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伤痍的读音

伤痍的读音

来源:刀刀网

伤痍的读音是:shāng yí。

伤痍的拼音是:shāng yí。 结构是:伤(左右结构)痍(半包围结构)。 注音是:ㄕㄤ一ˊ。 简体是:伤痍。 繁体是:傷痍。

关于伤痍的词语

创痍未瘳  散伤丑害  不伤脾胃  遍体鳞伤  言多伤幸  造谣中伤  无伤大体  舆死扶伤  五劳七伤  疮痍弥目  

关于伤痍的成语

千疮百痍  创痍未瘳  满目疮痍  疮痍满目  遍体鳞伤  疮痍弥目  造谣中伤  

伤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伤痍shāngyí。(1)受刀兵的创伤。伤痍[shāngyí]⒈受刀兵的创伤。例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英knifewound;基础解释:受刀兵的创伤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伤夷”。⒉创伤。多喻指疾苦。引《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哭泣之声未絶,伤痍者未起。”伤痍,《汉书·娄敬传》作“伤夷”。颜师古注:“夷,创也,音痍。”《后汉书·庞参传》:“陛下愍百姓之伤痍,哀黎元之失业。”《明史·范济传》:“边塞絶伤痍之苦,閭里絶呻吟之声。”郭沫若《落叶》:“这使他的精神便受了莫大的伤痍了。”⒊指受创伤或被挫伤。引《新唐书·李愬传》:“愬以其军初伤夷,士气未完,乃不为斥候部伍。”《新唐书·李愬传》:“士伤夷病疾,亲为营护。”

三、网络解释

伤痍伤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ang(1声)yi(2声),是指创伤。综合释义:亦作“伤夷”。创伤。多喻指疾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哭泣之声未絶,伤痍者未起。”伤痍,《汉书·娄敬传》作“伤夷”。颜师古注:“夷,创也,音痍。”《后汉书·庞参传》:“陛下愍百姓之伤痍,哀黎元之失业。”《明史·范济传》:“边塞絶伤痍之苦,閭里絶呻吟之声。”郭沫若《落叶》:“这使他的精神便受了莫大的伤痍了。”指受创伤或被挫伤。《新唐书·李愬传》:“愬以其军初伤夷,士气未完,乃不为斥候部伍。”《新唐书·李愬传》:“士伤夷病疾,亲为营护。”伤痍[shāngyí]受刀刃创伤。《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佑见获。」《明史.卷一.范济传》:「边塞绝伤痍之苦,闾里绝呻吟之声。」汉语大词典:亦作“伤夷”。(1).创伤。多喻指疾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伤痍,《汉书·娄敬传》作“伤夷”。颜师古注:“夷,创也,音痍。”《后汉书·庞参传》:“陛下悯百姓之伤痍,哀黎元之失业。”《明史·范济传》:“边塞绝伤痍之苦,闾里绝呻吟之声。”郭沫若《落叶》:“这使他的精神便受了莫大的伤痍了。”(2).指受创伤或被挫伤。《新唐书·李愬传》:“愬以其军初伤夷,士气未完,乃不为斥候部伍。”《新唐书·李愬传》:“士伤夷病疾,亲为营护。”国语辞典:受刀刃创伤。伤痍[shāngyí]⒈受刀刃创伤。引《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祐见获。」《明史·卷一·范济传》:「边塞绝伤痍之苦,闾里绝呻吟之声。」辞典修订版:受刀刃创伤。《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佑见获。」《明史.卷一.范济传》:「边塞绝伤痍之苦,闾里绝呻吟之声。」其他解释:创伤也。痍亦伤也。伤者,创也。《汉书·匈奴传上》:「伤痍者甫起。」师古注:痍,创也。痍音夷。」;《后汉书·岑彭传》:「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佑见获。」;《三国志·魏书·杜袭传》:「袭帅伤痍吏民决围得出。」;《晋书·刘琨传》:「泣血尸立,抚慰伤痍。」;唐、段文昌〈平淮西碑〉:「新总伤痍之军。」其他释义:创伤;伤害:伤痍满目|感百姓之伤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