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OCs定义等几个方面的探讨 谢震震 王莉娜: (1山东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250014 2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环保部 E京 10001 1) 厂/ I1 f l从表2看出国内目前主要是从物理性质方面去定义。 的污染已成为污染大气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害。本文 l如何定义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普通意义上的VOCs定义, 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生有 从VOCs的定义和危害、监测方法及排放标准、各行业排 1 用于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下一步更好的治理VOCs提 f 机物;第二是环保意义,既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来定义也 是活泼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 出了建议。 就是说,l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L、、 关键词:VOCs;定义;标准;建议 /,J 挥发性有机物。 1.2危害 VOCs是一类低沸点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是挥发性有机化合 VOCS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产生雾霾,是PM 的前体物。雾霾产生的其中一个条件是:“空气 工业及交通运输设备VOCs排放量越来越大,目前,北方许多地 中存在大量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细小霾粒子,使大气混 lj。”,同时VOCs在太阳光和热的作用下能参与氧化氮反应并 区均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我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 浊【臭氧导致空气质量变差。二是灰霾天数居高不下,呈现 五”规划》已将VOCs列入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包括石化业) 形成臭氧,现役源VOCs排放削减10%一18%。本文从VOCs的定义和危 出典型的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12]。可分为三种 害、监测方法和排放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汇总和整理。 类型:一是气味和感官,包括感官刺激,感觉干燥;二是粘膜刺激 1 VOCS的定义与危害 1.1定义 和其它系统毒性导致的病态,刺激眼粘膜、鼻粘膜、呼吸道和皮肤 等;三是基因毒性和致癌性。 目前针对VOCs的定义主要围绕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 进行,物理性质即VOCs的沸点和蒸汽压,化学性质即能否进行 2.1监测方法 光化学反应。我国目前仅有部分行业和地方标准对VOCs有定 VOCs的测定基本上分两种方法(1)总挥发物含量减去水分含 义,尚不统一。国际上对VOCS的定义见表1。 表1国际上对VOCs的定义 J t国 2 VoCs的监测方法和排放标准 量,(2)气相色谱法分离,对每个色谱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用内 标峰面积法定量 。第一种方法只能对VOCs的总量进行测定,而 对VOCs中的具体成分不能做到定性分析,即不能分析出其组成 l; 家 定义 l 2 茭 闻 眈 戤 3 德 澳 除co、CO2、H 2CO 、金J趟碳化物、金 碳酸盐、碳艘铵,侄f-叮参n¨ 大气光化学反 的碳化台物 除 l 烷以外.所仃In人必活动或 物产生的. -阳光作用F 氮氧化 物反应生成光化学氧化刺的自机化台物 湖5 前 H爿在50~26O℃2 lj,取温 饱和J葬 “E超过133.32Pa, ’常温 F以燕 形式柠 杠:一| 气叶Ii1'4J…・类有村L物 在常温常爪F.任何能自技挥发的有机液体和Ileal间体 成分。第二种方法可以对VOCs中的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 目前VOCs的检测设备主要有:光离子化检测器(简称PID)、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简称FID)。PID和FID是对低浓度气体和有 机蒸汽具有很好灵敏度的检测器,都能检测到ppm水平的浓度。 }H 5 大 q 干U 然汽Hi人r 0 0lkPa的 ̄JJI]妃化学反廊的有碳链和碳环的化合物 目前,我国针对固定污染源VOCs排放监测的仪器仍以实验 ・ 香 禽碳的仟f.q挥发性化台物及秆参与大 t光化反应,佃小包括…钮化碳、 6 港 氧化碳、碳酸、金 碳化物或盘 碳酸酯及碳酸镀。就rl】 ;包括光化学反应性板低的有机化台物 室分析仪为主,国内专用的固定污染源在线和便携等现场监测设 备还处于空白状态。我国现有的VOCs监测设备多数依赖进口。 2排放标准 从上表看出这些定义有相同之处,但也各有侧重。如美国的定 2.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尚未规定VOCs的排放标 义,对沸点初馏点不作限定,强调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不参加大 但我国部分地区出台的一些地方标准对VOCs的排放做了相关 气光化学反应的就叫作豁免溶剂,如丙酮、四氯乙烷等。而德国则 准,要求。例如广东省在《家具制造行业挥发『生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 限定只要能挥发即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印刷行业 我国尚未从国家层面对VOCs进行定义,但在一些地方标准中 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 对其进行了定义,具体见表2。 标准》等行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了VOCs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 表2国内相关标准对VOCs的定义 3 VOCs的排放来源 i ; 掰 1 01 3 ft 4∞.  ̄ Ihq  ̄, lI t|,Tl枸 ’ ¨ . VOCs排放主要来自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印制电路板制 造业、印刷业、制鞋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涂料及油墨生产 行业、炼油与石化行业、加油站、建筑涂料使用以及交通运输等.目 前我国对各行业排放量的统计较少。