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份)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 。 (《雨晴》) 2、 ,若出其里。 (《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 和 。(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
8、本文作者是“唐宋家”之一的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1
1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B.第○
2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C.第○
3段讲述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D.第○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①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
③
忽碗碟砉②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嗟!.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
(注)①邮馆:驿站的客舍。 ②砉:象声词 ③阍:守门的人。 ④良:很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不胜惊错( ) (2)鼠何名老虫( ) ..
12、“余惊错欲走”是因为 。(4分) 1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④
二、现代文(4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让行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①晨光初露,夕阳西下,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在乡间的草丛花径,总不乏行走者的身影。行走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
②行走时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它能让你久坐的身板,佝偻的腰背,如花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现开放的姿态。心脏搏动得更加有力,血液流动得更为迅速。 ..③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说:“行走之于我是一种收获大于利益的活动,因为从中我得到了大量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是的,行走更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
④行走,让你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它让人们暂时卸下生活重担,抛却烦恼,忘记自身的身份,孩子般地度过一段简单快乐的时光,享受当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色时,那种“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心境。
⑤行走的人们,关闭了手机,远离了微信,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乱石间生长出的一棵树,天上飞过的鸟群,顺道而流的小溪……( )身处大都市,行走也会让你发现,春天,街心公园还是鸟语花香;秋天,梧桐树照例被秋风染成一片金黄。从某种意义上说,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态,体验自然力量的真实存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⑥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
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汉代的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雅典吕布昂学园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喜欢一边行走一边与学生谈话,因此而拥有“漫步者”的雅号;18世纪德国康德总是沿着同一条路行走思考,后人便将此命名为“哲学家之路”;梭罗把他以“行走”为主题的哲学随笔,命名为《散步》。可见,无论中外,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多是行走的热爱者。影响世界的许多创新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走出来的。
⑧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年轻的朋友们,请迈开你的双腿,甩
2
开你的双臂,开始行走吧!
14、第②段中加点词“开放”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5、填入第⑤段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只要 B.所以 C.即使 D.如果 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8分)
行走时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
论点: (1) 行走可以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 (2) (3) (4) 17、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行走已经成为人们认同的生活时尚。 B.行走能获得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 C.只有行走才能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 D.影响世界的思想家都是行走出来的。
18、有人认为,第⑦段可以删去一个外国哲学家的事例,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①十个月时,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 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籍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漫天 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的意思,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得。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怆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想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
3
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无可移易的存在!
19、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写出了夏天夜晚漫天满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0、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分) 21、文章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6分) (1) ;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 ; 22、依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4分)
(1) (2) 23、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5分)
三、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
欢欢带着来自四川友好学校的小伙伴乐乐在上海游览观光,体验上海的地域文化。 她们来到了一条石库门弄堂口。
乐乐(指着门楣):欢欢,这“步高里”什么意思?
欢欢:这是我们上海石库门弄堂的名字,比如,长寿里、富乐里、人和里等,顾名思义,这
些名字无不寄托着上海市民 24 的期望。 她们来到了市中心。
乐乐:欢欢,我发现这里的马路名是我国的某些省份名或
城市名,比如南京路、北京路、路、福建路,还有以我的故乡四川命名的呢! 欢欢: 25
乐乐:我还想请教你,你的学校在静安区,这名字有来由吗?
欢欢:有的。我们静安因建于三国时期的静安古寺而得名;
黄浦、浦东因 26(1) 而得名;奉贤、闵行是因26(2)而得名……
欢欢边说边打开手机给乐乐看。(见右图)
乐乐:噢,原来上海的行政区名确实是有说法的。这些名
字里还藏着文化密码呢,上海真是一座有意思的城市啊!
4
24、联系语境,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
这些名字无不寄托着上海市民 的期望。 25、下列符合欢欢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 )(3分) A.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这些马路命名的特点。 B.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上海马路命名的特点。 C.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这些马路命名的奥秘。 D.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上海马路命名的奥秘。 26、概括材料,完成填空。(4分) 例:静安是因历史建筑而得名
(1)黄浦、浦东是因 而得名 (2)奉贤、闵行是因 而得名
四、作文(60分)
27、题目:没想到,真没想到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的信息。 (3)不得抄袭。
5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参: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
1.却疑春色在邻家 2.星汉灿烂 3.必先苦其心志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芳草鲜美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6.身上衣 口中食 7. C(2分)A(1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8. 柳宗元
9. 太医用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蛇 附:评分标准 分值 等级描述 答案示例 3 2 全句翻译正确,关键词“以”、“聚”翻译正确 1、句子翻译基本正确,关键词“以”、“聚”有一词翻译正确 2、句子翻译不够正确,关键词“以”、“聚”翻译正确 太医用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蛇 1、太医以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蛇 2、太医用皇帝的命令来召集蛇 3、太医用命令来征集蛇 6
1 0 句子翻译不够正确,关键词“以”、“聚”有一词翻译正确 1、全句翻译错误 2、不成句,仅有关键词翻译 3、没有作答 太医用皇帝的命令 太医命令来收蛇 10. D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11. (1)能承受(能承担) (2)取名(命名) 12. 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老虎了。 13. 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14. 伸展(舒展) 15. C
16. (1)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2)行走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
(3)行走可以体验自然力量的真实存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4)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 17. B
18. 示例1:同意。这几个事例属于同一类,因为他们都是影响世界的著名哲学家,同时列举来证明“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显得累赘,所以可以删去。
示例2:不同意。因为这几个哲学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别不同,可以多角度证明“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所以不能删去。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19. B
20. 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龄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21. 评分要点:时间、行为、结果
答案示例:(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答案示例:(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情感。 22. (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
(2)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23. 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三、综合运用
24. 对幸福(和美、美好)生活 25. A
26. (1)地理位置 (2)名人掌故(名人故事)
四、作文(参考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仅供参考:
原以为,我会笑着与同学告别,至少不带有一丝悲伤。翻开以前的文章,竟然还留着这样一句:“初中三年,我们在欢笑中度过。”既然初中三年这么有趣,我们离别时也要快乐啊!
