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小数乘法
第7课时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P12例7及练习三第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难 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猜想,合作交流,验证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运算规律适用于小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生: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板书: 0.7×1.2=1.2×0.7
(0.8×O.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师: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
生1:第一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 生2:第二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结合律。 生3:第三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分配律。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了什么?
生4:说明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板书:0.25×4.78×4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怎样算简便,并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学生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
让学生在班级内汇报交流。(教师随着学生的归纳板书:看、想、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怎样算简便。
0.25×4.78×4 =0.25×4×4.78 =1×4.78 =4.78
教师板书:0.65×202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展示。)
0.65×202
=0.65×(200+2) =0.65×200+0.65×2 =130+1.3 =131.3
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生1:我先找特殊的数202,因为202可以写成200+2,再把200和2分别与0.65相乘,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教师边听边板书,分解后再简算。)
师强调:实际做题时像方框里的那一步可以省略掉。 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两种简算技巧,有的同学还有许多其他简算技巧,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每一道题分别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完成,集体订正,并重点说一说在计算类似101×0.45与2.73×99的题时,关键是什么。
3.计算下面各题(出示如下题目):
50×0.13×0.2 1.25×0.7×0.8 0.3×2.5×0.4
学生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说说你们的收获。 生:我知道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五、作业: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4、5题。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c+b×c
O.25×4.78×4 0.65×202 =0.25×4×4.78(交换律) =0.65×(200+2)
=1×4.78 =0.65×200+0.65×2(分配律) =4.78 =131.3
第5单元 简易方程
第12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1)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
【学习重、难点】
重 点: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难 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解下列方程:
x+5.7=10 x-3.4=7.6 1.4x=0.56 x÷4=2.7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 三、例题精讲 教学P73例1。 出示题目。(课件)
出示跳远的图片,从图片上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我们结合这幅图片来了解一下,课件演示。 同学们想想,“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 分析,解题。
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数量呢?原纪录、小明的成绩、超出部分。
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书) 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 ① 小明的成绩—原纪录=超出部分 ② 小明的成绩—超出部分=原纪录 ③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解决问题。
评讲、交流。(侧重如何用方程来解决本题。)
学生展示,可能会是算术方法,也可能列方程。对于算术方法,给予肯定即可。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
① x+0.06=4.21 ②4.21﹣x= 0.06 ③4.21﹣0.06= x 每一种方法,都需要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如第一种,学生根据的是“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这一数量关系(由于左右相等,也称等量关系)所得到的。解出方程,注意书写格式,并记着检验(口头检验)。
对于第二种,可以肯定学生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但方程不容易解,为什么呢?因为x是被减去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列的方程,未知数前最好不是减号。
对于第三种,可让学生让算术解法与之作比较,让其发现,大同小异,因此,在列方程的过程中,通常不会让方程的一边只有一个x。 小结
在解决问题中,我们是怎样来列方程的?
将未知数设为x,再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设计
1、解决P73“做一做”中的问题。
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有哪些等量关系?
用方程解决问题,四人小组交流方法,评讲,特别提醒:别忘了检验。 2、完成P75练习十六中的第3题。 3、列方程解答下列各题。
(1)生物小组养黑兔48只,比白兔少8只,白兔有多少只?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cm,它的边长是多少?
(3)体育用品商店运来120个篮球,是运来足球个数的3倍,运来足球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