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主任(签字): 授课班级 2016级三年高职汽修班 2016级三年高职汽修班 系(部)检查(签字、盖章 ): 授课时间 3.15 3.16 (1,2节) (3,4节) 教务处抽查(签字、盖章): 授课地点 底盘实训室 底盘实训室 教学内容:§2.2 离合器的检修与调整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教 学 目 标 掌握离合器检修调整的项目理论要求 掌握离合器检修调整的操作方法及实施注意事项 树立汽车底盘拆装操作的安全、规范意识 教学重点 离合器检修调整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离合器检修调整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形式 实训 教具、仪器 设备、工具 轿车离合器总成,离合器拆装作业台、专用工具,货架式工具车及常规工具,游标卡尺、百分表及表座等量具。 课后作业 或训练项目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要求明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 组织1、考勤 教学 2、讲纪律 1、复习导入 导入提问: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及其拆装步骤? 新课 2、思考: 离合器的哪些部件容易受损,为什么? 实训操作: 一、离合器的检修 1、请学生完成离合器的拆卸 2、教师演示离合器各部件的检修方法操作 1)将从动片总成平放在检测台上,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铆钉头部深度,要求铆钉头深度不小于0.5mm。 2)用百分表检查离合器从动盘的摆动,将离合器从动盘安装在专用的支架上,用百分表在从动盘的最外周边缘处测量,其圆跳动极限为0.80mm。超过极限 进行校正,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特制夹具将变形部位夹紧进行冷压校正;一种是将从动盘置于专用支架上,然后一边用百分表测量一边用特制扳手进行校正。不能校正的换新。 讲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班长、学委考勤并记录 1、学生回答教师问题,其他同学补充答案; 2、学生与教师相互讨论,可以自由发言 1、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离合器的拆卸操作 2、学生观看教师检测操作演示,观察操作方法 3、学生根据演示流程内容,与教师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 复习巩固 提问—互动 启发式 讨论法 实物演示,增强教学直观性 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获得直观操作方法经验 讨论法 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实践操作的参与度 备注 3)离合器盖的检查: 离合器盖因压盘弹簧强弱不均或固定螺栓松动的影响,是起变形或裂纹等。 方法是:可将离合器盖平放在平板上,其几个凸缘向下与平板接触,用手压住,如有摇动,即为变形,用塞尺在几个凸缘处测量,间隙极限不超过0.5mm,否则校正或更换。 要求:压盘和飞轮工作面在285mm的直径范围内,平面度不大于0.12mm,飞轮和压盘因磨损起槽、不平,课用油石磨光,如沟槽超过0.50mm或翘曲超过0.20mm时,应磨削平面,但保证压盘厚度不小于规定:(1)双片的为11mm。(2)前压盘为9mm。(3)单片的为11.35mm 4)分离轴承的检查:分离轴承是轴向受力并转动,是永久润滑的,不需要加油和润滑。检查其是否转动灵活。必要时更换。 5)检查并调整离合器盖总成: 用游标卡尺检测膜片弹簧的深度和宽度,极限:深度0.6mm,宽度5.0mm。膜片弹簧因受长期负荷二疲劳,照成磨损、弯曲、折断,或弹力减弱而影响动力的传递。所以能校正的就校正,不能校正是换新。 3、请学生完成离合器的安装操作 二、离合器的调整 1、检查踏板自由行程和推杆行程:踏下踏板直到有阻力的感觉时为止,踏板的自由行程在15—25mm之间为合格,推杆间隙为0---1mm。调整方法:松开锁止螺母并转动推杆至踏板行程和推杆行程在规定的范围内为止。然后紧固锁止螺母,拧紧力矩为12N.m。在调整好后,检查并调整踏板高度。 4、学生观看教师具体环节说明,思考教师注意要点的说明 5、学生观看教师操作演示,并根据教师演示过程中的讲解,了解操作的注意事项 讨论法 互动 学生与教师开展问题思考讨论 2、检查并调整踏板高度,踏板高度应在145—155 之间。超出规定范围就调整,其方法是:松开锁止 螺母并转动止动螺栓直到踏板高度正确为止,然后 紧固锁止螺母,拧紧力矩为16N.m。 3、检查离合器的分离点: 1)拉紧驻车制动器并加踏车轮制动器。 2)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 3)不踏离合器踏板,慢慢的将变速杆换如倒档位 置,直至齿轮啮合为止。 4)、慢慢踏下离合器踏板并测量处齿轮异响声消失 点(即为分离点)到最大行程终了位置时的行程距 离。标准距离为25mm或跟多。如检查不符合要求 就进行必要的检查 (五)、离合器常见故障分析: 6、学生与教师共同讨症 可能原因 论常见故障原因及故状 障现象 离1、 离合器踏板无自由行程 合2、 摩擦片有油污、烧蚀或铆钉外露。 器3、 离合器盖与飞轮的联接螺栓松动 打4、 膜片弹簧的弹力过弱 滑 5、 压盘与飞轮表面烧蚀、变形、有沟痕或裂纹 6、 分离叉或分离轴承卡住不能回位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离合器发抖 1、 离合器踏板行程过大 2、 分离杠杆内端太低或不在同一平面上 3、 从动盘或压盘不平,从动盘移动有困难 4、 新摩擦片过厚 5、 液压系统有泄漏 问题分析讨论法,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 1、 压紧弹簧损坏 2、 发动机飞轮与离合器联接螺栓松动 3、 从动盘翘曲变形或有油污 4、 摩擦片磨损脱落或粘有油污、铆钉外露 5、 分离轴承卡住 离1、 分离轴承磨损或脏污 合2、 摩擦片铆钉松动或铆钉外露 器3、 分离叉或传动装置卡住 发响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案例,并说明: 1、请全体同学分组进入工作岗位进行离合器的检课堂修调整操作; 练习 2、教师指导并观察学生练习情况,随时指导并总结说明 课堂1、总结讲授内容,说明重、难点; 小结 2、着重说明操作时应具体掌握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课后分析总结: 1、学生分组练习 2、根据操作实际情况,总结自身存在问题 学生反思教师总结内容 分组练习法,“做中学、做中教” 归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