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据的词语解释是:1.《易.系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2.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基础解释:《易.系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
非据的词语解释是:1.《易.系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2.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基础解释:《易.系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 简体是:非据。 拼音是:fēi jù。 繁体是:非據。 注音是:ㄈㄟㄐㄨˋ。 结构是:非(独体结构)据(左右结构)。
关于非据的成语
真凭实据 想入非非 是是非非 非亲非故 查无实据 非驴非马
关于非据的造句
1、美国又为什么在地区有关国家加强对话沟通、努力化解矛盾、平息事态之际突兀发声,拨弄是非?据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2、比夫凭藉宠私,阶缘恩泽,乘其非据,旋就颠陨者,岂可同日而言哉!此所谓爱之以礼,能改覆车。
3、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4、其做人准则习武强身健体不得私自殴斗惹是生非,据说有人编写一部小说说他七个徒弟惹是生非,门规不严要么被打断肢体要么争风吃醋和魔教有牵连。
5、指挥官郑和率领这支船队远涉东非;据载,船队由62艘当时世界上所能建造的最大的帆船,225艘补给船和28000人组成。(www.chazidian.com/zj-149408/非据造句)
非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引《易·繫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晋干宝《搜神记》卷七:“﹝王敦﹞又将以无德之材,欲窃非据也。”⒉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引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岂可叨居,以彰非据。”宋王禹偁《代吕相公让右仆射表》:“虽听已行之命,实怀非据之忧。”
二、网络解释
非据fēijùㄈㄟㄐㄨˋ综合释义:《易·繫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晋干宝《搜神记》卷七:“﹝王敦﹞又将以无德之材,欲窃非据也。”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岂可叨居,以彰非据。”宋王禹偁《代吕相公让右仆射表》:“虽听已行之命,实怀非据之忧。”非据[fēijù]指非本分所应得者。《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网友释义:fēijùㄈㄟㄐㄨˋ非据(非据)(1).《易·系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晋干宝《搜神记》卷七:“﹝王敦﹞又将以无德之材,欲窃非据也。”(2).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岂可叨居,以彰非据。”宋王禹偁《代吕相公让右仆射表》:“虽听已行之命,实怀非据之忧。”汉语大词典:(1).《易·系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晋干宝《搜神记》卷七:“﹝王敦﹞又将以无德之材,欲窃非据也。”(2).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岂可叨居,以彰非据。”宋王禹偁《代吕相公让右仆射表》:“虽听已行之命,实怀非据之忧。”国语辞典:语本《易经.系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指非本分所应得者。辞典修订版:语本《易经.系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指非本分所应得者。《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
关于非据的词语
查无实据 据鞍读书 言之有据 真凭实据 支策据梧 雄辩强据 不足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