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项目教学法开展Premiere pro音像合成课教学

以项目教学法开展Premiere pro音像合成课教学

来源:刀刀网
2011年8月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Manager College August 201I 第4期(总第36期) No.4(Sum No.36) 以项目教学法开展Premiere pro音像合成课教学 叶 顿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Premiere pro音像合成教学实践中确有缺陷,故提出采用项目教学法在 Premiere pro音像合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蒙太奇;项目教学法;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877(201 1)04—84—02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 等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而在专业课设置时,须根据 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灵活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近年来新出现 的影视多媒体技术、广播影视网络技术等专业,就是适应广 播影视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创建的,{Premiere pro 1.5》 就是其中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中,主要 以案例教学法来实施教学,以便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软 件的功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于Premiere pro所提 过程中不断地根据“项目”的需求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 地寻求知识。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思路、想 法不尽相同,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并适当地给予点 评和鼓励,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 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 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他们的团队精神 和合作能力等。 一供的强大功能,仅仅通过几个案例还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 以在Premiere pro镜头剪辑中如何运用蒙太奇手法为例: 它的重要作用,稍加变化,部分学生就感到掌握不了。因此, 确定项目 在Premiere pro教学中坚持以“理论适度超前”和“能力与行 通过对学生综合情况的分析,根据学生总体水平确立实 业同步”为原则,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和优 用而又有吸引力的项目。前期已经学习了影片的基本剪辑、 化,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边学边做中 镜头的衔接手法、字幕的创建、编辑方法、转场过渡和简单的 掌握技能并巩固知识。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配合大量的图 特效等。项目确定为:运用蒙太奇,通过字幕创建、镜头衔接 并在影 片及影片以避免枯燥的理论讲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开 手法等将素材编辑制作成具有故事情节的一段影片,、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同时,注重对学生岗位职业道 德的教育,重视对学生分析判断、表达沟通、团队精神、灵活 片结尾添加滚动字幕,介绍影片制作小组的成员名单。 二、课堂演示,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大屏幕投影配合大量的图片 创新等多项能力的培养。其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 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 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 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 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虽 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强调 及影片演示,避免枯燥理论讲授,例如:讲解镜头的衔接与蒙 太奇手法的运用,可以把A、B、c三个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 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A.一个人的表情在笑; B.一把手直指着;c.另一个人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这三 个特写镜头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呢?如果用A—B—c次序连 接,会使观众感到那个人是个懦夫、胆小鬼。镜头不变,只要 把上述镜头的顺序改变一下,则会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c.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 收稿日期:2011-05—16 个人的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B.一把手直指着;A.另一 作者简介:叶顿(1983一),男,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 84 2011年8月 第4期(总第36期)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Manager College August 2011 No.4(Sum No.36) 个人在笑。用C—B—A的次序连接,则这个人的脸上露出了惊 惧的样子,是因为他拿一把手指着别人,对方觉得没有什 各学生小组完成项目后,单独抽出一至两节课统一播放 学生的优秀作品,观后让优秀影片制作组成员上台交流创作 么了不起,于是,他笑了。给观众的印象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而拿的人或许是个胆小鬼。如此这样,改变一个场面中镜 思路、镜头衔接手法及蒙太奇运用技巧等。利用十分钟时间 让台下其它小组与台上制作组成员交流制作上的问题。 头的次序而不改变每个镜头本身,就完全改变了一个场面的 意义,得出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三、分配工作小组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以学生 为主导,教师为辅助,通过“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和传授知 识,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优差互补、以优带差的方法 对学生分组,确定组长,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结合,确定各自 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提 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殷庆林.议电脑、网络与课堂.教育与职业,2005. [2]李利.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新课程研究, 2009,1 1. 的分工。然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小组构思影片 的故事情节,制定影片脚本,上网搜集项目所用的素材,也可 由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统一传送素材文件。在项目实施 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目标,也可以向学生提供项目参考实施步 骤,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指 导。整个制作过程教师只是在辅助学生,对个别学生遇到的 问题进行单一辅导,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 【3】张成霞.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phothshop课程教学 中的应用.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4. [4]唐守国.Premiere pro Cs3影视编辑从新手到高手.清 华大学出版社. [5]任善根.让探究性学习更有效.镇江教育,2005,2. 题,在课上集中讲解。 四、课堂“奥斯卡” (上接第83页)义。如隐私(Privacy),英美人不喜欢被问及个 人收入、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国人则对 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关心,并视之为一种传统美 不能说“Who are you?而应说“Who is calling/speaking, please?”。四是称赞:西方人喜欢直接称赞别人,国人对别人 德。所以在讲课中要使学生了解不同价值观在语言习惯上的 区别,避免交际错误。 4.由于思维习惯不同导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文化不 的称赞多用客气话表示谦虚。国人以谦虚为美德称自己为 “鄙人”,称自己家为“寒舍”。向人赠送礼物时常说“一点小意 思,不成敬意”等。西方人在向别人赠送礼物时喜欢说“This is the best gift for you.I hope you can love it.” 同,语言表达方式则不同。在排列顺序上,我国是由大到小, 西方国家是由小到大。我们姓名的表达方式是姓在前,名在 后;西方则相反。国人讲究委婉含蓄,西方人直接坦率。在写 6.禁忌。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社会现象,民族不同 其内容和形式也不同。英美等西方国家禁忌的数字是13,因 为在《最后的晚餐》上13是犹大出卖耶酥的受难日,据说亚 当和夏娃是在星期五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的。国人则认 为6和8是吉利数字,因为6代表“顺”,8代表“发”,4是不 吉利数字,因与“死”谐音。 信时西方人喜欢直入主题,国人则习惯先问候再转入主题。 5.由于社会礼仪不同导致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每个民族 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社会礼仪,这种礼仪存在于社会各个 领域,人们的言行无不受到它的制约。风俗习惯差异主要表 现在:一是问候:英美人见面互致问候“Hello。how are you?”或 谈论天气,“Lovely weather,isn't it?”国人见面则喜欢问:“你 吃了吗?”“你到哪里去?”如果用国人的问候方式向西方人打 招呼,则会被认为你要请他吃饭或干涉别人私事。二是称呼: 西方人称呼他人的一种方法是在被称呼者前加上称谓 (title)。称谓有Mr.(用于男子),Mrs.(用于已婚妇女),Miss(未 婚妇女)。另一种是直呼某人的职称或头衔,如Professor(教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偏重于单词和语法要点的讲解, 而忽视有关文化知识背景的讲授,犹如只抓住了语言的外表 而未领会其实质。二者兼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口 参考文献: 【l】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MI.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21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J].语言 教学与研究,1990. 【3]李宝贵.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J]_夕 语与 外语教学,1999. 授)、Doctor(博士)等。在熟人之间一般直呼名字,以显得亲 热、随和。三是打电话:“喂,我是XXX”。用英语不能说:“Hello, I,m×××”应说“Hello,this isxxxspeaking."如果问“你是谁?”,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夕 语教学与语言研究 出版社。1985. 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