7):94-98.[10]沈丹,张福颖.学术新媒体:学术文摘把握学术传播主动权之新渠道[J].科技与出版,2017(5):61-67.[11]刘毅庭,戈华清.后巴黎时代的气候变化应对与雾霾防治——第六届气候变化与公共学术论坛综述[J].阅江学刊,2017(1):63-70.[12]学者赴京研讨雾霾经济学 因雾霾备降他处错过会议[EB/OL].http://news.163.com/16/1224/08/C91NDOGU000187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