人们天生想要征服一切,却最难征服自己。那一刻,我骗了自己,真没想到,我是人群中最想哭的一个。
7
时间越紧,人心也就越浮躁。老师并不过多的担心,考试前总有一些紧张与不安,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然而我无法淡定,无法自己。那时,我产生幻觉,感觉中考那两天会十分离奇,似乎将会带人进入另一个世界,周围充斥着许多不安。如今,当我坐在中考的考场上时,天还是天,地还是地,或许是神经有些麻木,没有丝毫顾虑,一切如平常。
后来,我才明白,学生的烦躁并不全是中考迫在眉睫,也并不全是来自家长老师带给我们的压力,那里还有三年的情感和依依不舍。
原以为自己很成熟,可以微笑着安慰彼此。望着他们的背影,我才发现各自的单纯。真没想到,我是这么感性的动物!
距中考两天前,学校布置考场,大家各自都要回家做准备。
“这是最后一次穿校服了!”忘了谁先起的头,总之有一群人在后面应和着。陪伴三年的校服,已经破旧不堪,第一次发现,校服也如此珍贵。
也不知是谁先脱下校服,让同学一个个签名,只记得那天,手上换了几支笔,重复写下自己的名字。阳光格外刺眼,似水流年,像一张张老照片,配着复古的色彩。
真没想到,那一刻,彼此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亲爱的,未来再见。
如今,眼睛干干的,有想哭的心情,只好不断重复那句熟烂于心的名言——人,一旦失去,才会珍惜。
真没想到,我的最后一课,叫珍惜!
太多太多的没想到,包含了多少复杂美妙的情愫。假如生活给你从来一次的机会,至少我懂得了珍惜。
那些纷飞的花语,落在春的泥土里,让我们取名叫做珍惜!
◆ ◆ ◆ ◆ ◆ 范文二: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我听过的最舒服的摇滚乐。逃跑计划,也是我见过最“落魄”的乐队。他们一路走来,像一颗明星,越来越大,越来越闪亮……照耀整片夜空!
活在角落中的小人物很多,人生道路上,充满泥泞的大坑,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也有一群人,将社会责任压在肩上,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委屈和压力!默默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做应有的贡献。
在众人的印象中,是恶霸一样的人物,特别是他们开巡逻车驶过时,小摊小贩吓得不顾命地逃跑。若跑得快,还可以躲过一劫;那些上了年纪的摊主,落在后面,要么摊子被扣下,要么干脆一通乱砸,连人一起……
时间一久,便成为人们心中最凶恶的人。
直到那天……
记得那天天气闷热,五马街上人依旧很多。书城周围,总有几个乞讨的人在那里守候。一
8
遇到学生,便向他们点头哈腰,说一些十分违心的话,死缠着不放。碍于面子,学生总是将十元二十元的钱施舍与他们。
即使这样,也没人管,也懒得管。
可是,那天竟没有一个乞讨的人,我暗暗松了一口气,也不用多费气力去与他们交涉。忽然,眼前闪出一个穿着制服的,在一个老乞丐面前,似乎在说什么。
我不由得停下脚步,也不知谁说的——中国人就是爱凑热闹!
我等待凶神恶煞的模样,必竟这些乞丐不管真假,一来影响市容,二来总是缠着我们学习,给与不给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一边微微地笑,一边轻轻地说着什么,老乞丐也连连点着头。
我呆住了,连忙躲开,默默鄙视自己内心的狭碍。
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没有他们,这个社会无法想象。
他们抗着社会责任和百姓生计的双重重担,做着鲜为人知的善事,默默闪耀!
我们只关注太阳的明亮,却忘记星星的渺小,而星星却努力闪耀,努力向前,等待自己人生的亮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