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庭与社区 Kindergarten,FamiIy and Commun计y 幼儿家庭游戏的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 李理新 (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福建福安355000) 【摘要】家庭游戏是幼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之一。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幼儿家庭 游戏的现状,以及在亲子互动中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指导的状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 应的对策,通过入户指导优化家庭游戏的指导策略,改善亲子关系,从观念和行为上给予个性化的 帮助。 【关键词】家庭游戏;入户指导;亲子互动;家长观念;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3—0044—03 【作者简介】李理新(1978-),女,福建福安人市,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小学高 级教师。 家庭游戏是幼儿在家庭中自发、自愿从事的游 “很重要”,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家长已经意识到游戏 戏,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社会。良好 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由于采用开放式的问卷调 的家庭游戏不但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更是幼儿探 查,家长对游戏概念的阐述不一,说明家长对游戏的 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由于受应试教育、独生 实质理解不同,表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家长的游 子女及都市化居住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幼儿 戏观主要有以下几种:游戏就是娱乐活动;游戏是孩 家庭游戏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家长产生了游 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游戏是开发智力、增长知识的 戏与学习对立的观点,影响了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作 益智活动。由此说明,家长还没认识到,游戏是幼儿 用。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家庭游戏的情况,了解其中 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形成幼儿决策与生活 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帮助家长认识游戏对 的能力。调查中还发现,有部分家长甚至认为游戏不 幼儿发展的作用和指导幼儿游戏的方法,促使家长建 是学习,学习就应该是看书、识字、做习题。 立正确的教育观、游戏观,推进家园共育。 一(二)家庭游戏的资源情况 1.幼儿家庭游戏活动的空间 调查表明,56.2%家庭的游戏空间是幼儿与大人 、幼儿家庭游戏现状调查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本园645名 共用的活动区域,26.2%的幼儿有的房间,17.6% 幼儿家长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645份,回收有效 的幼儿有分割出来的活动区域。由此可见,幼儿 问卷570份,有效回收率达88.3%。 在家游戏活动的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家长的游戏观 在调查中,97.8%的家长认为游戏对幼儿的发展 2.幼儿家庭游戏活动的内容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家长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 表1幼儿家庭游戏的内容 内容 l建构游戏 棋牌游戏 角色扮演l唱歌、跳舞l体育游戏 美工活动I语言活动 比例 63.1% 73.8% 31% 13.1% 33-3% 48.4% 35.7% 看电视 21.4% 表2幼儿游戏的伙伴及时间 ~ 父母 经常和谁玩 24.6% 其他长辈 20.3% 同伴 19.3% 独自 35.8% 最喜欢和谁玩 早期教育・教科研2013 03 44 20.9% 10.9% 65.2% 3% 幼儿园、家雇与社区 Kindergarten,Family and Community{ 的游戏内容,并且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 家长只凭借经验而不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去选购玩具。 料。其中,建构类游戏和棋牌类游戏占的比例较大, 分别为63.1%和73.8%。 (四)家长在亲子游戏过程中的教育指导不 恰当 3.幼儿家庭游戏活动的伙伴 在对“教育可以寓于游戏之中吗”的调查中, 从表2中可以看出,幼儿家庭活动的伙伴主要以父 95%的家长认为是可以的。