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平台上线方案计划书

云平台上线方案计划书

来源:刀刀网
xx 云平台上线方案

计划书

1. 云平台建设概述

1.1.

系统建设背景

根据目前我公司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开发计划, 已将一部分服务产品系统提到 了发布日程上, 为了适应产品系统的服务模式和公司未来的业务运营模式, 计划 将未来以服务方式提供的产品和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 作为产品服务门户提供给 相应的服务机构使用。

1.2.

系统建设标准

根据目前云计算的发展技术, 并结合我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从规划到实施都 应该遵从相应的标准,其中在云平台规划过程中,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1. 计算资源按需提供: 需要时增加、不需要时释放;

2. 硬件设备动态增减: 硬件设备可动态增减而非一次性硬件投入;

3. 应用服务弹性计算: 负载高时提供更多的标准化应用,负载少时减少使 用数量,释放

计算资源;

4. 计算资源可定制服务: 计算资源能够通过定制的方式进行使用;

5. 计量服务: 对云平台上的计算资源进行计量使用,能够有效的统一产品 运行过程中的

各项成本投入;

6. 应用程序可定制化: 通过配置好的应用程序模板,用户能够快速的定制 所需要的应用

程序,最终拼接成产品解决方案;

7. 提供量化的可视监控报表: 能够根据系统运行的累加时间,和系统使用 的计算资源量

进行查询;

1.3.

云平台逻辑结构

根据我公司的未来的产品服务特性、 业务提供模式以及对用户提供的服务场

景,按照用户的对服务产品的使用容量, 整个云平台结构应该分为以下三个结构。

1. 软件服务层 (SaaS):应用软件安装在自建云平台或者云服务供应商平台

上,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来使用这些应用程序服务,比如系统查询应 用程序,相关的数据变更应用程序等,这种服务提供方式具有高度的灵

活性、和可靠的支持服务、强大的可扩展性,因此能够降低产品的维护 和投入成本和维护运营成本。

2. 中间服务层 (PaaS):用来安装产品服务系统所需的操作系统平台, 和开

发人员所需的应用程序测试系统。我们的服务产品将被部署到这层上, 为软件应用层提供良好应用平台, 开发人员也可以使用这个平台建立新 的产品开发和测试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扩展将来的产品业务服务。

3. 基础结构层 (IaaS):用来运行云平台和服务产品所需的服务器、 网络交

换机、存储、网络带宽等硬件设备。或者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基础架构硬 件服务器、磁盘存储、数据库等资源,按照“弹性”服务模式为我公司 产品和服务所需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服务产品提供良好硬件保障。

1.4.

云平台服务资质

根据我公司的业务类别和对外提供的服务, 服务类别将被定为在 SaaS层面, 所以需要相关的互联网资质方可对外提供 SaaS服务,下图为各个每个层面对外 服务的相关资质和描述

上图中需要我公司提供 SaaS内容的中资质,即 ICP或 ICP备案资质,方可 提供对外

SaaS服务。

1.5.

云平台服务能力

鉴于云平台应用需求的满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建设云平台或是租用云平台 中的服务, 应该遵循合理规划、 循序渐进实施的原则, 根据前面所述的云平台结 构中提到的三层结构,我公司的云平台最终在每层结构上应该具备以下服务能 力:

1. 软件应用服务( SaaS)

多用户接口能力: 多个用户使用网络连接到服务门户中,可以选择 相对应的服务

产品中的应用程序或接口, 在应用程序中查询和使用 提供的服务;

服务和产品定制能力: 通过开发统一的接口平台或者其他方式,为 第三方用户或开发人员提供可定制自定义的服务产品解决方案, 开 发人员或第三方用户能够通过后台可定制的接口,完成开发任务, 第三方产品公司能够使用接口来进行测试或定制其他产品解决方 案;

2. 中间服务层( PaaS)

