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总第198期)2018年6月
DOI:10.3969/j.issn.1004-4655.2018.03.003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No.3 (Serial No.198)
Jun. 2018
张家界澄潭大桥钢-混塔柱设计
周 成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摘要:湖南省张家界澄潭大桥是国内跨径最大的采用钢-混组合塔的独塔斜拉桥,主跨为253 m,桥塔结构形式美观,设计新颖,受力复杂。为实现交通功能和桥梁景观的双重功能,巧妙构思主塔,拓展独塔斜拉桥的布置。通过优化索力减小索塔根部弯矩,利用钢锚箱锚固斜拉索,增强桥梁连接强度。关键词:独塔斜拉桥;钢-混塔柱;桥梁设计;景观桥
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655(2018)03-0008-04
景观斜拉桥的设计应该有其独特的个性,避免出现雷同效果。因此,在景观斜拉桥设计中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展示时代风貌就显得尤为重要。湖南张家界的澄潭大桥作为景观斜拉桥工程,景观设计在项目中占很大比重。要使斜拉桥本身成为一个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就需要与周边环境在外观上有明显区别。结构也需要有足够的体量才能表现出标志性特征,这就要求桥梁主体结构自身能够成为附近区域的环境焦点[1-3]。
目前我国在斜拉桥建设中主要采用混凝土塔柱,采用钢-混组合塔较少,本桥是国内跨径最大的采用钢-混组合塔的独塔斜拉桥。为了实现交通功能和桥梁景观的双重功能,巧妙构思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拓展独塔斜拉桥的布置。通过优化索力减小索塔根部弯矩; 通过主塔断面变化,增强桥梁的美观
0K0+9851K1+015173.274174.29546.3枫香岗302K1+061.3175.915 85.73K1+147177.942251.000性。桥塔为独柱形塔,结构形式美观,设计新颖,截面横向上大下小,受力复杂,是桥梁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桥梁实施可为其他类似桥梁设计提供参考。1 项目概况
澄潭大桥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后坪镇荷花村内,西起荷花路-滨河路交叉口。新建项目总长约0. km,连接且住岗组团和荷花组团,斜拉桥总长415 m,双向6车道。主桥主跨为253 m独塔单索面斜拉桥,适应东高西低的地形,也满足水源保护区一跨过河以及机场限高的要求(见图1)。
主塔中心与主梁结构中心线重合,桥宽为35.00~39.84 m。
标准宽度的横向布置: 3.0 m(人行道)+2.0 m(非机动车道)+11.0 m(机动车道)+0.5 m(防撞护栏)+2.0 m(锚索区)+0.5 m(防撞护栏)+11.0 m(机动车
3852534K1+400176.535张家界市区≥4.5滨河路149.1056人行通道洪水位170.53 mφ2 500 mm钻孔灌注桩143.65040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65.5 m图1 桥梁立面图(m)
道)+2.0 m(非机动车道)+3.0 m(人行道)=35.0 m。
收稿日期:2018-03-20
作者简介:周成(1985—),男,工程师,研究生,主要从事桥梁设计工作。
主塔位置桥梁横断面布置:3.0 m(人行道)+ 2.0 m(非机动车道)+11.0 m(机动车道)+0.5 m(防撞护栏)+6.84 m(锚索区)+0.5 m(防撞护栏)+
8
周成:张家界澄潭大桥钢-混塔柱设计
2018年第3期
11.0 m(机动车道)+2.0 m(非机动车道)+3.0 m(人行道)=39.84 m(见图2)。
3 2 11 0.5 2 0.5 11 2 3设计道路中心线人非行机锚索区非机人行道 动 机动车道 防撞护栏 机动车道1%车动道 车道 2%2%道 5.3图2 桥梁标准断面图(m)
该桥于2017年11月完成施工图设计,目前处于施工阶段。2 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50 km/h。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CJJ 11—2011《城市斜拉桥设计规范》取用。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成桥状态取100 a重现期,基本风速24.3 m/s。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65.5 m。航道等级VI级,采用单孔双向通航。3 主塔结构设计3.1 主桥结构体系
