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体现算法的个性化。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用找基准数的方法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特长大展示。请看这是小巧的各项得分成绩(媒体出示) 二、探究新知:
1. 师:能不能算出小巧的总分?请先列式。 生:9+9.3+9.7+9.8+8.8+9.2
- 1 -
2. 请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吗?(生自由发言) 3. 你有方法算了吗?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吗?请同学先自己的在练习纸上写下自己的方法,完成后再四人小组交流。 4. 汇报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情况: (1)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凑整计算;
9+9.3+9.7+9.8+8.8+9.2
=(9.3+9.7)+(9.8+9.2)+(9+8.8) =19+19+17.8 =38+17.8 =55.8
(3)9+9.3+9.7+9.8+8.8+9.2
=(9+9+9+9+8+9)+(0.3+0.7+0.8+0.8+0.2) =53+2.8 =55.8
(4)以9为标准(若学生说不出,师提示: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加数接
近几?)
9+9.3+9.7+9.8+8.8+9.2
=9×6+0.3+0.7+0.8-0.2+0.2 (-0.2和+0.2可以相互抵消)
- 2 -
=54+1.8 =55.8
(5)以10为标准(若学生说不出,师提示:刚才是以9为标准,看看还
可接近谁?)
9+9.3+9.7+9.8+8.8+9.2
=10×6-(1+0.7+0.3+0.2+1.2+0.8) =60-4.2 =55.8
重点讲评(4)、(5) 5、小结
师:通过这题的研究,你有什么体会吗?
(在计算几个数连加的时候,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凑整,或根据数的组成,还可以看接近谁就以谁为标准来巧算)。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小数加减法的应用”(板书) 三、巩固应用:
1.出示小胖各项成绩,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小胖的总分。
9.4+9.6+9.7+9.4+8.3+9.2 (1)完成 ;(2)汇报交流。
2.小亚、小丁丁的成绩也出来了,瞧,谁的总分最高?(小丁丁) 3.师:咦,表格中没有小亚的朗诵成绩和小丁丁的剪纸成绩,我们能算出
- 3 -
来吗?怎么列式?(生列出算式)
计算小亚的朗诵成绩:55.7-9.1-9.4-9.2-8.9-9.6 计算小丁丁的剪纸成绩:56-9.3-9.9-9.2-8.7-9.1 请同学自选一题计算(汇报):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归纳总结:计算小数连加时,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算,但在具体计算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根据数据的特点可以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凑整,也可以加数相邻的整数为标准来算。有时,在数很多的时候,我们还可使用计算器计算。计算小数减法时,可以根据数的特点,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反思: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