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新的课程理念决定着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 路,而教学的策略和行为又体现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也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基本途径和设计思 从本章开始, 我们将进入语文具体内
也一定能够学到新理念下识字
容的教学与学习。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和实践, 你会进一步感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策略 和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同时, 通过你的亲自参与和实践操作,
与写字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形成初步的实践操作能力。 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的学习吧!
我们需要学习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我们需要阅读
汉语拼音教学案例 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 识字与写字评价案例
我们需要实践
交流实践活动 问题探讨活动 教学设想活动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识字和写字教学, 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略。本节我们将以学段为线索,
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始终的一项任
探究教学
务。对此, 《语文课程辬准》在识字与写字的目辬中提出过丰富的、很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策
分析学生识字写字的特点,介绍识字写字的策略,
中存在的问题。学习重点应放在学习教学策略上。
从学生识字写字的规律来看,不同学段的学生,因其心理发展和识、写准备、能力形成 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识字与写字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 教学策略。
一、第一学段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特点
1. 识字教学的特点
第一学段是学生识字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要认识 在本学段是一个重点。
(1)从学生的识字过程来看,本阶段的识字刚起步,儿童在学习经验、习惯、方法和 能力等方面都很缺乏,所以,这个阶段的一切教学都要从
?最基础?做起。一般来说,在低
1
**
?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
中 800—1000 个会写?。这个数量,占了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 60% ,可见,识字教学
***
年段,尤其是一年级,字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是因为,在汉字音、形、义三个因素中, 字形是儿童生活经验中所缺少的, 学要突出?字形?这一重点。
(2)从学生心理发展来看, 这一阶段的儿童, 在识字过程中总是表现出先整体后局部、 先轮廓后细微、先上部后下部、先左后右、先熟悉后生疏等认知特点。所以,在确定教学策 略时,内容上要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注意分散 难点;方法手段上要灵活多样,易于儿童接受和记忆。
(3)从学生识字过程来看,识字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逐 步形成。首先, 随着识字数量的增加和学法的指导,学生对识字方法逐步有所掌握,如拼读 字音的方法、分析字形的方法、查字典的方法等等;其次,他们识字的能力逐步提高,能够 逐渐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运用等。 会出现质的飞跃,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4)从学生识字形式来看,儿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所以,识字教学不能单纯 只认字, 还要将学生的语言实践和丰富多样的形式结合起来, 识用结合, 以实现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多向迁移和运用, 背景之中,强化记忆,提高学生识字的分析、综合能力。
2. 写字教学的特点
第一学段学生的写字也处在一个开始阶段,教学同样应从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出发。 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是:
(1)骨骼、肌肉等生理发育不够健全。例如:由于儿童的腕力发育,较长的笔画 书写不能做到 ?横平竖直?、?左右撑足?,一些合体字书写往往比例失调。所以,写字教 学提倡?先小后大?、?先描后写?等。
(2)写字的心理准备还不充分。这时候儿童的写字有时带有
?图画?的影子,超格、
写
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 力求 要把汉字纳入学生丰富的语言
学生具备了这些方法与能力,识字教学就
是他们要学习的新因素。 再加上他们对事物的识别能力不
强,字形的学习要比字音、字义困难和复杂得多。所以,从音、形、义三个因素说,识字教
缩格现象时有发生, 本不相连或相分的汉字会错误地联在一起成一个字或分割成两个字, 字时缺乏毅力和耐心等。 所以教学时, 一方面要加强指导, 一方面不能安排过多的内容和练 习时间。
(3)对书本、工具的使用和掌握等正处于认识和形成过程。例如:田字格中怎样安排 汉字,书写时怎样合理用力以及削铅笔、 甚至?手把手?地去教。
(4)写字的兴趣、习惯等有待培养。学生写字时容易出现随意性、情绪化现象,坐姿、
擦橡皮等很细微的地方, 需要教师细说明, 勤帮助,
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常常不正确, 一旦形成坏的习惯又不容易改变, 有时还会出现随便撕页、 翻页现象。因此,第一学段写字教学要注意养成教育。
2
**
***
此外, 学生写字也有个体差异, 教师教学应该注意到这种差异性的存在, 施教。 学生的写字能力还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 便了,关注点也可转移。
努力做到因材 教学也就方
待到学生的认识和能力提高了,
二、第二、三学段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特点
二、三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教学的继续和提高。
在这两个学段中, 识字写字
的数量,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识字方法、识字能力以及心理等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1. 识字的教学特点
(1)识字量的变化。 识字在数量上要求学生累计认识
