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

来源:刀刀网


地理视角看杭州西湖

地理位置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景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以湖为主体,三面环山一面城。

大量乔灌木组成疏落有致、大小不同的空间;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亭、台、楼、阁、廊、榭、桥、汀。环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园林布局借真山真水、历史文化、神话传说,把山外有山、湖中有湖、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风光点缀得淋漓致。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也比较高,在70%-85%之间。

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

杭州市东部连海、西部连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小气候资源丰富。

地貌

西湖周围群山为天目山余脉,由西向东逶迤蜿蜒,有似龙翔凤翥,前人有诗咏山势为“龙飞凤舞到钱塘”。这些山峰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景区内群山高度都不超过400米,其中的吴山和宝石山象两只手臂,一南一北,伸向市区,构成优美的杭城空间轮廓线。

水文

西湖是个半封闭的静水湖泊,中有绿水,湖山映衬,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湖区间由桥孔连通,西湖的水面积包括湖中岛屿为6.5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最深处在5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

自2002年起,杭州市开始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对西湖的生态保护、环境优化、文脉延续、新农村建设等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整治,通过西湖疏浚工程和引钱塘江水入湖,西湖水深从1.65米提高到2.5米,水体透明度从50厘米提高到73厘米。

历史演化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而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而形成一个普通湖泊。西湖原是个天然湖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淹废。西湖是钱唐县境内的一个湖泊,所以称为钱唐湖(从唐朝开始,“钱唐”改为“钱塘”),又因为在它的北部还有一个与它连接的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故西湖又相应称为上湖。西湖这个名称的获得,则是钱唐县的历史发展与地理位置变迁的结果。

自从秦在西湖群山中设置钱唐县以来,历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县治可能早已迁离山区,逐渐进入平原。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钱唐县治移到凤凰山麓的柳浦,在行政等级上并且升为杭州的州治。

白堤。长庆二年(822)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杭州刺史白居易在石函桥附近即少年宫一带修筑湖堤,比原来的湖岸高出数尺。这里原是上湖和下源的连接之处,西湖水位本来高于下湖,白居易这一筑堤,造成了上下湖水位的更大差距。白居易在九世纪初期的这一次修筑湖堤,对西湖的发展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从此以后,西湖的性质已经改变,它已经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一个人工湖泊了。西湖因白居易的筑堤而改变了湖性,而白居易仍称此湖为钱塘湖。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绩多不胜数,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公元824年,白居易三年任满,离开时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白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

1071年,西湖又迎来了她历史上的另一位“贵人”——苏东坡。在杭期间,赈灾安民、治理河道。筑就了今天的这道沟通西湖南北的举世闻名的——苏堤。筑堤一条,吟诗千首。

1503年,杭州又迎来了另一位贤太守——杨孟瑛。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才说动朝廷重治西湖。1508年3月,恢复西湖旧观。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给乡党先贤苏东坡的苏堤,将其填高了二丈,拓宽了五丈三尺,两岸遍植杨柳,苏堤重新恢复了“六桥烟柳”的固有景色。另一部分淤泥,便另筑一堤,与苏堤并驾齐驱,从栖霞岭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杭人感激郡守对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爱,遂呼之为“杨公堤”。

岳飞、于谦、张煌言和辛亥烈士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埋骨于此间青山绿水之间。西湖还和古代灿烂的文化联结融合,遍布南北山区的古代石窟造像,景点中的碑刻和建筑,都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西湖十景

源出南宋西湖山水画题名。十景各擅其胜,共同之点为景目位置皆傍近西湖或就在湖中。宋亡入元,西湖十景一度冷落萧条,景目所指景点,或旧迹难觅。明代,十景有所恢复和建树。清代,康熙皇帝南巡至杭,逐一品题西湖十景,为十景题字后,浙江地方官吏先后将御笔所书景名,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十景之名从过去只书上有所记载,成为十景所在景点标志。以后,乾隆皇帝南巡杭州,又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景碑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加之宋元明清及近代众多描绘吟咏十景之绘画、诗词、游记、照片,十景被公认为西湖山水的代表。西湖十景除“雷峰夕照”,倾圮,景观消失,余九景迭经整葺、恢复和扩建,不但面貌焕然一新,内容也更与景名相符。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