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地质公园
公园以地球晚前寒武纪最完整地层和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主题,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上前寒武系地层,地质构造完整,地层出露齐全,构造证据明显,既保存着燕山造山运动的痕迹,又显露着喜马拉雅运动的强烈影响;既保存着寒武纪、奥陶纪的化石群,又显露着喀斯特地形和冰川地貌, 神农架发生过5次间歇性抬升地质构造运动。因此,神农架地层独具“多层状地貌”。
约19-l0亿年的中元古代神农架形成了最古老的地层---神农架群,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单元。约在十亿年前元古代,神农架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约在七亿年前,这里上升为陆地和高山,后又下降为浅海。到了五亿七千万年前的古生代,这里曾长期是一片浅海和滨海。距今1.5至0.025亿年间,神农架发生过5次间歇性抬升地质构造运动。因此,神农架地层独具“多层状地貌”。后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的隆起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成为大巴山东延的余脉。山脉呈东西方向延伸,山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为“华中第一峰”。西南部石柱河海拔398米,是神农架的最低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为2707.4米
神农架地质遗迹
1.神农架群
神农架群是神农架地区最古老的地层,形成于距今约19~l0亿年的中元古代。神农架群广泛出露于神农架地区,沉积厚度四千余米,岩石以白云岩为主,其中富含叠层石,从下往上划分为郑家垭组、石槽河组、大窝坑组和矿石山组等4个组。神农架群是世界上保
存最完整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单元。
2.裂谷盆地
在大约19亿年时,神农架地区位处扬子地块的北缘,在地壳拉张的构造背景下,成为扬子地块北缘的一个陆缘裂谷盆地。在该盆地中,早期沉积了神农架群郑家垭组的碎屑岩和火山岩,随后,在浅海台地部位沉积了石槽河组碳酸盐岩,在斜坡地带大量沉积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水下滑坡,还形成了大岩坪岩楔;之后,历经多次海平面的升降旋回,先后沉积了大窝坑组和矿石山组较稳定的台地相碳酸盐岩和滨海相陆缘碎屑岩及赤铁矿层。
3.晋宁造山
约10~8亿年期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格林威尔造山事件(中国称为晋宁造山事件)。这次事件使全球多个次级聚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罗迪尼亚超级。在晋宁造山事件的推动下,神农架地区的沉积盆地关闭,地壳隆升,仅在西南,形成了青白口系凉风垭组的陆内裂谷碎屑岩沉积。此后,神农架地区转入了相对稳定的浅海环境,广泛分布在神农架群周边的地层层序与长江三峡地区基本相同。
4.南沱冰碛岩
经历了晋宁造山事件,神农架地区由海洋转为陆地,由盆地转为山脉。此后,全球进入裂解阶段。伴随地壳的扩张,在神农架地区发生了深部岩浆活动,形成了呈环状、带状分布的基性岩墙群。这一时期,在拉开的海盆中还堆积了一套巨厚的冰川沉积物,即南沱冰碛岩。这套冰川沉积物是恢复神农架地区当时的古气候环境和古地理位置的重要
标志。
5.燕山构造事件
中生代是神农架地区构造格架最终定型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东部发生了强烈的燕山构造事件。在燕山构造事件的挤压应力场中,神农架地区地层发生大规模的褶皱和断裂,这种新生的构造与前期构造大角度叠加,形成了以神农顶为中心的、独具特色的断穹构造样式。神农架断穹北翼以九道一阳日断裂为界,与青峰大断裂相邻,东南以新华断裂与黄陵背斜分隔,南部以一组斜列褶皱与秭归盆地过渡。该断穹控制了神农架及其邻区地貌的发展,使神农架山脉成为长江与汉江的分水岭,香溪河和沿渡河向南直接注入长江,南河和堵河向北流入汉水。
6.五级夷平面
神农架进入第四纪以后,神农架地区在总体隆升的背景下,新构造运动表现为间歇式的拱曲上升和新断裂的活动,山地形成了5级夷平面,分别为神农顶期、八王寨期、鄂西期、台原期、山原期,前两期最高,仅分布于区内。由于区内山势已高,第四纪冰川尤为发育。
7.典型地质剖面
神农架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前寒武系的典型地质剖面,神农谷剖面代表中元古界神农架群的中上部;石槽河剖面代表神农架群的中下部;野马河至燕天垭剖面上包括了神农架地区从中元古代到寒武纪的主要地层。
8.古生物景观
古生物景观以晚前寒武纪地层中丰富的叠层石为特色。风景垭剖面中,石槽河组处在碳酸岩台地的初始阶段,其内的叠层石以波状和小型的锥、柱状为特点;大窝坑组、矿石山组时期,台地已进入成熟阶段,其内的叠层石以大型锥、柱状为主。尽管叠层石的形态和组合主要受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的控制,但仍是元古代时期沉积环境分析与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
7.古犀牛洞
1995年,在红坪附近海拔2100米的古犀牛洞中发现了更新世古人类遗址,出土了犀牛、大熊猫、剑齿象等古生物化石和旧石器实物1000多件(旧石器遗址),对研究古人类的生活环境、生存范围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8.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主要见于大九湖和神农顶一带,以及木鱼的青天袍等,可以分出三次冰期和两次冰缘期。冰川侵蚀地貌形态清楚,尤其是冰川U形谷和冰碛堰塞湖保存最好。还有发育完好的冰斗、角峰、刃脊等。也有相应的冰川堆碛物,如侧碛、底碛、漂砾等。
9.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以大九湖、千家坪、葱坪等地最为发育,漏斗与洼地、石林与峰丛、天生桥与落水孔等,各种类型齐全,系统发育完整。郑家包暗河是香溪河的源头。莺嘴岩暗河是神农溪的发源地。在神农架群的分布区内,则以白云岩为主,多种地质营力的复合,造就
出怪石嶙峋的另一番地貌景观。
10.大九湖岩溶盆地
大九湖岩溶盆地,海拔1750米,面积约18平方公里。曾经因地下水通道阻塞而成为岩溶湖,湖水疏干后沼泽化成为湿地,现今水流从落水孔经地下暗河流入竹山县的官渡河。在第四纪冰期时,它也是一个冰川U形谷,周边山间发育冰斗。
11.地质灾害遗迹景观
地质灾害遗迹景观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多分布在板桥河与当阳河的河谷两岸。板桥河中遍布沟谷的砾石堆积就是崩塌和滑坡的产物。神农祭坛旁的千年古树——铁坚油杉就坐落在一个古滑坡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