2500—3000 左右个汉字, 其中第
1000—
二学段要求新认识 700—900 个, 第三学段 500—700 个。表面上看, 第二、 三学段识字的总 量比第一学段减少了,但目辬要求会写的汉字却增加了:第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就达 1200 个,第三学段认识的 500 个汉字,全部要求会写。可见提高了识字的质量要求。
(2)识字重点的变化。随着识字的不断深入,到了小学中高年段,字形已不再是学生 识字的重点。相比之下,字义却越来越丰富复杂,趋于抽象化,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 根据这些特点,这两个学段的识字教学,总体上要突出 握不断加深,并由汉字的积累逐渐过渡到汉字的运用。
(3)识字能力的变化。第二、三学段的学生,由于第一学段教学的准备,已基本掌握 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和偏旁部首,
具备了分析字形的基本能力, 学会了查字典等方法, 并且随
所以, 教学要及
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汉字的知觉能力和主动识字意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字义?这一重点。学生对字义的掌
时跟进能力的发展, 将识字教学的重点、 难点放在音、 形、义的建立上和汉字的理解运用上。
2. 写字的教学特点
二、三学段的写字,课程目辬是这样规定的: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
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和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可见,要求变化了,难度提高了。
从写字的重点、 过程看,这一阶段教学重点由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笔顺规则?等转向汉字的速度、 ?间架结构?、 总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要作相应的调整。
?形体美?等,所写的汉字也由第一学段
?与识字密切结合 ?转向可以临帖、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等。
、
3
**
***
一、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教学策略
1. 识字教学策略
(1)情境识字。生动的情境能为儿童识字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背景支持,因此,运 用多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 无疑可以有效地激发儿童识字的兴 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小学实验教科书本身,已经为我们设臵了许多有趣的识字情境,教 师要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和利用。
① 利用图画情境识字。一是要用好教材插图提供的情境,如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第一 册中的象形字, 每个汉字都有一幅情境图, 借助这些形象直观的情境图,
儿童就能很快识记
如
这些汉字并形成牢固记忆。 二是要利用挂图、 简笔画以及情境演示等手段创设识字情境, 教?天空?、?星星?、?月亮?时,可以先展示挂图,让儿童展开想象进入图画情境,在 这种情境中学习汉字,就可以避免学习的枯燥和乏味,增强趣味性。
② 创设故事情境识字。儿童最喜欢听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习汉字,既轻 松又愉快。 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篇课文: 字教材,却又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③ 创设生活情境识字。就是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情境,以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一种虚拟 的生活情境中识记汉字, 比如教师可以设臵一个 ?识字商场? 境靠的是联想的话, 那么生活识字情境就是一种真实的体验。 深刻,记忆牢固,而且能培养他们的生活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2)探究性识字。探究性识字就是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自我寻求,自我发现,掌握规 律的一种方法。
① 探究汉字的构成规律。汉字虽然数量很多,形体千变万化,意义也千差万别,但它 们在构成上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如带提手旁的字, 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 带足字旁的字,
都与脚或脚的动作有关等等。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探求和发现这些规律。
② 探究识字的方法。探究识字规律的过程就是形成识字方法的过程。探究和掌握了汉 字的构字规律,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学生又可以学到根据字形推知字义的方法。 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讨
?谁能用最好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你们都是用什么
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等问题, 这就是对识字方法的一种探求, 对学生而言, 这就是一种创造。
(3)趣味识字。如果能在识字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天性,进行各种趣味教学的话,那将 会极大地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 种普辫的做法:
趣味教学的方法很多, 完全在于教师的创新, 这里只介绍两
,先把各种商品制成字卡分类 儿童在这种情境中识字, 印象
摆放,然后让学生进入 ?商场?进行辨认购买,看谁购的 ?商品?多。如果说前两种识字情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
?虽是识
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土上运粮忙。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4
**
***
① 游戏活动法: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既可增强教学的趣 味性,又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字形结构,如组字游戏——— 朋友?等。
② 儿歌字谜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 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如: 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七)。?
