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初级阶段 ④市场经济 B. 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市场经济 ④科学发展 C. ①经济建设 ②国企改革 ③市场经济 ④中国特色 D. ①良好开端 ②走自己的路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
2. 这是中国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 “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 A. 一大 B. C. 十二大 D. 十三大
4. “”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 B. 开展“文化大” C. 反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5. 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与践踏 D.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6.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矛盾
7. 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 ) A. 七大 B. C. 九大 D. 十大
8.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这三次会议的共同点是( ) ①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工作重点都主张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③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④主要方针、路线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9. 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的召开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实行改革开放
10. “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这些词语可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
A. 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 B. 中国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
C. 文化大的历史 D. 全面整顿思想 11. 中国党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的标志是( )
A.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的召开
C.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改革 D.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2.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良好开端 ④中国党提出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3.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其中“1956-1966年”的主题词是( ) 时间 1949-1952 1953-1956 主题词 1956-1966 1966-1976 A. 疯狂年代全面内乱 B.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C.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D. 艰难探索曲折发展
14.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这条总路线的提出是在( ) A. 1952年 B. 1953年 C. 1956年 D. 1958年
15. 指出党和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会议是( ) A. 七大 B. 七届二中全会 C. 第一届全国 D. 16. 建国后中国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开国大典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7.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核心是( ) A. 一化三改 B. 多快好省 C. 综合平衡 D. 稳步前进
18. 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是( ) A.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三大
20. 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 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一大”:成立 B. 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 “”: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 22. 1956年底是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党和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进行的正确判断是( )
A. 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C. 农业发展与工业建设之间的矛盾 D. 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3. 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有( )
A. 确立了思想的指导地位 B. 确立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 D. 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24. 中国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为庆祝的召开,李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②十三大③十四大④十五大。请你帮助他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确定几个关键词( ) A. ①思想②中国特色 ③市场经济 ④科学发展 B. ①经济建设 ②国企改革 ③计划经济 ④中国特色 C. ①主要矛盾 ②初级阶段 ③市场经济 ④理论 D. ①迎接胜利 ②走自己的路 ③一国两制 ④市场经济
25. 如图为会场。这次会议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 通过新党章,并规定思想是中国党的指导思想 B.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 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 分析和总结“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缺点、错误和教训 26. 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7. 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 )
A.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28. 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 B. 发展社会生产力 C. 进行文化大 D. 进行大跃进运动
29.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土地改革的完成。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0. “一五计划”“公私合营”“”“大跃进”“四人帮”“大庆油田”等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31.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 一大 B. 七大 C.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2. 某次大会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大会指(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3. 下列关于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路线、方针、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4. 1956年,中国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 B.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发动“大跃进”运动 D. 召开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35. 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盲目求快 B. 实事求是 C. 强调变革所有制 D. 以阶级斗争为纲 36.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 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C. D. 八届十一中全会
37.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B. 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 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D. 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38.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指召开了( ) A. 一大 B. 七届二中全会 C. D.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
39. 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
A. 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 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 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
40.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 ) A. B. 七大 C. 一大 D. 十三大
41.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42.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 党的 B. “大跃进”运
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 43. 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取得重要成果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 B. 发展社会生产力 C.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D. 领导“文化大” 44. 中国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 D.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5.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的良好开端是( ) A. B. 一大 C. 庐山会议 D. 一大
46. 中国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的召开
C. 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 D. 进行三大改造 47. 下列关于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D. 制定了社会主义时期的总路线 48. 说过“1957年以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以下历史事件中不属于左的错误的是( ) A. 党的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 49.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是( ) A. 一大 B. 二大 C. 七大 D.
50. 纪录片《旗帜》从“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和“阔步前行”10个方面,展示了九十多年来几代中国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请你判断,“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 党的七大 B. 党的 C. 党的十二大 D. 党的十三大
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
1. A 2. 6. D 7. 11. B 12. 16. D 17. 21. C 22. 26. A 27. 31. C 32. 36. C 37. 41. A 42. 46. B 47. 【解析】
1.
1956年召开,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会议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82年,十二大召开,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在十三大上,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C B C B D A B B A D
3. B 8. C 13. 18. 23. 28. 33. 38. 43. 48.
4. D 9. B D 14. D D 19. A C 24. C B 29. C D 34. D C 39. B C 44. B A 49. D
5. D 10. B 15. D 20. A 25. B 30. B 35. A 40. A 45. A 50. B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年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使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向前发展. 故选A.
本题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为依托,考查,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党的会议内容以及意义.
