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廷试的读音是什么

廷试的读音是什么

来源:刀刀网

廷试的读音是:tíng shì。

廷试的拼音是:tíng shì。 结构是:廷(半包围结构)试(左右结构)。 繁体是:廷試。 简体是:廷试。 注音是:ㄊ一ㄥˊㄕˋ。

廷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廷试tíngshì。(1)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廷试[tíngshì]⒈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英finalimperialexamination;基础解释: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

二、引证解释

⒈科举制度会试中式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通常称殿试。引《宋史·选举志一》:“凡廷试,帝亲閲卷累日,宰相屡请宜归有司,始詔岁命官知举。”《明史·选举志二》:“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於廷,曰廷试,亦曰殿试。”

三、网络解释

廷试廷试,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其制始于唐武则天时,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沿用之。综合释义:科举制度会试中式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通常称殿试。《宋史·选举志一》:“凡廷试,帝亲閲卷累日,宰相屡请宜归有司,始詔岁命官知举。”《明史·选举志二》:“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於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廷试[tíngshì]科举时代,会试通过的考生,天子在朝廷亲试。《明史.卷七零.选举志二》:「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廷试[tíngshì]科举时代,会试通过的考生,由天子在朝廷亲自面试,称为「廷试」。【造句】科举时代,廷试第一名者称为状元。汉语大词典:科举制度会试中式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通常称殿试。《宋史·选举志一》:“凡廷试,帝亲阅卷累日,宰相屡请宜归有司,始诏岁命官知举。”《明史·选举志二》:“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国语辞典:科举时代,会试通过的考生,天子在朝廷亲试。廷试[tíngshì]⒈科举时代,会试通过的考生,天子在朝廷亲试。引《明史·卷七〇·选举志二》:「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辞典修订版:科举时代,会试通过的考生,天子在朝廷亲试。《明史.卷七零.选举志二》:「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辞典简编版:科举时代,会试通过的考生,由天子在朝廷亲自面试,称为「廷试」。 【造句】科举时代,廷试第一名者称为状元。其他释义:1.科举制度会试中式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通常称殿试。

关于廷试的诗词

《将应廷试感怀》  《送吴晦叔赴廷试》  《送黄仲甄赴廷试》  

关于廷试的词语

发硎新试  试金石  大廷广众  面折廷诤  小朝廷  面引廷争  持戈试马  宫廷险恶  驰马试剑  径廷之辞  

关于廷试的造句

1、一、二等皆不次擢用;三等为上等,恩数视廷试第一人;四等为中等,视廷试第三人;皆赐制科出身。  

2、延佑初行科举,乡贡会试皆中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荐贤拔滞,知无不言。  

3、明代科举以廷试之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  

4、郝天挺少年早慧,即以善作词赋著称,因早衰多疾,厌倦科举功名,以后虽曾得中进士,两次参加廷试,当了太学生,但无意于仕途。  

5、最高一级考试是“殿试”,也叫“廷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策问,考中者统称“进士”。  

关于廷试的成语

屡试屡验  发硎新试  径廷之辞  廷争面折  面折廷争  宫廷险恶  面引廷争  面折廷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