产品和服务部署能力: 选用高性能的操作系统模板,能够在需要部 署新产品或者其他系统服务时, 无需人为干预的快速交付一个配置 好的底层系统; 软件和模块交付能力: 在部署新产品服务时,往往需要先部署所需 的应用程序和软件模块,云平台应该具备自动部署应用程序和模 块,产品部署人员和开发人员只需要稍微调整相关的配置后,测试 环境和产品即可上线使用;

高可用和冗余性: 为软件应用服务曾提供操作系统高可用性,使用 多个配置相同的操作系统为产品服务门户提供流量负载分流, 当系 统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在允许的时间的范围内快速恢复系统运转; 安全结构: 能够提供操作系统和网络层面的安全机制,每个系统既 可以在的网络环境下运行,也能够分组运行,被隔离的系统和 系统组成员将不能互相通讯,保证系统的安全;

弹性计算: 能够按需提供产品系统运行中所需的软、硬件计算资源, 当流量和系统资源耗尽或过大时,能够动态按需增减计算资源,使 系统性能始终运行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节省计算资源;

数据完整和保障服务: 能够提供高可用的后台数据库服务,建立多 个数据集群,自动分载数据存储和读写流量,云平台能够动态调整 数据群集配置和数据库数量;

数据存储大小调整服务: 云平台能够调整服务产品、开发系统、测

试系统所需要的硬盘大小配置,当需要大容量存储时,云平台能够 从硬件存储中分配容量给需要的系统配置;

数据备份和恢复: 对数据应该能够自动按计划备份,并可以快速恢 复; 计算资源自助服务: 云平台能为开发人员或服务产品部署人员按需 提供限量范围之内计算资源( CPU、内存、网络流量等),并由他们 按服务产品和开发系统所需的资源要求,自主分配和调整计算资 源;

计算资源申请和审批服务: 云平台能够提供给开发人员和部署人员 或者最终用户

申请计算资源的门户, 他们能够自主按需申请云平台 上的计算资源,可以按人员流程进行审批,也可按财务计算方式进 行审批,资源审批通过后,云平台自动将审批后的计算资源和所需 的系统服务提供给申请人或相关人员使用; 计算资源计量服务: 云平台应该能够提供计算资源使用量统计,并 通过后台计费系统, 对服务产品和开发系统所使用的计算资源进行 量化,方便财务或相关人员进行每月或每年的成本计算; 自动化任务处理服务: 自动化服务应该能够减轻云平台上部分需要 人为才能完成系统管理任务或部署任务;

3. 基础结构层( IaaS )

硬件资源整合服务: 将多个服务器硬件上的 CPU、内存、显卡等,以 及所有可用网络带宽、硬盘容量、每个电源负荷等多个硬件资源整 合在一起,成为资源池并动态增减按需提供给服务层 ( PaaS)使用; 硬件资源冗余服务: 每个硬件设备都可以提供冗余性,而多个硬件 设备又能够相互协工作,当某一个硬件设备(服务器、交换机、存 储、网络带宽、电源设备)发生故障后, 系统能够检测到故障原因, 并将服务自动平均分配到其他多个设备上, 由其他设备分担故障点 上的服务;

硬件资源自助增减服务: 当所有服务器上硬件资源( CPU、内存等) 不够用时,通过向现有硬件阵列中增加硬件设备后,系统会自动将 硬件设备添加到阵列中并自动配置为阵列的成员, 随之在此设备上 CPU和内存自动整合到现有资源池中;

集中管理服务: 云平台应该配备多个可管理模块,并集中在一个管 理接口中,其中包含,计算资源分配接口、数据库管理接口、资源 使用量监控接口、计量计费调整接口、网络流量调整接口、存储管 理分配接口等,管理员能够从统一的管理窗接口中,观测并实施每 个管理任务。

2. 云平台部署方案选型 2.1.

