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诗赏析-《题鹤林寺僧舍》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唐诗赏析-《题鹤林寺僧舍》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来源:刀刀网
《题鹤林寺僧舍》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题鹤林寺僧舍》这首诗就是他心境的写照,有人以为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并对之解

释,其实不然“偷得”也好,“又得”也好,并非对人生的消极应对,而是一种自然之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鹤林寺僧舍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唐代: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译文

长时间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无端地耗费着人生这点有限的时光。有一天,忽然发

现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

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

刻的清闲。

注释 ①强:勉强。 ②因:由于。 ③过:游览,拜访。 ④竹院:即寺院。

⑤此处“偷”在有的诗歌版本中作“又”字。

1.从抑扬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的表达技巧。(3分)

2.诗的末句“偷得浮生半日闲”,有的版本作“又得浮生半日闲”,你认为用“偷”字好还是用

“又”字好,为什么?(4分)

答案

1.本诗用了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的写法,首句直抒诗人极度失意消沉、昏醉度日的心

境,是抑,末句抒发诗人领悟到了要学会珍惜时光、从容乐观对待人生的道理之后的欣喜之情,是扬。

2.用“偷”字更好。“又得浮生半日闲”只是客观的表达了又一次得到闲适之意,与首句“终

日昏昏醉梦间”的心境不符,“偷”字则更具主观色彩,更能表现出诗人于“竹院逢僧话”后领悟到了要从容乐观地对待失意人生的积极态度。(写“又”字好的,不给分,只写“偷”字更好,没有分析的,也不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