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狙伺的解释

狙伺的解释

来源:刀刀网

狙伺的词语解释是:伏伺;觊觎。狙伺[jūsì]⒈伏伺;觊觎。

狙伺的词语解释是:伏伺;觊觎。狙伺[jūsì]⒈伏伺;觊觎。 注音是:ㄐㄨㄙˋ。 拼音是:jū sì。 结构是:狙(左右结构)伺(左右结构)。 繁体是:狙伺。 简体是:狙伺。

关于狙伺的成语

无间可伺  瞰瑕伺隙  寻瑕伺隙  窥间伺隙  矙瑕伺隙  观衅伺隙  掎挈伺诈  黄雀伺蝉  

关于狙伺的造句

1、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  

关于狙伺的词语

观衅伺隙  伺瑕抵隙  矙瑕伺隙  乘间伺隙  伺瑕导隙  窥伺效慕  窥间伺隙  瞰瑕伺隙  伺瑕抵蠙  无间可伺  

狙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伏伺;觊觎。引《新唐书·陆贽传》:“虽数贡奉,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明宋濂《莆田黄处士暮铭》:“郡南有僻壤,盗常狙伺以剽行旅。”章炳麟《讨满洲檄》:“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扇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

二、网络解释

狙伺狙伺,读音jūsì,汉语词语。解释为伏伺、觊觎。综合释义:伏伺;觊觎。《新唐书·陆贽传》:“虽数贡奉,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明宋濂《莆田黄处士暮铭》:“郡南有僻壤,盗常狙伺以剽行旅。”章炳麟《讨满洲檄》:“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扇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狙伺[jūsì]暗中侦候。《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网友释义:【拼音】jūsì【注音】ㄐㄨㄙˋ【条目】狙伺【引证解释】伏伺;觊觎。《新唐书·陆贽传》:“虽数贡奉,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明宋濂《莆田黄处士暮铭》:“郡南有僻壤,盗常狙伺以剽行旅。”章炳麟《讨满洲檄》:“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扇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汉语大词典:伏伺;觊觎。《新唐书·陆贽传》:“虽数贡奉,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明宋濂《莆田黄处士暮铭》:“郡南有僻壤,盗常狙伺以剽行旅。”章炳麟《讨满洲檄》:“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扇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国语辞典:暗中侦候。狙伺[jūsì]⒈暗中侦候。引《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辞典修订版:暗中侦候。《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其他释义:1.伏伺;觊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