云平台选型规范

在目前的互联网领域中, 云计算平台技术层次不齐、 各有利弊。 而每种技术 多多少均

包含云计算的技术特点, 云平台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将会直接影响到 我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可

用能力、 管理能力、 维护能力以及稳定性能力的好坏, 所 以需要从中找出符合我公司产品和服务特点的云平台, 并且在技术选型上需要遵 循以下几个规范:

统一的技术平台:云平台的各个模块应在统一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实施, 这样能够为提高每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集成能力; 平衡的系统可用性:在保证产品服务的安全性前提下,尽量使用成熟的 云技术平台, 能够在安全、弹性计算、 高可用之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技术接口开放能力:能够符合云平台模块的最大化可扩展能力,为云平 台将来在功能和我公司的产品和对外服务上不受; 规范的管理和维护性:符合云计算平台的每个可管理范围和深度,以便 为快速有效地维护和管理奠定基础; 较强的服务能力:选用第三方成熟度较高的云平台解决方案和服务,能 够为整个云平台从技术支持到应急响应做保障;

2.2.

类别 云平台选型考虑因素

企业类型 中小型企业 云平台考虑因素 由于没有历史旧设备,业务可全部部署在公有云上,减 少 IT 设备投资及运维的成本 公有云提供的部署灵活性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量或 高峰时段需要计算资源的快速扩容 初创企业 传统大型企业 大型互联网企业 能够避免 IT 基础设施投入带来的早期财务压力 保护核心敏感数据、继续使用无法迁移到公有云环境的 历史遗留设备和应用 企业内部拥有较多的内部服务平台,将服务平台部署到 自建云,能够减少企业在硬件设备上投资成本 拥有高速和高性能的现有设备,能够将自建云变成对外 公有云服务并向自有客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公有云 中小型互联网企业 自建云 2.3.

云平台服务能力对比

我公司的产品和相应服务可以部署在公有云和私有云平台上, 对于这两种平 台在技术上

并无太大差别,但在管理、功能实现和部署投入成本上确各有利弊, 以下将这两种云平台从前面提到的我公司云平台服务能力上和使用成本投入上 做相应比较。 对比项目 公有云 自建云 软件应用服务层( SaaS) 多用户接口能力 公有云可为开发人员提 供便需要开发人员在产品和 所提捷的工具,利用现有 的服务供的私有云平台上 做代码级为多用户接口访 问模式提供约束,以便符合 私有云对外保障 提供应用程 序使用模式 产品服务定制能力 公有云能够为部署产品 的开发商和开发人员提 供的门户,产品第三 方开发

产品开发人员需要单独 在云模块中对产品做开 发修改,来符合云模块对 外开放的用户接口 商和产品使用者 对比项目 公有云 自建云 即可在空间里使用 提供的工具开发或者快 速定制自己的产品解决 方案,例如我公司的开发 平台的对外服务 中间服务层( Paas) 软件和开发所需系统交付 能力 公有云提供较多的操作 系统系统模块部署方式和 流程,模块和所需的云平 台管理模并使用技术手段与 私有云快块、产品开发模 块,能够快速交付模块作 连接 速部署操作系 统上的软件和开发模块 并交付给开发或产品部 署人员使用 高可用和冗余性 无需关心云平台硬件冗 余机系统高可用服务,并 按产品制,可使用提供的负 载均衡部署特性部署高 可用服务 服务或者高可用 机制提高部署产品的高 可用 系统安全性结构 网络安全性无需单独规 划和部署,所有数据加密 服务可由公有云提供商 后台自动完成。 计算资源( CPU、内存等) 弹按需提供产品部署所需 的硬性服务 需要云平台管理员手动 调整需要规划网络安全和系 统数据安全性 需要按企业需求规划云 平台需要按企业需求定制 操 作件资源( CPU、内存、 网络资源使用大小,不能 按实际流量和带宽等) ,并 能够自使用量自动增减 部署产品的动调整系统产品 所需的计算资源大小 计算资源,如 需自动增减计算资源需 要单独对私有云平台相

