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司格的读音是:liú sī gé。
留司格的拼音是:liú sī gé。 结构是:留(上下结构)司(半包围结构)格(左右结构)。 注音是:ㄌ一ㄡˊㄙㄍㄜˊ。
关于留司格的词语
司马青衫 司空眼惯 司空见惯 形格势禁 见惯司空 各司其事 格不相入 司马称好 文君司马 格物穷理
关于留司格的成语
形格势禁 格格不吐 格物穷理 顶头上司 格格不纳 格格不入
留司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唐朝的一种法规。唐代成文法典分律﹑令﹑格﹑式四类。'格'是朝廷临时对国家机关所颁行的各种单行指示,是'令'的补充。凡公布于天下的叫'散颁格';留用于官署而不普遍颁行的叫'留司格'。留司格[liúsīgé]⒈唐朝的一种法规。唐代成文法典分律、令、格、式四类。“格”是朝廷临时对国家机关所颁行的各种单行指示,是“令”的补充。凡公布于天下的叫“散颁格”;留用于官署而不普遍颁行的叫“留司格”。基础解释:意思是唐朝的一种法规。
二、引证解释
⒈唐朝的一种法规。唐代成文法典分律、令、格、式四类。“格”是朝廷临时对国家机关所颁行的各种单行指示,是“令”的补充。凡公布于天下的叫“散颁格”;留用于官署而不普遍颁行的叫“留司格”。引《旧唐书·刑法志》:“﹝长孙无忌等﹞共撰定律令格式,旧制不便者,皆随删改。遂分格为两部:曹司常务为‘留司格’,天下所共者为‘散颁格’。”
三、网络解释
留司格唐朝的一种法规。唐代成文法典分律﹑令﹑格﹑式四类。“格”是朝廷临时对国家机关所颁行的各种单行指示,是“令”的补充。凡公布于天下的叫“散颁格”;留用于官署而不普遍颁行的叫“留司格”。汉语大词典:唐朝的一种法规。唐代成文法典分律、令、格、式四类。“格”是朝廷临时对国家机关所颁行的各种单行指示,是“令”的补充。凡公布于天下的叫“散颁格”;留用于官署而不普遍颁行的叫“留司格”。《旧唐书·刑法志》:“﹝长孙无忌等﹞共撰定律令格式,旧制不便者,皆随删改。遂分格为两部:曹司常务为‘留司格’,天下所共者为‘散颁格’。”其他释义:1.唐朝的一种法规。唐代成文法典分律﹑令﹑格﹑式四类。'格'是朝廷临时对国家机关所颁行的各种单行指示,是'令'的补充。凡公布于天下的叫'散颁格';留用于官署而不普遍颁行的叫'留司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