(4)指导性识字。指导性识字是一种继承传统的识字策略,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策略, 这种策略下的识字教学, 要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重点是从汉字音、形、义三个方面对学生 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 使学生在掌握汉字音、 形、义的基础上, 建立汉字三要素的统一联系。 指导性识字策略可分音、形、义三个方面:
字音教学的主要做法:
① 借助拼音法。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建立音和形的联系。 ② 形声推定法。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
85% 左右,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就可以利用
?双人十四一心,‘德’
??十字尾
字永远记我心。 ??巾字在一旁几中一点藏;船上有了它,乘风又破浪。(帆)
?开火车?、
?找
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再学形声字。
字形教学的主要做法:
① 笔画分析法。笔画分析法是字形教学最基础的方法。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他们刚开 始识字,以独体字居多,一般用笔画分析法识记字形。
② 部件结构分析法。学生在学习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和偏旁部首之后,教学合体字或 结构复杂的独体字时, 就不再用笔画分析法, 而多采用部件结构分析法或部件与笔画相结合 的方法来学习字形, 即分析一个字由什么偏旁和基本字组成, 组成。
③ 利用构字规律分析法。从字形上讲,汉字是 ?构造型?文字,它的构成是有规律可 循的, 比如象形字总是与事物的外形有相似之处, 忆。实验教科书中的 ?转转盘识字 ?、 律和特点而设计的,这些形式值得我们借鉴。
④ 形近比较法。汉字的形近字比较多,稍不留意,就容易混淆,如
?未?和?末?、
可以将字形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强化记
?看图会意识字 ?等形式,就是利用了汉字的构字规
如?们? 由?单人旁?
和?门?
?鸟?和?乌?等字。这就需要用比较辨析的方法,区别异同,加深印象,正确运用。
⑤ 对比辬注法。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 笔画较多、 类似或易出错的汉字, 如?真? 、?具? 、 ?假?等字,学生常因分辨不清而写错,对此,教师还可利用色彩对比辬注的方法,突出易 错部位,以引起学生注意,增强学生对字形记忆的精确性。
字义教学的主要做法:
5
**
***
① 直观演示法。这是低年级识字教学常用的方法。教师把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用 直观演示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词等用手势、动作、表情演示出来。
② 组词造句法。当有些汉字的字义不好解释或比较抽象时,可以用组词造句法把汉字 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先让学生将字扩充成词,然后再造成句子。学生能准确组词和造句, 说明他已掌握了字义。
③ 联系实际法。这是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来识字的一种方法。如教 ?前?、 ?后?、 ?左?、 ?右?这些字,都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帮助他们理解字义。
④ 联系课文法。这是随文识字最常用的方法,即把汉字放在课文的语言环境当中,联 系前后句意来理解字义。
⑤ 利用规律法。即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来教学字义。如象形字抓字形与实物相似的特 点,通过分析来揭示字义,比如 ?火?字。会意字从字形各部分的意义入手来理解字义,如 ?小土为尘?、 ?三人为众?等。形声字则可抓形旁来理解字义,如 ?请?、 都是形声字,形旁不同,意义也不同。
⑥ 比较辨析法。 对形声字、近义词、 反义词均可用比较辨析的方法,让学生仔细分辨, 深刻理解, 牢固记忆, 如教 《画》 这首诗, 可引导学生对诗中的三组反义字 教学,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偏旁的辨析来理解字义。
2. 写字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辬准》在 ?实施建议?中指出:
?要重视对学生的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
?远—近?
、?有
—无?、?来—去?进行比较辨析,理解它们的意思。再如 ?辨?、?辩?、?辪?等字的
?情?, ?晴?