对比项目 公有云 自建云 关模块做代码链接。 计算资源 (CPU、内存等 ) 部分公有云提供上能够 为企自 助服务 业中,某个人或部门 提供单独的资源管理门 户,其中包含资源可视化 使用和资源计量服务 计算资源( CPU、内存等) 申不提供,但可以在企业中 部需要前期规划或者定制 并修改晕资源自助使用 门户,来满足对自助资源 门户的使用要求 需要按照企业需求单独 开发请和审批服务 署计算资源审批门户, 并与审批流程,并结合相 应的资公有云服务做连线 源审批人做流程 定制,最终完成资源审批 动作 计算资源( CPU、内存等) 计公有云服务能够提供可 量化量服务 的资源使用情况报 表和单独的计费系统 自动化产品部署任务服务 部分公有云提供商能够 提供云开发商按企业需 求定制开自动化的系统软件 安装和部发 署,为开发人员 或产品部署人员交付完 整的系统 数据完整和保障服务 无需规划和部署就可以 提供数据库高可用服务 需要按数据库高可用机 制,作前期规划和后期部 署 限定范围内的故障恢复时 间和恢复能力( SLA) 公有云提供国际标准的 SLA 恢复技术,并且符合 SLA 标准,能够在允许的 时间范围内快速恢复系 统 需要对私有云平台相关 模块按企业需求定制开 发,方可完成 自动化部署服务需要第 三方需要针对机房或关键性 应用制定不同的 SLA 标 准,购买恢复硬件,数据 存储等设备,编写应急响 应标准

基础结构层( IaaS ) 对比项目 硬件资源整合服务 公有云 自建云 无需购买昂贵的服务器、 网络、云管理系统模块、 网络带宽、机房、存储等 设备,只需要按产品部署 要求购买公有云上的计 算资源,便可将产品快速 部署上线 。 硬件设备冗余服务 无需购买两套硬件设备, 即可提供硬件冗余服务 按需购买物理设备和所 需的资源,其中包含云第 三方云管理模块的授权、 网络带宽、机房、设备维 护点、电力等多,按前期 规划部署和实施整个 云 平台 需要按企业云平台高可 用规划方案,部署和实施 产品高可用性服务 硬件设备自助增减服务 无需关心机房设备资源 情况,只需按需购买相应 服务即可扩展网络带宽、 增大系统所需的硬件资 源 需要前期对硬件设备的 使用量作详细规划,在设 备服务能力不够时需要 额外购买硬件设备和网 络带宽等,并按照云平台 资源整个能力,自助添加 云平台集中管理服务 公有云提供集中的管理 接没有集中的管理门户,私 有口,其中包含系统性能 监云中的每一项管理任 务,需控、计算资源分配、可 视化要在私有云每个模 块中单独使用量等系统管理 服务 完成,如果需要 集中管理门户,需要单独 简单开发 云平台维护服务 公有云服务商拥有专业 团队,提供 7x24 的整个 公有云服务后台监控和 维护 需要单独的人员对私有 云平台中,每一项模块做 单独调整,云平台性能监 控、资源使用情况、资源 报表定制、数据备份、网 络服务等管理任务,并且 对比项目 公有云 自建云 大规模的私有云需要多 人维护和管理 3. 实施成本和部署计划

以上我们对公有云和自建云在服务能力上做了相应对比, 如果按照我公司前 面对云平台逻辑结构的定位,新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部署在公有云和自建云上。

3.1.

自建云平台实施流程

由于自建云平台需要按我公司需求前期做详细的规划方案, 其中包含云平台 软件产品模块、 硬件设备投入、 机房建设或租用、 云结构和功能实现等多个环节 的步骤,所以需要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的实施,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商务立项: 正式决定和选择自建云平台,并按照的项目流程进行开 展;

2. 需求调研: 按我公司的产品部署规模和对云平台服务能力的定位,进行 需求整理,其中包含需

要额外开发的云模块和功能

3. 选择云模块产品: 定位云平台底层技术框架,尽量选用高性能和贴近我 公司云平台服务能力的

集成云模块;

