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必考题【6-10】
【篇一】 《出师表》
1、《出师表》中表示感恩图报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缘由是:亲贤臣,远小人。 3、《出师表》中表达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缘由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 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出师表》中说明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陈罚减 否,不宜异同。
7、《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 付有司论其刑赏。
9、《出师表》中表达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缘由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10、《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出师表》中、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篇二】 《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缘由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篇三】 《三峡》
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描写两岸陡崖陡峭宏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从侧面衬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三峡》中衬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安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三峡》中从颜色上对三峡景物进展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风光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 峻茂。 【篇四】 《马说》
1、《马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马说》中千里马的凄惨遭受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缘由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缘由是: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
5、《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详细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剧烈的责备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马说》中说明愚妄无知,平凡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马说》中说明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马说》中能说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善,
往往忽视了身边的美,使其患病不应有的遭受,使我们为之痛心,这种遭受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受相像,相应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2、《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打算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篇五】 《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中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方,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四周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孤独境况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特别活泼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
6、《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亮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内心悲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势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