但在家庭游戏中,家长还 母及其他长辈为主;从游戏时间来看,幼儿更多的是 存在“哄孩子玩”的思想,没有将游戏作为促进孩子 独自游戏,其次是与父母一起游戏,即幼儿在家庭中 全面发展主体性的适宜途径。如在棋类、竞赛游戏中 独自游戏、与家长共同游戏的时间较多。根据数据显 示,65.2%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玩,然而,幼儿在 家庭中和同伴的游戏时间却是最少,仅占19.3%。 二、幼儿家庭游戏中存在的问墨 (一)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的时间不能得到 保证 调查中,有5l%和49%的家长认为只要自己有时 间都“很喜欢”或“喜欢”与孩子一起玩。但当问及 “您经常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吗”,选择“经常”的 家长只有12.2%,选择“有时”的家长达59%,另有 28.8%的家长则“很少”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造成这 一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父母皆为上班族,回 家处理完家务后精力所剩无几;另一方面,家长对亲 子游戏的作用认识不足,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玩“他 自己的游戏”,自己就不必参与了。 (二)游戏的内容和时机不符合幼儿的实际 需要 有些家长经常要求幼儿练习画画、弹琴、书写、 做计算等,或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而把 游戏当成幼儿完成学习的“奖励”。在“您是否硬性 要求孩子玩哪些游戏”的调查中,有56-3%的家长回 答“有”,43.7%的家长回答“没有”,而且家长安 排的游戏一般都倾向于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亲子游 戏的开展主要由家长决定。 (三)家庭游戏材料的开发与利用存在局限}生 调查显示,有77.6%的家长回答“大部分玩具都 是市场上买的”,14.2%的家长称“孩子的玩具没有 一样是自己做的”,6.5%的家长表示“有时会利用 家里的沙发、靠垫或房间玩一些游戏”。对于孩子的 玩具是购买还是自制,家长认为,购买的玩具有现成 的玩法,不用考虑如何教孩子;而自制玩具就费事多 了,不仅要找材料动手制作,还要考虑怎样玩。从对 玩具选购方面的调查结果来看,家长对玩具的具体作 用认识不清,存在着以下问题:玩具价格与孩子的喜 好影响玩具的选购,玩具的安全问题还未引起重视, 明显地反映出孩子“只能赢、不能输”的心理,说明 家长未能适宜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孩子拼图遇 到困难而烦躁不安时,家长也没有及时地给予正确的 引导。有时,家长的指导并不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 以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他们的接受水平,从而造成 孩子倾向于独自游戏。 三、建议与对策 (一)理念转变先行——宣传家庭游戏的教 育价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1.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向家长讲解家庭游 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对改善亲子关系的作用等,从 而调动家长参与家庭游戏的兴趣和主动性。 2.开设游戏专栏。可利用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 开设亲子游戏专题版块,向家长介绍各种亲子游戏的 内容,使他们在开展家庭游戏时有丰厚的资源空间。 3.举办家教讲座和现场研讨活动。以家庭游 戏问题为中心,组织家长讨论原因及解决对策,从而 在观念上认识家庭游戏的发展潜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世界,感受他们的需要,从根本上认识游戏存在的教 育价值。为促进家长间的资源共享,还可以邀请开展 亲子游戏经验多、效果好的家长做交流座谈会,为家 庭之间结对联盟。另外,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一对一 的交流活动,作好家庭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二)模仿迁移为媒——打造活动平台,帮 助家长积累亲子游戏的互动经验 1.游戏内容多样化,宜选择 幼儿园可在离园时段利用综合活动室或一楼大厅 开设“离园亲子馆”,设置各种游戏区,开展家庭亲 子游戏活动。每个游戏区的预设目的都应体现不同的 发展方向,以便让幼儿拥有多重发展的机会。幼儿园 在组织家庭亲子游戏时,可提供内容丰富的游戏,在 让幼儿感受到游戏快乐的同时,也让家长领略到家庭 游戏的多元化,使家长在亲子活动中获得生动的体 验,从而激发他们游戏的愿望。 2.游戏设计来源于生活,宜迁移 早期教育・教科研201 3.03 45 幼儿园、索雇与社区 Kindergarten,Family and Community 家长往往由于游戏开发及指导经验有限,因此对 取放收拾整理材料的习惯,促进自理能力的提升。 3.合理统筹安排游戏时间 子馆”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家长“模拟体验,举一 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幼儿游戏的保证,据研究,幼 反三”。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与准备时,应尽可能做 儿游戏的时间每天至少需要30~50分钟。