4. 择选云产品供应商: 与供应商技术交流后,择优选择适合的云产品供应 商; 5. 合同签订: 与云产品提供商或者云开发商签订商务合同;

6. 制定部署计划: 制定部署和开发自建云过程中需要的项目计划或开发计 划、测试时间、上线时

间等;

7. 实施部署: 按自建云方案中的硬件设备要求,购买服务器和所有需要的 硬件设备以及互联网环

境,待硬件上架后,这期间云产品部署和云功能 开发进度可以同步进行实施;

8. 云平台试运行: 提出试运行计划, 其中包含试运行的时间范围和云功能, 可以按照我公司开

发和测试环境需要的条件,对云平台进行试运行;

9. 出具上线和验收标准: 按照我公司对云服务能力的定位,出具安全性、 功能性、可用性等多个

方面的验收标准;

10. 项目验收: 与云开发商和产品提供商实施功能演示,对验收标准和 方案中所有功能模块和案例

进行系统的演示操作。

11. 上线通知: 全公司通告云平台建设并满足上线标准,按照合同与云 产品提供商和开发商完成商

务部分的其他协议内容。

3.2.

自建云成本投入

以下为选择自建云后, 所需要的硬件设备, 其中云模块部分需要开发才能满 足服务要求, 所以云产品和功能模块开发部分的投入成本目前还无法估算, 只能 先计算硬件设备的投入成本

3.2.1. 服务器设备

服务 标准配置 内存数量 硬盘容量 网卡 参考价 格 业务系 统IBM 虚拟 化主机 (双节 点) 数量 合计金额 ECC8G SAS 1x300G 4x1000M 27500¥ 2台 网卡,支 持捆绑 技54000¥ System 3650 M4 纳米 三级缓存 术 32 、 云模块 主机,双 节点 IBM m Syst M5 3650 纳米 三级 ECC8G SAS 1x300G 4x1000M 18000¥ 2台 网卡,支 持捆绑 技术 36000¥ 存 22 、 合计 90000¥ 3.2.2.

存储型号 数据存储设备

节点数量 标准配置 说明 参考价格 3PAR StoreServ 7200 4 节点 SAS 硬 盘 3x500G RAID 5 SSD 硬 盘 500G 表数据上涨率 20%计 算 索引表上涨率 30%计 算 数据仓库增长率为 % 计算 数据保留时间 . 90000¥ 合计 服务器设备和存储设备的总合计参考价格为 180000¥

90000¥ 3.2.3.

角色 机房 其他设备投入

设备类型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数量 提供方式 租赁 1 网络带宽流量 光纤交换机 机柜 独享 100M 租赁 1 1 1 1 1 1 1 1 1 4 个公 网 地址 租赁 租赁 租赁 租赁 租赁 租赁 租赁 租赁 租赁 租赁 KVM屏幕切换器 UPS 接入交换机 流量清洗设备 防火墙 ISP 接入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 ISP 接入路由器 入侵防御系统(IPS) 由 IDC 供应商提供 1 租赁 3.2.4.

云产品模块和云功能开发投入

自建云平台的底层技术可以选用以下三个模块中的一个作为基础平台 云模块名称 产品定性 开源 底层平台 现有技术可用度 定制功能开发成本(财力和时间) CloudStack Linux Ubuntu CentOS 满足多节点虚拟 化根据定制需求而变化 技术、没有云 管理资源管理接 口和各项管理模 块OpenStack 开源 Linux Ubuntu CentOS 满足多节点虚拟 化根据定制需求而变化 技术、云资源 整合技术,没有 云管理接口和部 分管理模块 根据定制需求而变化 满足高可用虚拟 化主机技术、云 资源整合技术, 各项云资源管理 技术,但不满足 各项动态调整资 源和自动化技术 微软 System Center 2012 R2 Windows Server 2012 R2 3.3. 公有云使用部署流程

公有云平台提供基于虚机托管的 IaaS 服务与支持新的云计算应用开发部 署的PaaS平台,用户可以动态调整实际 IT资源大小用户按照实际的 IT 资源使用 量进行付费。按以下流程进行:

