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有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1,写近义词. 清楚( ) 熟悉( ) 精致 ( ) 2,写反义词. 热情( ) 新鲜( ) 犹豫( ) 3,写象声词. ( ) ( ) ( ) 一,读拼音,写词语.
Wèi lán xuānyán kǒng jù yóu yù gū dān
líng lóng dàng yàng zāo gāo pī tóu gài liǎn
二,按要求重新排列生字.
富 污 借 呵 逃 召
1,按音序排列: 2,按笔画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 3,读四声的汉字是: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 )充数 漫不( )( ) ( )( )作势 斩( )( )铁 目不 ( )( ) ( )耳( )聋 四,按要求写词语.
五,句子大观园.
(一),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1,( )下功夫,你的字( )能练好.
2,( )我们热爱和平,( )不希望发生战争. (二),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3,( )西北风( )刮过树梢.
4,我们( )坐在( )田野上,( )望着( (三),修改病句. 5,绿色的柔柳,在春风的吹拂中.
6,听了他的话,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四),补充诗句.
7,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夜空.
1 / 4
8,王师北定中原日, . 六,畅所欲言.
蔚蓝的晴空,如浩瀚辽阔的海洋.啊,北方飞来了一群大雁,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连成“人”字.它们鼓起了强劲的翅膀,边飞边
1,噪音的危害很大,很道的有 “嘎嘎”地大声呼叫,似乎( )在向田野中的人们报告:“秋天来了,2,最近,我从电视里知道的国家大事有: 秋天来了! ”
3,面对战争,我想说: 啊,金色的秋天,令人陶醉的秋天! 七,快乐阅读.《金色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
1、 在扩号里给加点字填上合适的读音. 2、 说说秋天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翅膀 ( )的果实 ( )的雪岭 ( )的光辉 ( )的谷穗 ( )的骏马 4蔚蓝的晴空,如浩瀚辽阔的海洋.
这个比喻句用( )比喻( ). 5请在文中再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 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 6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请抄写下来.
2 / 4
秋天到了,晴空万里,一片碧蓝.太阳好像更亮了,金灿灿的光辉,照耀( )着锦绣大地,照耀着丰收的原野.
丰收,使田野更加壮丽.那绽蕾吐絮的棉花,那沉甸甸的谷穗,那红似火焰的高粱,还有那棒槌模样的玉米,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看,打谷场上,谷堆仿佛( )闪光的金山;高垒的棉垛,更似耀眼的雪岭,脱粒机在欢唱,谷子正如飞溅的瀑布;运粮棉的拖拉机,恰像一匹匹撒欢的骏马,把农民的欢乐,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果园了,硕果累累.橘子,苹果,雪梨,柿子‥‥‥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小灯笼.人们穿梭在果树下,摘( )下了一颗颗希望的果实,他们要把这些果实,送往祖国东南西北,让远方的人们也一同分享他们的幸福.
八,妙笔生花.
生活中一定有许许多多让你难忘的人,比如老师,父母,同学……请滥竽充数 漫不经心 装腔作势 斩钉截铁 目不转睛 震耳欲聋 以“令我难忘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书写工整,卷面干净,语句通顺. (2)通过一件事或两件事来突出人物特征. (3)不得少于250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读拼音,写汉字.(9分)
蔚蓝 宣言 恐惧 犹豫 孤单 玲珑 但愿 劈头盖脸 二,按要求重新排列生字.(7.5分)
1,富 呵 借 逃 污 召 2,召 污 呵 逃 借 富 3,富 借 召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6分)
四,按要求写词语.(9分)
灵活
五,句子大观园.(18分) (一)(二)灵活(每空2分)
(三)(各2分) 5,在句后加摆动.6,将不禁或忍不住去掉. (四)(各2分) 7,接天连叶无穷碧.
8,家祭无忘告乃翁. 六,畅所欲言.(8分)灵活
七,快乐阅读.《金色的秋天》.(22.5分)
(4分)1,耀(yào) 佛(fú) 摘(zhāi) 似(sì) (5分)2,太阳 田野 打谷场 果园 晴空 (3分)3,强劲 希望 耀眼 金灿灿 沉甸甸 撒吹 (4分)4,海洋比喻晴空. (3分)5,灵活
3 / 4
(3.5分)6,啊,这金色的秋天,令人陶嘴醉的秋天. 八,妙笔生花.(20分)
的语言表达,感受想法有条理地展现出来.第七题快乐阅读则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只要认真细心反复揣摩,掌握了答题技巧就能自主完成.第八题,妙笔生花则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相信同学们能够在写作实践中拓展思路,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总之本套命题注重夯实基础,掌握常见题型,全面考察学生语文素养.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命题思路及说明
本套命题1—5题分别考察了学生从拼音到字到词再到句的基
础知识的掌握,旨在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使用,题型常见且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第六题畅所欲言创设了三种情境,让学生将自己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