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美有人欣赏时
春末夏初时节,我和一群驴友来到了我们向往已久的目的地。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大理的天空就是那么蓝,我觉得我到了一个我做梦都不可能到达的地方,如果说人间真的仙境,我想也不过如此!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我们到达了大理云弄峰下,想亲眼目睹一下传说中的蝴蝶泉……
美丽风景映入我们眼前,让我们眼花缭乱,繁花满树,娇艳欲滴,争奇斗艳,各种各样的蝴蝶朝着蝴蝶泉飞来,让我们流连忘返,世间尚还有一处如此纯净无暇的胜地!
花儿是美的,但也得有会欣赏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她的真谛,任何一中事物都有她生存的目的和向往。花儿就是在期待希望在她没有凋谢之前能够遇到真正读懂她的知音人。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认识了……
认识是什么?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认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是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同时,辨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于认识又有不同回答: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这种直观的消极地被动的反应论是不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辨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得揭示了认识认识过程的辨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都知道辨证唯物主义认识才是最科学的。它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造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辨证唯我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两个特点。正因为如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接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
反映现实中的现在,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理论始终是理论,不妨给大家说一个简单却又复杂的例子——一次难忘的经历:大理云弄峰山脚下的蝴蝶泉,各种各样的蝴蝶,五颜六色的鲜花……都是认识的客体,我们就是认识的主体,我们所作出的回答就是对花儿的认识;而花儿的美丽让我们又做出对他们的赞美评价,就是认识的能动作用。虽然说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但却实现了我们对花儿的一次完美认识。
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对事物进行认识,只是太过于平常,似乎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以致于我们都不在意我们是否在认识?何时在认识?对什么事物进行认识……留心生活的人会时刻留心周围的事物,不愿意错过任何认识事物的机会;相反,不留心生活的人知识囫囵吞枣的生活,迷迷糊糊是生活,毫不在意周围的美好事物,错过了在他周围看着的的美丽的“花”!
花儿还是那么的美丽,你注意看了吗?你欣赏到了她的美丽了吗?留心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因为有了和花一样美丽的事物而更加美丽!
外语系0604班
陈伟
2007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