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来源:刀刀网
古诗阅读专题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0-2021学年九年級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7~10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声、孤雁的哀鸣声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B.颔联中“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C.颔联“月是故乡明”一句意思是诗人在家乡看着明月感觉月更明亮,此句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D.颈联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忧虑、思念之情。 C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初三联合体三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联考语文试题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1)朱淑真,宋代女诗人,自号幽栖居士,出身仕宦之家,曾随夫游宦吴越荆楚之间,相传她婚姻不遂,抑郁而终。(2)“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

7.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紧扣题目“秋夜”,写深夜“无眠”之状。首先诗人交代了因秋气萧瑟凄清“无眠”的客观原因。

B.“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与凄凉。表达了诗人孤独与愁苦的感情。 C.第三四句笔锋一转,用“满”和“明”字写出了屋内月色之美,暗示了虽是夜气清凉,但即将与佳人团圆。

D.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7. C

“即将与佳人团圆”错误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0 -2021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赠李白①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释]①公元744年,李白被玄宗赐金放逐,次年秋天,杜甫在山东作此诗相赠。 7.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相顾”“飘蓬”暗示了两人都遭受仕途的坎坷,漂泊无依。 B.第二句“愧葛洪”是借葛洪的典故来劝慰李白不要因为遭遇放逐而伤感。 C第三句诗人批评李白只知痛饮狂歌“空度日”,鼓励他要有政治追求。 D.第四句以“为谁雄\" 进行反诘,抒发了诗人对李白怀才不遇的惋惜。

7.C(“空度日”是感慨李白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并非批评他,也没有鼓励他要有政治追求的

意思。)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爱。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注解] :①接舆:是春秋时代的楚国名士。②五柳:东晋的陶渊明。 7.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山中秋景。“转”,写出了颜色渐变的动态; “日”,让人感觉水流潺潺的不变。 B.颔联写诗人的形象。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超然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C.颈联写原野暮色。渡头落日,墟里孤烟,村落上方炊烟萦绕,写出了作者恬静悠然的心境。 D.尾联抒情。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他就像陶渊明一样超然物外。 7.D(两人好比高洁的接舆、五柳,后半句的意思是\"在恰如陶渊明的我面前歌唱\")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三月测语文试题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与李太虚 【明】汤显祖

少年豪气几时成,断酒辞家向此行。夜半梅花春雪里,小窗灯火读书声。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以问句开篇,其实是明知故问,意在赞美李太虚的少年豪气。 B.“少年豪气”在本诗第二句有集中表现,“断酒辞家”便是代表。

C.诗的末二句以优雅的环境描写来衬托少年人挑灯夜读的勤奋认真。 D.全诗始于“少年豪气”,终于“沉静读书”,人物塑造全面立体。 7C

湖北省武汉市一初慧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作者列举生活中击石生火的例子,为引出下文的“劝学”作铺垫。

B.颌联将“学”与“不学”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C.在颈联中,作者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应注重亲身实践,不应过多指望他人。

D.在诗的最后,作者批评了一些人浪费时光的行为并劝告大家应趁早努力。 7.D (没有批评了一些人浪费时光的行为的意思)

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7 题。

与李太虚 [明]汤显祖

少年豪气几时成,断酒辞家向此行。 夜半梅花春雪里,小窗灯火读书声。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句以问句开篇,其实是明知故问,意在赞美李太虚的少年豪气。 B.“少年豪气”在本诗第二句有集中表现,“断酒辞家”便是代表。 C.诗的末二句以优雅的环境描写来衬托少年人挑灯夜读的勤奋认真。 D.全诗始于“少年豪气”,终于“沉静读书”,人物塑造全面立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