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提升题目课讲解
能力提升类
例1 甲乙两地相距162千米,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A每小时行驶48千米,B每小时行驶36千米.
(1)如果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A车在B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A车追上B车 ? (2)如果B车先行驶1小时,两车同向而行,B车在前,A车在后,A车行驶多少小时能追上B车 ?
一点通:设x小时后A车追上B车,48x,36x表示x小时后两车各行驶的路程,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1)设x小时后A车追上B车,由题意,得: 48x-36x=162, 解得 x=13.
(2)设A行驶x小时能追上B,由题意,得:
48x-36-36x=162, 解得:x=16.
答:(1)13小时后A车追上B车.(2)A车行驶 16小时能追上B车.
点评:行程问题有三个基本量,分别是:路程,速度,时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
例2 要加工300个零件,甲、乙二人一起加工2小时后,因乙另有任务,甲又单独加工了3小时完成任务.已知乙比甲每小时多加工3个.求甲、乙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一点通:题中含多少或倍数的数量关系时,设少的甲为x,同时用x+3表示乙,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甲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则乙每小时加工(x+3)个零件, 根据题意,得:
2x+2(x+3)+3x=300
解得 x=42
答:甲每小时加工42个零件, 乙每小时加工45个零件.
点评:本题分别计算不同时间段甲、乙加工零件的数量,再计算总和。
例3 某车间有100个工人,每人平均每天可以加工螺栓18个或螺母24个,要使每天加工的螺栓与螺母配套(一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应如何分配加工螺栓、螺母的工人?
一点通:等量关系为螺栓数:螺母数=1︰2。设加工螺栓的人数为x人,则加工螺栓的总数为18x个,加工螺母的总数为24(100-x)个。 解:设加工螺栓的人数为x人,依题意有 24(100x)218x, 解得 x40(人)
∴加工螺母的人数为 100-x=100-40=60(人)
12121212路程路程;时间=. 时间速度答:应分配40人去加工螺栓,60人去加工螺母。 点评:此题重点是培养寻找等量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运用类
例4 A、B两地间的路程为360km,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72km,甲车出发2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每小时行驶48km,两车相遇后,各自仍按原速度原方向继续行驶,那么相遇以后,两车相距100km时,甲车从出发开始共行驶了
多少小时?
一点通:甲车从出发开始共行驶了x小时,同时用x的时间;依据行程问题的公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甲车从出发开始共行驶了x小时,则乙车从出发开始共行驶了x根据题意,得: 72x+48x5表示乙车从出发开始共行驶125小时. 125=360+100, 12解这个方程,得 72x+48x-20=460, 120x=480, x=4.
答:甲车从出发开始共行驶了4小时.
点评:行程问题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重点题型,确定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
例5 某工程,甲独做需要40天完成,乙独做需要30天完成,丙独做需要24天完成,甲、乙、丙合作3天后,乙、丙因事离开若干天,乙离开的天数比丙多3天,结果前后共用14天的时间将工程完成,问中途乙、丙各离开几天?
一点通:已知甲独做需40天完成这项工程,则甲每天的工作量是
1; 4011;丙的工作效率是.
2430解:设乙中途离开的天数为x,那么丙离开的天数为(x-3).
同理,乙每天的工作量即工作效率是根据题意,得
111111x11(x3)131,
302440302440解这个方程,得
9+12+15+33+44-4x+70-5x=120,
x=7.
所以 x-3=7-3=4.
答:中途乙离开7天,丙离开4天. 点评:工程问题常使用下列概念和公式: 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总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思维拓展类
例6 某服装个体户同时卖出两套服装,每套都以135元出售,按成本计算,其中一套盈利25%,另一套亏本25%。
(1)在这次买卖中,这位个体户是赔是赚还是正好保本? (2)若将题中的135元改成为任何正数a元,情况如何?