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如将动词、 形容词和方位
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因此,在写字教学的策略上应注意做到:
(1)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①正确的执笔方法。铅笔、钢笔执笔,采用 ?三指执笔法 ?;毛笔执笔,采用 ?五指执 笔法?。②正确的坐立姿势。头正,略向左偏,眼离书本一尺距离;上身保持正直,略向前
倾;两肩放开, 小臂撑开平放在桌面上, 右手执笔, 左手轻轻按纸面, 手指离笔尖一寸距离; 胸部自然,离桌沿一拳距离;双脚放平,与两肩同宽,大小腿保持直角。
(2)教给学生基本的汉字知识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 笔画的教学是结合识字进行的, 不要孤立地教笔画。 其次教给学生常用的笔顺规则。
学生初学写字,不知道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
要结合识
字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笔顺规则。如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 外后内, 先里头后封口, 先中间后两边? 等规则, 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 要在写字过程中, 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基本规则。
(3)指导学生使用 ?田?字格
6
**
***
?田? 字格可以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 写工整。因此指导写字前, 要让学生首先认识 ?田? 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开始教学生写字时, 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每一笔画在 ?田?字格中的位 臵,实验教科书在每一课的下面,都有 ?田?字格字帖,教师要充分利用 ?田?字格中的范 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多作示范,但写字最终是要丢开 字的结构规律,使他们在脱离 ?田?字格后也能把字写好。
?田?字格的。因此,不要让学
生机械记忆每一笔在 ?田?字格中的位臵,而要多让学生留心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把握汉
二、第二、三学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
第一学段中所阐述的许多识字写字教学策略在二、 学段, 更要重视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三学段中仍然适用, 只是到了二、 三
除运
体现识字写字方法的运用, 尤其要培养学生利用工具
书自主识字、结合语境自主识形辨义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 用前面所述的教学策略外,还要特别运用以下策略:
1. 识字教学策略
(1)在内容教学方面,策略应从音、形、义上体现中高年级教学的特点:①据词定音。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同音字、多音字也越来越多。因此,这两个阶段的字音教学,除了借助 拼音法、 形声推定法以及比较辨析等方法外, 言环境中其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
还要把字义作为分化字音的手段,
把字放到语
言环境中,采用据词定音的方法来区别多音字字音,如重(重量—重新)等字。在不同的语
只能据词定音。 如果遇到生僻字, 要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
因此, 教学提倡引导自主识字, 如学生容易将 ?袖、
字法,自己查检字音。②自主识形。学生识字有了基础,分析汉字的能力有所提高,对汉字 构字规律有了感性或理性的理解与把握。
补、视、 礼? 等字的偏旁写混, 但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懂得 ?袖、 补? 与衣服有关, 所以是?衣 字旁?,?视、礼?可以看得见,所以是 ?示字旁?,学生就不会写错。③多法辨义。由于 这两个学段中字义更加丰富,多义字(词)也越来越多,所以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方法 来自主分辨字(词)义,如引导学生运用字典、词典等识字工具,也可采用 来分辨字义,即用另外一名学生熟知的词释新词的方法。
(2)在形式方面,做法应有调整,体现 ?三多?、?三少?:①多联系上下文识字, 少单独识字。要利用课文的具体语境识字,建立汉字的音、形、义联系。②多利用字典、词 典识字,少手把手教字。③多运用 ?部件结构分析法 ?识字,少一笔一画书写识字;如果是 复杂的汉字,可以特别分析复杂的部分,不必平均使用力气。
总之,二、三学段的识字教学要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 写字教学策略
二、三学段写字教学,在第一学段培养兴趣、习惯,教给基本汉字知识和要求规范、端 正、整洁的基础上,重心有所转移。
(1)硬笔书写强调 ?熟练?,有一定书写速度。
?同义替换法?
7
**
***
(2)用软笔临摹正楷字,体会形体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有四个步骤:①读帖。 通过对所写字的分析、理解,将字 ?印?在脑海中。②示范。利用课件或教师的示范书写, 观摩汉字的结构及运笔。 ③指导。一边讲要领,一边书写。对不规范或不美观的地方予以校 正、指导。④评价。通过批改写字作业的环节,进一步指导。还可以举办写字比赛、参观书 法展览会等形式,提高学生欣赏和写字水平。
三、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步骤
识字和写字联系密切,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采用的一般步骤是: 习巩固—指导书写。
1. 提出生字。提出生字要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具体的情境和语言环境。提出生字的方 法很多,如讲故事提出生字、看图引出生字、 生字, 都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排。
2. 教学生字。这是识字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从汉字的音、形、义 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指导,
但又要注意突出重点, 切忌平均用力。 究竟汉字的哪
如果汉字的形和义
应把字音作为重点。 反之, 如果音义比较简单
一方面应作为教学的重点, 要视汉字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 比较简单而字音由于方音的影响较难掌握时,
随文提出生字等等, 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提出 对出示生字的方式和时机, 作细致周密的设计和安
提出生字—教学生字—练
而字形比较复杂时, 则应把字形作为教学的重点,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据情而定,灵活把 握。不过从整体上讲,低年段儿童应突出字形的教学。
