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lneA)-l\\T-\\e3)\\T-l(e2)\\T-l(eXT =tn〇5)56T(o6) =\
^T-^e^lne^-^T-^eXT-^e^T-^eXT =lne6) =\
3 MATLAB轨迹规划与仿真
3.1空间直线轨迹规划与仿真
轨迹规划分为点到点运动和连续路径规划。前者 只需规定起始点和终止点,后者既要规定起始点和终 止点,又要指明若干中间路径点[84]。结合KUKA
1 -0.30 ^ -0.35 职-0.40,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KR6机器人模型,采用点到点运动进行轨迹规划,得
到机器人回转关节、肩关节和肘关节坐标运动曲线。 设定初始变换矩阵L = [0 1 0 50; 0 0 1 0; 1 0 0 86.602 5; 0 00 1],终止变换矩阵 r2 = [0 1 0 0; 00 1 30; 1 0 0 86.602 5; 0 0 0 1],仿真时间(=2 s〇
机器人前3关节坐标运动曲线如图2所示。调用 plot[t,g( :,f) ]、plot[h^( :,f)]和 plot[£,
指令,绘制对应关节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
加速度曲线,如图3所示。
,/s
(b)关节2
-0.95绝-1.00 硬-1.05,Co
(U (K4 O O
(c)矣节3
图2
前三个关节坐标运动曲线
r〇
t/s
K2
TA K6
1.8 2.0
Fig. 2 Motion curves of the first three joints of the robot
th t/s
破
fj%
(g)关节3角位移曲线
(h)关节3角速度曲线 (i)关节3角加速度曲线
图3 前三个关节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曲线
Fig. 3 Angular displacement, angular velocity, and angular acceleration curves of the first three joints
第1期
KUKA KR6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李光亮,等
for i = 1 : 1 :39
Ta{i} =ctraj(T{i} ,T{i + l} ,length(t)); end
q = ikine( r,Ta{ i})
• 43 •
3.2空间曲线轨迹规划与仿真
对于空间曲线的轨迹规划,采用连续路径规划,规 定起始点和终止点,指明若干中间路径点。利用
MATLAB绘制马鞍形空间曲线,两圆管直径分别为 50 mm和100 mm。对马鞍形空间曲线上的40个点进 行轨迹规划仿真,£ = 2 s,调用函数化=dmy( 7;,7\\,
马鞍形空间曲线如图4所示。
length(〇 ),g =认―〇, :Ta),求解运动学逆解关节
坐标[1Q]。
MATLAB程序如下。
a = 50 ; b = 100;
alpha = 0:pi/20:2 * pi; x = a * cos( alpha); y = a * sin( alpha);
z = sqrt( b. ^ - a. \"2 * cos( alpha) . \"2);
在曲线上均勻选取40个点,进行机器人的轨迹运 动仿真。程序如下。
t=0:0.05:2 for i = 1 : 1 :40
T{i} =transl(x(i) ,y(i) ,z(i)); end
1硬
欺
⑴价关
图4马鞍形空间曲线
Fig. 4 Saddle - shaped space curve
机器人各关节运动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几器人各运动曲线变化连续缓 和,没有出现突变现象。这说明机器人运动时,各关节 运动灵活,各活动部件运动平稳。
122.56122.53122.50
0.0
0.5
1.0
t/s
1.5 2.0
(b)关节2
-65.84硬-65.87
〇.〇
0.51.0
\"s
1.52.0
-65.90
(
0.5 1.0
t/s
1.5 2,0
(c)关节3
1
/职—
(cl)关节4
5.145
If
5.145 c5.1445.143J;
5.1445.143
0.0
0.5
1.0
1.5
2.0
1.0
t/s
f/s
(e)关节5
(0关节6
图5各关节运动变化曲线
Fig. 5 The variation curves of each joint movement
4结束语
通过对KUKA KR6工业机器人进行研究分析,基于
MATLAB中建立机器人模型,对空间轨迹进行仿真,分析
了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关节稳定性以及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的变化。④对空间马鞍形焊缝轨迹进行仿真,为 机器人焊接系统焊接马鞍形焊缝提供了理论分析。
MATLAB中的Robotics Toolbox模块,进行了以下几方面
的工作〇①采用改进的D - H法,建立KUKA KR6工业机 器人的运动学方程和机器人各连杆坐标系。②根据机器 人的运动学方程,进行了运动学的正、逆解。③在
KUKA KR6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为工业
机器人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下转第47页)
第1期多关节机器人的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研究孙晓,等
Technology, 2011.
• 47 •
4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一种多关节机器人的模糊自适应阻抗
[6] CHEN I M, YANG G. Configuration independent kinematics for
modular robots [ C ]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1996 : 1440 -1445.
控制策略。通过对PUMA560机器人前三个关节进行 自适应阻抗控制和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研究,实现了 对机器人末端力的精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 适应阻抗控制对自由空间的位置跟踪和接触空间的力 跟踪性能良好。本文研究可为动车组侧窗玻璃安装机 器人末端接触力控制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孔德松,宏力.模糊控制的拋射机器人位置校准研究[J].自动
化仪表,2014,35(9) :54-56.
[7 ] SLOTINE J E,LI W P.应用非线性控制[M ].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9.
[8] 温淑焕.机器人模糊神经网络阻抗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
2004,16(11) :2614-2617.
[9] 刘杰.上肢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D].青岛:青岛
大学,2012.
[10] 李正义,曹汇敏.适应环境刚度、阻尼参数未知或变化的机器人
阻抗控制方法[*1].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2):1581 -1585.[11 ]杨振.基于阻抗控制的机器人柔顺性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
东南大学,2005.
[2 ]蔡自兴.机器人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霍伟.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M ].北京:髙等教育出版社,2005 :
51 -110.
[4] 李杰,韦庆.基于阻抗控制的自适应力跟踪方法[J].机器人,
1999,21(1) :23 -29.
[5] SEUNG Y L. Glazed panel construction with human robot
cooperation [ D ]. Daegu : Daegu Gyeongbuk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12]崔亮.机器人柔顺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
学,2013.
[13 ]刘智光,于菲,张靓,等.基于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的机器人接
触力跟踪[】].工程设计学报,2015,22(6):569 -574.
[14]陈贵亮,曹伟涛,杨冬,等.基于阻抗控制的幕墙安装机器人柔 顺操作研究[J] •工程设计学报,2017,24( 1) :100 - 107.
(上接第43页)
参考文献:
[1 ]薛定宇,陈阳泉.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
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 CORKE P I. A robotics toolbox for matlab [ J ].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Magzine, 1996 ,3 ( 1) :24 - 32.
[6 ]徐呈艺,李业农,周小青,等.M0T0MAN - UP6机器人运动学分
析及仿真[J].机床与液压,2013(9) :144-149
[7] 蔡自兴•机器人学基础[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5.
[8] 王智兴,樊文欣,张保成.基于Matlab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与仿真[J] •机电工程,2012,29(1 ):33 -37.
[3 ]林仕髙,刘晓麟,欧元贤.机械手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3) :49 -52.
[4] 张禹,丁磊宇.基于Matlab的6R工业机器人运动学仿真与研
[9] 于天宇,李达,宋宝玉.基于MATLAB - Robotics工具箱的工业
机器人轨迹规划及仿真研究[J ].机械工程师,2011 (7) : 81 -
究[J]•机械工程,2017(1) :24 - 27.
[5] 张舒曼,周亚军.基于Matlab的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轨迹规划
83.
[10] 扶宇阳,葛阿萍.基于matlab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仿真研
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3 (3) :40 - 42.
仿真[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8) :1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