单索面独塔斜拉桥一般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或塔梁固结梁底设置支座的结构体系。固结体系优点是:结构刚度大、主塔和主梁的变形小,如果三者固结,则避免设置大型支座,且悬臂施工的稳定性较好,不用设临时固结措施。因此,本桥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辅助墩、过渡墩均置纵向活动支座,过渡墩设置抗拉支座。3.2 索塔设计
索塔为独柱形塔,截面横向上大下小,距桥面约15m处断面横向尺寸最小,此处弯矩较大,受力复杂。
主塔总高度为85.85 m,其中主体结构高为
79.85 m,顶部装饰高为6 m,桥面以上高度为73.15 m,桥面以下高度为12.7 m。
主塔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符合结构受力需要的基础上,减小异形主塔的建设难度。索塔由两部分组成,承台顶以上20 m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型号为C60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参量60 kg/m3。主塔上端其余65.85 m部分为钢结构,内部箱室灌注C60钢纤维混凝土,形成组合结构。钢结构与灌注混凝土通过开孔板连接。主体结构钢材类型为Q345qD。
主塔横断面为渐变蝴蝶型断面。
混凝土结构塔柱在主梁以下为双肢塔柱,每肢断面为单箱单室,塔柱壁厚最薄处约1.2 m,最厚处约4.4 m, 顺桥向宽度从14.152 m变化到9.280 m,横桥向宽度从9.773 m变化到6.937 m。
在桥面以上双肢塔柱合二为一,塔柱断面为单箱双室,塔柱壁厚最薄处约1.4 m,最厚处约2.1 m,顺桥向宽度从15.2 m变化到9.987 m,横桥向宽度从6.151 m变化到5.025 m。塔柱和箱梁固结。
钢结构塔柱从钢-混结合面往上总高度为65.850 m,其中主体结构部分59.850 m,顶部装饰部分6.000 m。主体结构部分顺桥向宽度从钢-混结合面的9.987 m变化到主体结构顶部3.559 m,横桥向宽度从钢-混结合面5.025 m变化到塔柱中部6.259 m,再变化到主体结构顶部4.556 m。
上塔柱钢结构由主体受力板和外部装饰板组成,主体受力断面板厚度40~60 mm,由2道通长腹板和顶底翼缘板组成,板厚40~60 mm,腹板间距1 600 mm,中间形成斜拉索锚固区域。塔柱外缘四周造型钢板厚度16 mm,在主体受力钢板和外侧造型钢板之间填充C60钢纤维混凝土,形成组合断面。壁板设置开孔板式加劲肋和组合连接件,开孔板加劲肋之间用横联拉结,防止施工时钢板变形。横隔板采用实腹式形式,板厚采用16 mm,标准间距2 m,中间设置人孔。
钢塔构造见图3、图4和图5。
00外顶板5 2000251.000 m0外顶板 060251.000 m 600000 00 2020580 558600 050 6000 202005588 991钢端板1185.150 m钢端板185.150 ma)顺桥向 b)横桥向
图3 主塔构造图
9
周成:张家界澄潭大桥钢-混塔柱设计
2018年第3期
开孔板5 948填充钢纤维混凝土103 2 06 302038 2 4002 400 6008 06 103 2纵桥向图4 塔身钢-混组合结构横断面图
2 082 3 883 1 981 1 981 3 883 2 082151 615 2图5 塔根混凝土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索塔顶部装饰钢结构高6 m,壁板厚度为30 mm,壁板设置板式加劲肋,肋板厚度20 mm。
索塔锚索区索距2.0 m,拉索锚固采用常规冷铸锚体系,对称锚固于塔柱内腹板两侧。3.3 钢-混结合段设计
钢-混结合段长5.0 m,设置上、下2块承压板,钢-混结合段以下承压板为界,分为3 m上截段和2 m下截段。3 m上截段为钢箱填充混凝土,主板件伸入混凝土段2 m形成下截段。钢塔柱与混凝土塔柱之间通过焊钉、开孔板、承压板及预应力筋连接。钢-混结合段主要板件开有φ80 mm 圆孔,穿过直径25 mm 钢筋与进入该孔的混凝土一起形成开孔板连接件。节段部分壁板上设置焊钉连接件,与开孔板连接件共同承担钢塔柱与混凝土塔柱间力的传递。
承压板和主塔箱型主板件厚60 mm,其余板件厚20~40 mm(见图6、图7)。
桥塔结构中心线CY1b穿筋孔ZF1b000 5CY1aCY1aDX1bDX1aDX1a11 340DX1b穿筋孔侧面1/2竖向预应力侧面1/2图6 钢-混结合段接头构造图(立面)
10
桥塔结构中心线桥塔结构32中心线0 59 987图7 钢塔承压板断面
桥梁中钢-混结合段包括格构式的钢塔柱、端承压板、预应力筋、开孔板、焊钉。该连接性能较好,荷载传递路径可靠,现场施工方便,能够满足桥梁巨大的竖向荷载由钢塔传至混凝土结构。钢-混结合段是桥塔受力最为复杂之处,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分析。荷载在本钢-混结合段内逐步扩散,同时具备多重可靠的连接措施,且钢-混分