2.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故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故选C.
本题以“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切入点,考查了的内容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的相关史实.
3.
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B.
本题以“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的相关史实.
4.
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1956年召开的是建国后中国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的内容与意义.
5.
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年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紧接着,党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就.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故1956-1966年十年间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时期,这一探索时期发展的特征是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故选D.
本题以1956-1966年十年间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时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这一探索时期发展的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时期的相关史实.重点识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的相关史实.
6.
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故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矛盾. 故选D.
本题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的相关史实.
7.
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 故选B.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切入点,主要考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相关史实.
8.
本题考查的是会议的有关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这三次会议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工作重点都主张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没有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主要方针、路线在实践中未能得到贯彻.C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注意对比三者的共同之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 9.
于1956年在北京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的有关内容.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注意准确识记的内容.
10.
1958年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导下,1958年,党和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所以“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这些词语可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总路线的指导下,1958年,党和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严重失误的原因.
11.
根据所学可知,于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的认识.于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有关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2.
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召开,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良好开端.①④均是在1958年. 故选C.
本题以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13.
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3年-1957年,党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年,中国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正确提出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年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紧接着党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就.从1956--1966年,社会主义道路在艰难探索中曲折发展.故“1956-1966年”的主题词是艰难探索、曲折发展. 故选D.
本题以中国现代史上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1956-1966年”的主题词. 本题考查获取图表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相关史实.
14.
1958年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紧接着,党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故选D.
本题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是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15.
1956年召开的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的召开的重要会议.
16.
建国后中国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开始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故选D.
本题以建国后中国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依托,考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17.
1958年5月,中国党召开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
义建设总路线的核心是多快好省. 故选B.
本题以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核心.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相关史实.
18.
“”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所以,两次会议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明确了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一定的继承性,都明确了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19.
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A.
本题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为依托,考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20.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和意义.识记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的内容和意义.
21.
结合所学可知,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方针是在1958年,而是在1956年,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党的会议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大”、遵义会议的时间和内容.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大”、遵义会议的时间和内容的识记.
22.
1956年底是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党和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进行的正确判断是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1956年召开的是建国后中国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的内容与意义.
23. 据所学知,1956年,在北京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也是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的内容.识记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要注意对“的内容”等历史重大事件的内容记忆.
24.
1956年召开,是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的战略部署.1992年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使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向前发展.1997年9月,十五大召开,大会通过了作的《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中国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为依托,考查党的会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党的会议的相关知识.
25.
据所学知,1956年,在北京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的内容.识记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的相关史实. 要注意对“”等历史重大事件的内容的记忆.
26.
制定的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伟大决策,故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理解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27.
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召开.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的内容和意义.
28.
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故选B.
本题以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依托,考查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29.
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的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是在1958年;④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在1952年. 故选C.
本题以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三大改造和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30.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国家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大跃进、四人帮”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对全国的经济、民主、法制、文化都造成极大破坏.大庆油田建成是在1956--1966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故上述事件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认识.理解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本题略有难度,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注意结合教材所学综合分析作答.
31.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的意义.
32.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的内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开始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故选B.
本题以的内容为依托,考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33.
据所学知,1956年召开的和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路线方针,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所以①②③是符合史实的,④会议的路线、方针、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这个表述是错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在实践中得到坚持,但的正确路线、方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造成了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识记并区别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影响.
34.
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中国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A开展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B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C发动“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召开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召开的意义.
35.
1958年5月,中国党召开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盲目求快是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特点. 故选A.
本题以盲目求快为切入点,主要考查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相关史实. 36.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故选C.
本题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切入点,主要考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相关史实.
37.
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也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明确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注意掌握党召开的的意义.
38.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故选C.
本题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切入点,主要考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相关史实.
39.
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的内容.识记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的相关史实. 要注意对“”等历史重大事件的内容的记忆.
40.
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故选A.
本题考查的召开,知道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的内容和意义.
41.
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召开的意义.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的内容和召开的意义.
42.
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也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明确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注意掌握党召开的的意义.
43.
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取得重要成果是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的内容与意义.
44.
结合所学可知,“”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故选B.
本题以“中国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45.
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召开.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的内容和意义.
46.
根据所学可知,分析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作务,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是探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揭开了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党.识记“”的召开是中国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的意义.
47.
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相关史实.
48.
说过“1957年以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党的是在1956年召开的.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66--1976年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属于左的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左”的错误的事件.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的成就及出现的失误.
49.
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故选D.
本题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为切入点,主要考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相关史实.
50.
1956年召开的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注意掌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