余宇帆等人曾对珠三角地区 嚣 “ …、 it i2,1 ‘”“ “ f l∞fl<J 惹 襄墨 喜等 袅 、. i'<lj绒粕 、t * ‘I 炕黧 ” ’ 】r 物瓣 盒景 ’物 豢荔 考 莪妻 :孳 .rm, f1 vtJ【s VOCS排放做过统计。华南理东大学和中国环境科学院做过类似 统计,由于估算方法和基础数据来源不一,各类研究估算的结果 差距较大。美国EPA对VOCs排放变化趋势、各行业VOC的排放 (下转第57页)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第1 1期 ● 5结语 5.1高氯废水银法需要先测出氯 离子含量,然后计算出银用量,使得分析成本较高,必须 酸银沉淀(重铬酸钾首先起到铬酸钾指示剂的作用),加入浓硫酸 硫酸银溶液后,红色铬酸银被氧化变成重铬酸钾,与水样中可 氧化物质反应,重铬酸钾在实验中起到一物两用。 一实验过程不需要滴定氯离子浓度,既节约药品,又节省实验 考虑银的回收问题。同时,如果水样中存在悬浮物,其有机物和胶 时间,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体物会同AgC1生成共沉淀,在进行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值前除 参考文献 沉演的同时,会使废水中的部分悬浮物被带出,导致结果产生负 [1】姜玉梅.银盐沉淀法测定化工废水中的COD[J].当代化工, 偏差。以上两种方法存在实验结果产生负偏差或者实验过程复 2009(02). 杂、浪费药品、劳动量大等问题。 [2]t俊荣,张淑芬,王红霞.银盐沉淀法测定高氯离子水样COD的 5.2新方法实验过程中直接取混合均匀的水样,加入重铬酸钾溶 分析技术『J1.西南给排水,2008(30). 液,少量多次加入固体银摇匀使其充分溶解,觚同c1反应生 作者简介 成AgC1沉淀,多余的Ag和重铬酸钾电离出的铬酸钾生成红色铬 监勇(1968--),男,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 (上接第47页) 花相差不大,说明玫瑰花渣是一种抗氧化成分十分丰富的天然原 [5】谢琼,张益娜,李敏,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玫瑰花和玫瑰花渣 料,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 中的总黄酮含量[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97(4):19—23. 长期以来,玫瑰精油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玫瑰残渣废料, [6】刘纪正,刘建华,程传格,等.玫瑰花渣中色素的研究[J].山东科学,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成了环境的潜在隐患}l1]。从上述对玫 1993,6(1):8-13. 瑰花渣的营养成介绍可以看出,玫瑰花渣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 [7]谢琼.玫瑰花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D].乌鲁 含量也比较高,且含有人类所必需的氨基酸,粗脂肪含量和粗纤 木齐: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2007:1—13. 维含量都较高,VE的含量也比较多,矿质元素种类比较丰富。而 【8]牛淑敏,李巍政瑰花中两种抗氧化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且玫瑰花渣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具有 [J].南开大学学报,2006,39(1):90—94. 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可见玫瑰花渣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天 【9]冯作山,谢琼,余永婷,等.玫瑰花中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然原料。可在花渣中加入玫瑰花,开发成糖玫瑰酱,也可以制成 工艺技术,2008,28(8):143—145. 茶以及饲料添加剂等产品,使花渣变废为宝,玫瑰花渣还可以被 【10]马猛华,于海峰,崔波,等.玫瑰花渣中多糖的提取研究【JJ.食品 重新利用来生产玫瑰精油。这样,不仅在经济上有收益,也解决 工业科技,2009,3(1 1):218—220. 了废物的处理问题。如何对大量的玫瑰花渣进行合理的综合利 [1 1]马猛华,崔波,于海峰,等.苯酚一硫酸法测定玫瑰花渣中多糖含 用,已成为玫瑰精油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量的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8,2(4):23—25.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杜鹃.玫瑰精油后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D].乌鲁木齐:农业 高玲美(198o__),女,山东泰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 大学食品科学院,2006:1-15. 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2]赵晓峰,吴荣珠.玫瑰花综合利用与其开发前景【JJ.保鲜与加工, 通讯作者 2004,4(3):30-31. 李志香(1955一),女,山东德州人,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微 【3]尉芹,王永红,胡亚云,等.玫瑰花渣化学成分与营养成分研究[J]. 生物与食品营养与检测。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 f3):140—141. 基金项目 [4]樊筑君,姜践盟,商春礼,等.玫瑰花渣成份研究之二[J】.天然产物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09LC67)。 研究与开发,1991,3(4):51—53. (上接第53页) 量均有相关统计。我国下一步应做好基础统计工作,为一部VOCs 域和行业VOCs排放调研工作。 的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4建议 【1】张军英.雾霾的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 管理,2013(1o):157—165. 4.1在从事环境空气保护工作中易采用类似美国对VOCs的定 【21胡珊,张远航,魏永杰.珠江三角洲大气细颗粒物的致癌风险及源 义,即考虑其光化学特性。 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 1):1202—1208. 4.2在我国尚未制定VOCs的排放标准之前,可以参考广东省地 【3]刘红霞,王长胜,袁连宝.VOC测定方法探讨[J1.计量与测试技术, 方标准对VOC排放的要求。 201 1 38(1),66—68. 4.3为了能从宏观方面采取VOCs的总量控制措施,应加强对区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