教师可指导 到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材料可选择家中常有的, 家长统筹安排幼儿的生活游戏时间,如,每天可固定 于利用家庭资源自创游戏有一定难度。开设“离园亲 如扑克、靠垫、牙签;玩法设计应是通俗易懂的;目 1小时以上的自由活动时间,双休日安排户外活动内 标规则是清晰明了的。这样,便于家长将幼儿园亲子 容,使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在游戏中学习、探究。馆里玩的游戏迁移回家,继续和孩子一起玩。这在一 幼儿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游戏时间,这要归结于 定程度上不仅丰富了家庭亲子游戏的内容,而且为家 长与孩子根据实际情况自我开发各类家庭游戏提供了 经验借鉴,为游戏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有效引导的现场支持,宜接受 家长适时有效地指导是孩子在亲子游戏互动中获 得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离园亲子馆”的游戏现场, 教师应始终以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家长做现场 分析,对家长的指导行为提出建设性意见,让家长的 实际指导行为从茫然、尝试到顿悟逐渐提升,使孩子 在高水平的亲子游戏中享受有质量的互动。 (三)入户指导,个性实践——提供一对一 的帮扶指导,引领家庭游戏优化发展 1.量身订做家庭游戏计划 为了让家庭游戏适合家庭、促进幼儿发展,教师 应在人户指导前做好幼儿个性发展情况和家长教育现 状的分析工作,拟定“入户指导计划”。教师应首先 分析幼儿在家的活动类型、内容以及发展现状,与家 长共同探讨幼儿在成长中所需的发展。在此基础上, 指导家长做好游戏计划,具体如下:如何根据幼儿实 际情况安排有促进性或可调整性的游戏活动内容,如 何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游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玩具,怎 样应对孩子提出购买玩具的对策等。需要注意的是, 预设的游戏计划也应根据现场交流进行调整,最终形 成适合于本家庭阶段性的游戏计划。 2.因地制宜创设游戏空间 适宜的游戏空间是幼儿愉快游戏的重要前提。教 师在入户指导时要以家庭居住条件及经济情况为参 照,与家长、孩子共同设计一个较为固定的游戏空 间。这个空间应是宽敞、安全、富有可探索性和可想 象性的,而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游戏空间的选 择,可以根据幼儿年龄不同,安排相对开放、半封闭 或的空间状态,可在客厅、书房、卧室分别安排 不同类别的活动区域,开展活动型、桌面操作型、阅 读类等不同内容。在游戏区域中,还可以设置适合存 放和取放方便的收纳柜,以培养幼儿在游戏前后自主 l早期教育・教科研2013.03 I46 家长的认识以及对孩子的关注。为此,教师在为家长 做理念宣传的基础上,在游戏指导上应当建议家长更 多地侧重与幼儿情感上的交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需 要和变化,从本质上激发家长开展亲子游戏的主动 性,从而保证孩子的游戏的时间。 4.创设最佳的伙伴游戏新模式 由于独身子女的实施及居住条件的,影 响到了幼儿游戏伙伴的模式,使孩子多以独自游戏为 主。为更好地促进孩子与同伴的游戏机会,教师可以 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可以鼓励家庭开展“伙伴式”的亲子游 戏。父母的参与能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并感受父母对 自己的爱护,建立安全感。在“伙伴式”亲子游戏中, 父母可通过游戏洞察孩子在概念、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状 况和动作发展水平;能关注孩子的不良隋绪,并以建设 性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进行愉快的深入地游戏。 第二,同龄伙伴间的游戏模式,能促进幼儿间的经 验共享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在人户指导时,应向家长 传递不同年龄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在具体方式上,一 方面尽量放手让孩子到户外、邻居家、朋友家做客,或 者邀请幼儿的同伴到家中来玩;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幼 儿园的家庭联盟定期开展小组家庭活动。游戏中玩伴之 间的争论和矛盾的结果是一种深切的人际交往体验,有 助于孩子谦让、谅解和宽容的品格。 【参考文献】 [1】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 [2】庞海波.家庭教育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 社,2011. [3】Keiko Takayama.儿童教养难题家园互动解决方案fM】. 张洁,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4】Shinichi Ninomiya.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玩法.【M】. 高博,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罗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