1. 商务立项: 正式决定和选择公有云平台,并按照的项目流程进行开 展;

2. 需求调研: 按我公司的产品部署规模和对云平台服务能力的定位,进行 需求整理,并以此评估

大致的使用资源量;

3. 选择公有云服务商: 与服务商技术交流后,择优选择适合的服务商; 4. 合同签订 :与公有云服务商签订商务合同;

5. 规划设计: 根据需求调研编写产品部署架构设计方案、项目实施计划、 测试时间、上线时间

等;

6. 实施部署: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产品部署方案架构进行产品的部署;

7. 云平台试运行: 提出试运行计划,其中包含试运行的时间范围和功能, 可以按照我公司开发和

测试环境需要的条件, 对公有云平台进行试运行, 调整公有云服务使用方式;

8. 上线通知: 全公司通告产品正式上线到云端,按照合同与服务商完成商 务部分的其他协议内

容。

3.4.

公有云成本投入

由于公有云按我公司对产品服务的定位和访问量的标准, 可分为两种部署方 案和参考报价:

1. 第一个配置为 40 家机构,每家按 20个用户访问量计算,即 800个用户; 2. 第二配置为 1000家机构,每家按 20个用户访问量计算,即 20000个用户;

3. 公有云计算资源使用按实际的使用量计算, 以下报价为估算价格, 实际资 源使用越少则投入成

本越低

3.4.1. 40家机构 800 个用户的访问量计算所用到服务和参 考价

服务 数量 应用 标准配置 计费标准 计费 时长 Linux 镜像 2 合计金 额 392 前端应用服 务 低配(4 核, 7GB 内存 ) 低配(4 核, 7GB 内存 ) 恢复受保护 Linux 镜像 每月 3272 12 个 月 每月 3272 12 个 392 Linux 镜像 2 MySQL数据库 服务 镜像恢复服务 1 VPN线路 1 月 12 个 5520 无 每月 460 月 每条 253 12 个 3036 无 用做企业内部与 其他系统连接 存储设备使 用量 用作数据库 地冗余在上海或 存储和 Linux 北京数据中心内 镜像 中的磁提供 3 份复本,按 盘存 储 1024GB Block Blob ,本 月 每月 983 12 个 11796 月 实际用量收费。 每月 450 无 450 流量 (GB ) 按每月 用户访问带 500GB 宽 的数据 下行流 网络流量上行免 费,下载从 500GB 中逐一扣除 量计算 总合计金额: 99330 元,估算价格不含

3.4.2.

1000 家机构 20000个用户的访问量计算所用到服务

和参考价

服务 数量 应用 标准配置 计费标准 计费 时长 Linux 镜像 2 合计金 额 62856 前端应用 高配(8 核, 14GB 每月 5238 内存 ) 12 个 月 12 个 62856 Linux 镜像 2 MySQL数据库 高配(8 核, 14GB 每月 5238 内存 ) 月 每月 460 12 个 5520 镜像恢复服务 1 VPN线路 1 无 恢复用户所有 Linux 镜像 月 每条 253 12 个 3036 无 用做企业内部与 其他系统连接 月 存储设备使 用量 无 本地备份在上海 或北京数据中心 每月 983 12 个 11796 月 1024GB 内提供 3 份备份 服务 流量 (GB ) 按每月 用户访问带 1024GB 宽 每月 922 不按时 110 长计算 的数据 下行流 网络流量上行免 费,下载从 量计算 500GB 中逐一扣除 总合计金额: 157128 元,估算价格不含

3.5.

公有云和自建云平台使用成本对比

开发成本 无 服务提供方式 按计算资源使用量 收费 部署和开发,按产品 上线流程进行部署 上线周期 成本使用周期 云平台类别 公有云 1 周左右 自建云

高 计算资源量使 用越少使用周 期越长 2-3 个月(根据开 发3年 周期而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