界面没有阶梯形台阶,节点位置无明显的结构分层。3.4 桥塔斜拉索锚固构造
斜拉索穿过主塔腹板,进入钢锚箱,从钢锚箱锚板穿出后,用锚具锚固在锚板上。钢锚箱由锚垫板、承压板、支撑板及加劲板组成。钢锚箱板之间、钢锚箱与周边主塔腹板的连接通过焊接实现。锚固区详细构造见图8、图9。
纵桥向横隔板主塔中心线斜拉壁厚15索套筒N6拉索套筒横隔板斜装饰板腹板腹板装饰板图8 锚箱构造图(立面)
主塔中心线对称中心线N28腹板30N1熔透8N388N5磨光顶紧N8熔透8N450 700 50图9 锚箱(断面)构造图
周成:张家界澄潭大桥钢-混塔柱设计
2018年第3期
从该桥的锚固区构造看,其传力机理简单明确:斜拉索锚头锚垫板承压板支撑板主塔腹板主塔全截面。其中,钢锚箱与斜拉索直接相连,钢锚箱的应力水平直接影响整个锚固区结构安全。通过建立锚固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锚固区的空间受力行为,对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使锚固区结构安全可靠。3.5 附属设施
为方便施工以及维修,设计时在主塔柱内设有钢爬梯。在每道接缝附近均安装施工工作平台,平台间通过爬梯连接。3.6 施工顺序与体系转换
1)主桥基础施工。
2)搭设现浇临时支架并预压,浇筑主梁混凝土段及引桥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和养护龄期达到设计要求后纵向张拉预应力钢束。
3)工厂预制主塔钢结构节段,运输并现场吊装,完成主塔钢结构部分。
4)主跨混凝土梁梁端拼装桥面吊机。5)主塔内现浇节段混凝土,节段高度为一个索距2 m;工厂预制主梁节段,运送至现场后安装钢梁节段;待主塔内混凝土达到强度和养护龄期后,安装并张拉该节段斜拉索;桥面吊机移动至下一节段。
6)按5)顺序施工至主梁最大悬臂;4号墩处搭设临时支架,安装临时支架处钢梁;吊装合龙钢梁梁段,完成主桥合龙。
7)拆除桥面吊机;拆除全桥临时支架,完成主桥体系转换。
8)桥面二期工程施工。
9)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斜拉索索力;完成成桥竣工试验。4 结构计算
澄潭大桥钢塔柱结构计算包括钢塔柱整体受力分析、局部稳定分析和钢混结合段受力分析。
4.1 整体受力分析4.1.1 计算模型
为得到钢塔的应力分布,建立全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见图10)。其中,主梁采用单主梁模型,斜拉索在下锚点与主梁连接,计算程序采用MIDAS Civil软件。
图10 计算模型
4.1.2 参数选择
所选择的材料各种参数列于表1。
表1 所选材料的各种参数
构件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MPa-1/容重/(℃)kN·m-3
泊松比钢
2.10×1051.2×10-578.50.30混凝土3.60×1041.0×10-5250.17斜拉索
2.05×1051.2×10-578.5
0.30
4.1.3 主塔计算内容
成桥状态荷载工况按照规范进行主塔应力、变形、施工阶段及成桥稳定性的计算。4.2局部稳定分析
按JTG D—2015《公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验算成桥状态各计算工况的钢塔柱板件局部屈曲情况。
4.3 钢-混结合段受力分析
模型中混凝土采用Solid65混凝土单元,弹性模量取3.60×104 MPa,泊松比取0.17;钢板采用4 节点板壳单元SHELL63进行建立。5 结语
澄潭大桥在综合考虑周边环境、使用功能、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等因素后确定采用斜拉桥形式,主塔纤细修长、造型别致,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为了实现交通功能和桥梁景观的双重功能,巧妙构思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拓展独塔斜拉桥的布置。通过优化索力减小索塔根部弯矩;通过主塔断面变化,增强桥梁的美观性。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主梁与索塔相固结的方式传递主梁内力,异型索塔采用钢锚箱锚固斜拉索,桥塔钢-混结合段处采用承压板加分散板的方式处理,从而较好解决钢与混凝土的连接问题。参考文献:
[1] 盛洪飞.斜拉桥建筑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 赖亚平,邓宇,安金星,等.忻州市云中河景观桥方案设计[J].重
庆交通大学学报,2012(6):690-694.
[3] 唐寰澄.桥梁美的哲学[M].北京:铁道出版社,2000.
11