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武汉市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

来源:刀刀网


2012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解析)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8页,两大题,满分8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得答在“试卷”上。 4.第Ⅱ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卷设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第16—30小题为历史与社会试题。在下面

各题的备选答案A、B、C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题卡上对应的字母涂黑。 16、从工业文明曙光的出现,到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再步入现代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具有

明显的阶段性和地域性。其中,工业文明曙光出现的时间和地域为

A.16世纪前后 西欧 B.19世纪中期 欧美 C.20世纪上半期 全球

17、18世纪中叶,英国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可见,

英国是典型的

A.君主国家 B.君主立宪制国家 C.共和制国家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世界资产阶级制度,难度较低,英国是属于君主立宪制,所以答案选B。 18、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上半期,生活

在都市的中国人们开始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 A.资产阶级的开展 B.工业的推动 C.整体世界的形成

解析:注意本题的几个时间,和根源一词,根源应该从经济方面找,结合时间,19C末。20世纪上半期,应该指的是工业,答案选B。

19、近代历史上,英国割占岛、日本割占岛成为中国人心中永久的痛。下列条约中,割

占岛,开资本主义列强宰割中国恶例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根据提议,割占岛,应该是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答案选A。日本割占岛,应该是《马关条约》。

20、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

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

A.反映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21、农

村是中国的摇篮,农村是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阵地,农村是经济改革的先锋。下列

历史活动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独特道路的是

A.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B.土地改革的进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题目问的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独特道路,A中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在1927年,土地改革在1950-1952年,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8年后,所以答案选A。 22.古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西安,让我们联想到70多年前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北京,则

让我们想起了60多年前在天安门城楼宣告

A.中国党成立 B.政权垮台 C.新中国诞生 解析:注意题目时间提示和在天安门城楼宣告这些关键词,60多年前即为新中国诞生时间,A中国党成立在1921年,B政权垮台是在1949年,所以答案选C。 23.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伏尔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②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③杜鲁门——遏制主义势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解析:本题难度低,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不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主张,所以排除①,答案选C。

24.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国民收入的92.9﹪。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由于 A.执行了一五计划 B.实施了三大改造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25

.科技发展影响世界,科学名人世人永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贡献是

A.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B.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C.研制“两弹一星”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题目问的是钱学森,A是牛顿的。B是法拉第的。所以答案选C。

26.1978年9月,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提出“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不久,

召开重要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是

A.一大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本题难度低,由题目中的时间1978年,可知答案是C。一大是1921年,遵义会议是1935年,AB 都排除。

27.建国以来,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进。和平,基本统一;港澳回归祖国,统一进

程迈出重要一步。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为了和平解决问题,我国确定了

A.求同存异方针 B.一国两制方针 C.对外开放国策

解析:本题难度低,题意很明确,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提出一国两制来解决问题,答案选B。

28.右图反映, 1972年,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一次“越洋握手”,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这次“越洋握手”发生在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

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

解析:本题难度低,由题干的时间1972年,可知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答案选B。A中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

29.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围绕与武汉有关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小敏同学设计了一幅历史

遗址游览路线图,其解说词中有“它在推翻君主制度,促进中国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一句。该解说词反映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 C.五四运动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由关键词武汉,而推翻君主制度,是辛亥革民的意义,答案选B。

30.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阅读。它凭借储存容量大、获取资料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与

纸质图书并驾齐驱。这种现象出现在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解析:本题难度低,在计算机,手机上阅读,是信息时代,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历史与社会试题(2小题,共10分)

31.探索强国之路(5分)

古往今来,成为强国是许多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回顾历史,一些国家根据国情,采取不同的方式探索强国之路。

(1)1775年,北美人民在来克星顿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的第一,迈出了美国走向强国的第一步。来克星顿声揭开了哪一重大事件的序幕?(1分)

(2)19世纪,一系列国家成为强国或走上强国之路。根据表格提示,填充空缺内容。(1分)

(3)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探索强国之路的历程。(2分)

①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二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党历史性决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正确选择。(1分) 以下选项,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探索强国之路的模式相同 ②中国、日本都采取了改革方式探索强国之路 ③走向工业化是探索强国之路的途径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参:

(1)美国战争 (2)工业国家 (3)①十月;②改革开放。 (4)B

32.感悟和平发展(5分)

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抉择。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日法西斯荼毒生灵,惨无人道,极大地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西斯的暴行。(1分)

(2)为了世界的安宁,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作了大量努力。根据表格提示,填充空缺内容。(1分)

20世纪下半期以来,人类迎来了和平与发展的良机。

(3)30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举世瞩目,除了党和国家实行正确的方针、以外,还归功于中国较好地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外部条件?(2分)

国际政治环境: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趋势:__________________ 科技推动力量:第三次科技

(4)关于战争、和平、发展的关系,小刚同学提出了如下观点,你认为正确就打“√”,错误就打“×”。(1分)

战争孕育和平,和平带来战争;和平保障发展,发展促进和平。

参:

(1)日军制造南京大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政治环境: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 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 (4)(×)

2012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一、选择题

16.A 17.B18.B19.A20.A21.A22.C 23.C24.B 25.C26.C27.B28.B29.B30.C 二、非选择题 31.(1)美国战争 (2)工业国家 (3)①十月;②改革开放。 (4)B 32.(1)日军制造南京大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政治环境: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 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