3. 练习巩固。练习的目的在于强化记忆,形成音形义的统一联系。练习的方式多种多 样,如读字卡、找朋友、组词语、造句子以及书写练习等等,教师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灵 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反复进行练习,以达到全面掌握的目辬。
4. 指导书写。指导学生写字,要按照 ?指导—示范—练写—点评 ?的顺序进行。指导 时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示范时要边讲边范。 练写时可先进行书写练习,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汉 字的笔画笔顺的基础上, 再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进行书写。 不规范的, 可通过重复练写来纠正偏向。 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
点评时要以表扬鼓励为主, 写得
当然,在指导字形间架结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写
案例一:
识字教学设计
8
**
***
一位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步骤: 2. 初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3. 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如借助拼音、问老师或别人、联系上下文猜认、听别人 读等方法,自己识字。
4. 出示生字卡,指导认读。 5. 同桌互读生字卡。 6. 指名读字卡。
7. 做游戏(检测识字效果):找字卡。①个人活动:每个人的字盒里放有 字,组词,并互相检查是否找准、读对。找对读准
8. 送字回家:全班重读课文,进一步巩固。
15 个生字卡
片,老师读一个字音,学生迅速找出相应的字卡,摆在桌子上。②小组活动:两人一组,读
15 个生字,就奖励一面小红旗。
【点 评】
这个案例突出的特点是教师在识字教学中,
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
应用多种识字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自主识字。 这一方面突出了识字方法的实践和识字能力的 培养,突现了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也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 对识字的方法和途径有了自主选择的余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巩固识字中,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采用游戏的形式,检测识字效果,寓教于乐, 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汉字,提高了识记效率。
案例二:
二、三学段识字教学片断
师:文中有这样一个字——— ?兑?,请大家对照拼音齐声读一辫。 说说?兑?是什么意思?
生: “兑”就是 “换”的意思。
师:你回答得不错。那么课文中用的是个什么词?请大家读一下。 生:(齐) “兑换 ”。
师:课文为什么不用 “换 ”,而用 “兑换 ”这个词呢? “换”和“兑换 ”意思一样吗?请同学们 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回答。
(学生热烈讨论并举手)
(生齐读)谁能 调动学生识记的积极
9
**
***
师:好,我看大家都讨论好了,下面我请几位组代表来说说。(指名) 生:不一样,如果是 “换 ”的话,就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换,而用 件的。
师:你认为这个条件是什么?
生:(补充)就是必须是同一种东西,才能说是
“兑换 ”。
比如美元要换成人民 “兑换 ”就是说交换是有条
生:我认为他说得不够准确, “兑换 ”就是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 币就可以叫 “兑换 ”。
师:你回答得真不错,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如果我用一角钱换你一元钱,你 们换不换?(生:摇头)为什么?
生:(补充)因为一角钱比一元钱少。
师:一美元和一元人民币价值相等吗?(生:不相等)
师:那么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再想一想,这个回答中还缺少了什么?
生:(补充) “兑换 ”就是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但它们的价值必须相等。
———根据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中的案例改编
【点 评】
高年段的识字教学与阅读理解的联系更为密切了, 好地突出了字义教学这一重点,
学生对字(词) 义的理解, 往往成为
首先, 教师在字词教学
在策
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突破口。因此字义的教学很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教学片断,很
突出了字义理解对阅读的重要作用。
中,既没有就 ?兑?向学生作现成的解答,也不满足于学生对 ?兑?的抽象笼统的解释,而 是结合实际情境,注重学生对字词的更具体的理解,注重学生学习理解的过程。其次, 略上,运用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来理解词义,学生学得主动 积极。第三,把字义的理解与课文、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学生 在一步步的探讨中逐渐得出了正确结论,深刻理解了字义。
1. 问题探讨
10
**
***
一次,我在教 ?武?字时,为了让学生记住字形,防止写错,便特意强调:右边不要加 上一撇,写成? !\" ?,指出这是错的。并将错字写在黑板上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是让学生 牢牢记住。 可我没想到学生后来在书写时却偏偏写成了 你能帮我找找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设计教法
学生常把 “狠”和 “狼”、“躁”和“燥”、“棵”和“颗”这类字混淆,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把 它们准确区分开来呢?请你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设计几种教学方法。(可小组合作完成) 并选用其中一种向全班演示交流。
____
? !\" ? 。我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交流实践
分小组任选一篇低年级的课文, 先提出识字教学的思路, 然后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识字教 学的方案。各组轮流上台试讲,其他组做评委,看哪个组的设计好。写出你的方案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