一点通:关键是把握等量关系:进价(1+盈利率)=售价,进价(1-亏本率)=售价。 解:(1)设第一套服装进价为x元,则x(125%)135, 解得x108,
设第二套服装进价为y元,则y(125%)135, 解得y180,
而(xy)2135(108180)213518。 所以该个体户赔了18元。
(2)仿(1)小题方法可得:
x(125%)a及y(125%)a,
44a, ya, 5342a40, 而(xy)2aaa2a5315 解得x 所以此时该个体户仍然是亏本。
点评: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此类问题中的几个等量关系:
例7 某地生产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的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的利润为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的利润为7500元,若当地一家公司有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是:若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若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影响,该公司必须在15天内将这批蔬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该公司研制了三种可行方案:
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
方案二:尽可能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来得及进行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直接销售; 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在15天内完成。 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多?为什么?
一点通:本题题干较长,条件复杂,需要对每一个方案进行分析并计算。 解:方案一:15天粗加工16×15=240吨>140吨,总获利4500×140=630000元; 方案二:15天精加工6×15=90吨,总获利7500×90+1000×50=725000元; 方案三:x天精加工,15-x天粗加工, 所以6x+16(15-x)=140, 解得,x=10
总获利7500×60+4500×80=810000元 答:选择方案三获利多。
点评:方案类问题应先分别分析和计算每种方案,得出结果后再进行比较。
1. 题中含多少或倍数的数量关系时,设少的为x,同时也要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量。
2. 几类不同问题的公式应掌握并熟练应用。
3. 列方程时左右两边的单位一定要统一,以免出现错误。
问题:一个人先沿水平道路前进,继而爬山到达山顶,之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出发点,全程共用了5小时.已知此人在水平路上每小时走4千米,上山每小时走3千米,下山每小时走6千米,则此人所走的全程是多少千米?
一点通:本题为典型的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
路程路程;时间=.
速度时间解:设上山的路程为s,下山的路程也是s, 依题意,上山的时间为t1ss小时,下山的时间为t2小时,水平路上的时间为36sst35小时,
36总路程S总4(5)2s=20千米 答:此人所走的全程是20千米。
点评:本题中未知数的设法、等量关系的确定都值得推敲和总结。
ss36(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 某班同学到一养殖场参观,发现A养殖区母鸡与猪的头数共70,而腿数共196,那么A养殖区的母鸡比猪多( )。
A. 14只
B. 16只
C. 22只
D. 42只
2. 某老师开车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行1.5km,某天回家时,速度提高到每分钟2km,结果提前5分钟到家,设原来从学校到家之间用x分钟,则列方程为( )
A. 1.5x2(x5) B. 1.5x2(x5)
C. 1.5(x5)2x
二、填空题
3. 小张有三种邮票共18枚,它们的数量之比为1:2:3,则最多的一种邮票有___________枚。
4.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6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若他们合做需________天完成。 5. 一条环形公路长18千米,甲沿公路骑车每分钟行550米,乙沿公路跑步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从同一起点向相反方向出发,经过x分钟两人相遇,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___。
D. 1.5(x5)2x
三、解答题
6. 把一个边长为25cm的正方形铁丝框重新围成长方形。 (1)使得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cm,此时的长宽各是多少? (2)使得长方形的长比宽多8cm,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7. 某水池有一进水管和一放水管,若单独开进水管6小时可注满水池,若单独开放水管8小时可放完一池水,若同时开两水管,那么多少小时可注满水池的一半?
9. 一船在两码头间航行,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9.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头共30个,下有腿共96条,问鸡兔各几只?
10. 将内径分别为5cm和15cm ,高均为30cm的两个圆柱形容器注满水,再将水倒入内为径20cm,高为30cm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是否会溢出?
12. 一个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和为15,若把个位与十位的数字对调,则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小27,求原两位数。
12. 上午7点20分,旅游者张某骑自行车从住地到火车站转乘某次列车,如果他每小时行驶10千米,火车开出时他离车站还有0.5米,如果每小时多行驶2千米,则在火车开出前15分钟到达车站,求住地到火车站的路程和火车开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