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中涉嫌刑事犯罪不一定导致中止诉讼,应将犯罪线索移交给有关机关处理。仅当刑事犯罪嫌疑案件事实直接影响民事纠纷的性质、效力和责任承担时,才会中止审理,等待刑事程序结束后恢复审理。公诉案件不可调解,私了行为无法改变起诉权。自诉案件可在主持下调解,附带民事诉讼也可调解或判决。民事纠纷不一定因涉嫌刑事犯罪中止审理,需符合中止审理的法定情形。
法律分析
一、民事纠纷当事人涉嫌刑事犯罪中止诉讼吗?
1、民事纠纷当事人涉嫌刑事犯罪不一定中止诉讼,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但根据民事法律规范判断,当事人之间构成民事法律关系,且不影响民事案件审理的,民事案件可继续审理。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3、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应裁定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
4、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且不构成民事责任承担的,例如发现案外人涉嫌盗用、私刻单位公章从事诈骗的行为,作为民事被告的单位没有过错,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即合同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应全案移送。
二、涉嫌犯罪的公诉案件可以调解吗?
1、公诉案件不能调解。
我国法律将公诉案件的起诉权赋予人民。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提起的,涉及到国家公权力的行使问题,公诉案件的起诉权是重要的司法权,属于公权力;私人无权行使,即不能私了。如果公诉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已自行私了,检察机关仍然可以提起公诉,人民仍然可以进行审判。公诉案件私了行为是违法行为,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2、而自诉案件是可以在的主持下调解的,自诉案件涉及到自诉人私权力的行使问题,所以自诉人既可以撤回自诉也可以接受的调解或判决。
刑事案件中的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主持下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依法判决。
民事纠纷若已经被受理,在判决之前,纠纷当事人被依法认定为特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并不一定就会导致需要中止审理民事纠纷。是否需要中止,与法定民事纠纷需要被中止审理的情形是否出现如果没有出现,则不能中止审理。
结语
民事纠纷当事人涉嫌刑事犯罪不一定中止诉讼。根据民事法律规范判断,当事人之间构成民事法律关系,且不影响民事案件审理的情况下,民事案件可继续审理。但若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且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应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机关,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此外,涉嫌犯罪的公诉案件不能调解,而自诉案件可以在主持下调解。附带民事诉讼可在主持下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将依法判决。因此,民事纠纷不一定会因涉嫌犯罪而中止审理,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定的中止审理情形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