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避雷线及OPGW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
线线4
耐张段施工桩号 耐张段运行塔号 观 测 档 档距: m 号至 号 观测时 线类 施工桩号 运行塔号 号至 号 号至 号 观 测 档 档距: m 施工桩号 运行塔号 号至 号 号至 号 观 测 档 档距: m 施工桩号 运行塔号 号至 号 号至 号 相别 线别 温 度 设计弧垂 实测弧垂 子导线偏差 相间偏差 设计弧垂 实测弧垂 子导线偏差 相间偏差 设计弧垂 实测弧垂 子导线偏差 相间偏差 (℃) 1 2 3 4 5 6 7 8 1 2 3 。。。 7 8 1 2 3 右 4 5 6 7 8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左 导 线 中 避雷线 线别 左 右 OPGW/避雷线 线别
续线线4
评级标准(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检验)项目 性质 合 格 优 良 总数 优良数 检查结果评级 施工日期 1 相位排列 关键 符合设计 符合设计、标志正确美观 年 月 日 2 对交叉跨越物及对地距离 关键 详见交叉跨越记录表 处 处 3 耐张连接金具、绝缘子规格和数量 关键 符合设计 检查日期 一般档距 ±2.5 4 导线、避雷线及OPGW弧垂(紧线时) 重要 (%) 大跨越: ±1 (最大1m) ±2 ±0.8 (最大0.8m) 档 档 年 月 日 5 导线相间、避雷线(不含OPGW)两线间弧垂偏差 (mm) 一般档距: 300 重要 大跨越: 500 250 评级 400 档 档 6 导线同相子导线弧垂偏差 (mm) 一般 50 注:序号5、6两项的弧垂偏差,其检查结果栏中应填写观测档中的最大值。 监理: 专职质检员: 施工负责人: 检查人:
填 写 说 明
1、以一个耐张段为一个统计评级单元。
2、三相导线的观测时间及气温宜填写为同一观测时间及气温,设计弧垂及实测弧垂栏则填写折算到同一观测时间及气温的设计弧垂及实测弧垂值。
3、“子导线偏差”栏:子导线偏差是以每相导线中最低(即弧垂值最大)的一根子导线弧垂值为基准值(0),各子导线弧垂值与基准值相比较后的相对值,该值应为负值,表格填写时保留负号。例如:-30
3、“相间偏差”栏:对于双回路工程,导线相间偏差为同一回路三相导线间弧垂相对偏差,地线相间偏差为两回路地线弧垂相对偏差,若两地线均为普通地线,地线相间偏差统一填写在I回路记录表中,另一回路不填写地线相间偏差,若两地线中有一根地线为OPGW光缆,地线相间偏差不填写。
4、导线相间偏差是以三相导线的下子导线中最低者的弧垂值为基准值(0),每相导线的下子导线中最低者的弧垂值分别与基准值相比较后的相对值,该值应为负值,表格填写时保留负号。例如:上相、中相、下相导线的下子导线中弧垂最大值分别为:7480、7420、7460,则相间偏差应分别为0、-60、-20,若三相导线的观测时间及气温不为同一观测时间及气温,则应在备注栏内说明相间弧垂误差的含义。 5、地线相间偏差以两地线中最低者为基准值(0),填写相对值,保留负号。
6、“相位排列”栏:检查结果栏填写“标志正确明显”,检查结果评级栏填写“优良”。
7、“对交叉跨越物及对地距离”栏:检查结果栏填写“详见交叉跨越记录”,检查结果评级栏分别填写该耐张段交叉跨越总数和优良级数,以上两数据须与该耐张段的交叉跨越记录吻合,填写“符合设计要求”。
8、“耐张连接金具、绝缘子规格和数量”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结果评级栏填写“优良”。
9、“导、地线弧垂(紧线当时)”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导、地线弧垂误差最大值的百分比。按导线:+1.2%;地线:-0.5%或导线:+1.4%样式填写,数据保留1位小数点,并保留正、负号。检查结果评级栏分别填写该耐张段观测档总数和导、地线弧垂优良级档数。
10、“导、地线相间弧垂偏差”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导、地线相间偏差绝对值的最大值,按导线:100;地线:40或导线:120样式填写,数据不保留正、负号。检查结果评级栏分别填写该耐张段总档数和导、地线相间偏差优良级档数。
11、“同相子导线弧垂误差”栏:检查结果栏填写三相导线中子导线偏差绝对值的最大值,按40样式填写,数据不保留正、负号。检查结果评级栏分别填写该耐张段总档数和同相子导线弧垂误差优良级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