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是给大家作参考,不作为选课推荐. 浙江高考自选科目七选三策略
高考新终于下来了,最终结果是三加七选三,这个结果给学生是好事还是坏事,真的很难说。总的来说,对各门课均衡发展但没有突出的科目的学生稍不利,而那些有偏科现象的学生稍有利。另外对尖子生稍不利。现在问题出来了,三门语数英是肯定要考的了,那另外七门如何选择三门?这里本人提提自己的看法,给大家作个参考。
一. 从获得更高的分数来分析.
当然首先要选自己的优势科目.
1.学霸(前10%):学霸有一个特点,各门科都好,七门科都可以选,但是只能选三门,那就选最有把握的,自己优势最明显的三门课吧,一般可以选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尽量不要选政治和历史,因为这两门课的偶然性相对较大,优势不明显,另外特别提醒两次考试都必须考,尽量每次都考出最好成绩。这样别人的成绩就差了,你自己的分数就高了。
2.学庸:学习成绩中庸、平庸的,同时又是人数最多的.这些人往往有几门科成绩较好或者各门成绩都比较均衡但是没有突出的科目。如果是前者的情况那就选择自己成绩好的,如果是后者的情况建议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文科或偏文的科目上(当然优势科目必须考的),重点突破自己选择的几门科。因为学霸的优势更多体现在理科上,文科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学霸的文科不一定考得过你。物理化学不要去选,因为你去是作分母去的,你永远考不过学霸。当然自己优势科目的二次考试都必须参加.
3.学渣(后10%):门门都差的那些学生可以选择相对好学的化学、历史,信息技术也是很好的选择,另外,政治也可以选择,这一门考试时的不确定性较高,成绩好坏相对不明显.生物因为内容少,是冷门,也可以考虑.物理和地理相对较难点,如果你连学考考不及格,那就意味着高考这门科没有分,你当然不能选。
二.从学科特点来分析:
1.物理:学霸首选,物理科突出的首选,学渣千万不可选.如果考不及格,一分也没有呀.学庸尽量不要选,你永远考不过那些学霸.
2.化学:学霸次选.化学突出的首选.考虑到化学相当好学,所以学渣如果学考能考及格的也可以选.学庸如果这门课不突出尽量不要选,理由同上.
3.生物:学霸可选,生物突出的首选.学庸和学渣可选.
4.信息技术:学霸可选,信息技术突出的首选,学渣首选,因为其他同学可能对这门课不重视,所以是你的机会了.
5.政治:学霸尽量不要去选.政治突出的首选.学庸的首选.因为在所有功课中政治成绩差距是最少的,分数拉不开,考试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平时成绩一般的可能比成绩好的考得还要好.学渣次选,理由同上. 6.历史:学霸尽量不要去选,理由同上.学庸的次选,学渣的不错选择,(补充:这门课比较花背的时间,成绩可能也会比较稳定.)
7.地理:因为难度大,学霸不错的选择,学庸不错的选择,学渣就尽量不要选了.
三.从报考的专业和大学分析
1.如果要报考理工科的如医学、农业、生物、化学、轻纺食品、环保气象等就选物理.化学和生物任意一到三门,建筑、工程建筑、交通运输、电子、水利、制造、材料等什么的就选物理和化学,历史、经济管理、金融、哲学、文学、法学、考古等就选政治和历史,地质勘探之类的就选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就选信息吧。另外,选报物理的可以报的专业最多,成绩好的尽管选报物理。如果想报考时候专业多些,可以考虑文理搭配,当然也有缺点,学科特点不一样,学起来会累,可能会影响到成绩。
2.从各高校反映的情况来看,一般大学也是大多数大学可能不会指定自选科目,也就是自己任意选三门,或者指定三门,自己只要符合其中一门就可以了。(如果指定一门,符合条件的学生就少了,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源)如果这样的情况,选择自己最突出的科目,特别是学渣生和学庸生。 比如报医学,高校指定了化学和生物,你可以选化学和政治和历史。如果高校没有指定,你如果任选三门,如政史地也可以。
3.北大等少数名牌大学名牌专业可能会指定一门课。比如理科指定物理,文科指定历史或政治。考虑到名牌大学是学霸们才考的上了,所以那些学霸尽量选名牌大学指定的科目吧。但广大的学庸们就不用去考虑了。
---据统计,这次选报任意三门课,高考专业至少67%都可以报,所以亲们不用特别在意你选的三门课专业不够多,主要还是关心你选的三门课的成绩是不是最好的,是不是你喜欢的。
四.从所花的时间和金钱分析
物理、化学等理科学习上所化的时间会更多,作业也比较多,课外补课的钱也更多点。政治、历史等文科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作业也比较少,但是背的时间比较多,课外补课的钱基本上也不用花了。地理、生物也有补课的,信息技术???
五.从自己所在学校的优势和劣势科目分析
看自己所在学校哪一门课有优势,师资力量比较强,可以选.否则不要选,另外还要看你们学校的进度如何。
六.从学考科目分析
2015年10月进行第一次学考和选考,这就意味着学考结束后,有些课目就不用学习了。由于历史原因,一般高二大多数学校学考物化史地,选考一般都不会报,也就意味着选考这些科目的人还有学习,不选考的
不用学习了。这样就会造成10月份后不同的同学学的科目会不一样。相对而言,选物化史地多的同学不利些。
七.从时间上看
由于新高考从2015年10月开始第一次考试,而不同学校十门课的进度完全不同。不同学生可以打时间差。
1、 学霸:无所谓。一般高三第一学期一次,还有一次可以放在高二或高三第二学期。
2、 学庸:打时间差,高二第二学期和第三的第二学期成绩不错的选择。但是考虑到学科特点,政治
和生物学得比较迟,而且理性思维强,所以这两门的两次考试就放在高三了。如果在高二第二学期还没有进行系统复习完的话,那也不要冒险,否则浪费了一次机会。
3、 学渣:首先要考及格,所以提前在高二考试不合算,不及格的可能性很大,只能放在高三了,特
别是第二学期的考试是一次最好的机会。
2015年10月高二第一学期不推荐所有人去考,太冒险了,而且考试的人太少,又没有系统的复习。 特别对2015年入学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你们以后面对的是高三学生。
综上所述:
学霸: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信息技术
学庸:优势科目优先,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 学渣:信息技术、政治…历史、生物、化学
(另外:由于物理可以选报的专业最多,所以学霸们都报物理了,这样反而对物理成绩还好但不突出的同学不利.)
这里特别要提醒一下
总的来说,新高考下,学庸们的春天来了,起码自选科目与学霸们的差距会大大缩小,关键是选好三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